上周NVIDIA发布了最新一代的双核旗舰显卡GeForce GTX 590,本站的GeForce GTX 590首发评测文章也在第一时间出炉。当时由于驱动不完善而至使GTX 590 Quad SLI的测试缺席,显得非常可惜。
近日NVIDIA最新的GeForce/ION 267.84 Certified驱动已火热登场,同时也宣告加入了对Quad SLI的支持,下面本站就马上使用这款认证驱动实施我们的GTX 590 Quad SLI测试补完计划,为大家展现GTX 590 Quad SLI的威力!
![]() |
◆ 测试平台及说明
测试选用了索泰GeForce GTX 590进行测试,在Intel SNB平台上完成,采用Core i7-2600处理器并超频至4GHz(102.6MHz*39),搭配G.Skill DDR3-1333内存并超频至1600MHz。测试主要对比GeForce GTX 590 Quad SLI的在效能、功耗及温度的表现。
测试包括了11个图形性能测试共22个小项目,均升级至官方最新版本;驱动方面采用了NVIDIA官方网站提供的GeForce/ION 267.84 Certified驱动。
所有测试环节均在封箱下进行,机箱型号为SuperFlower SF800,机箱顶部、后部以及前面板风扇均开启(侧挡板处风扇拆除)。
![]() |
本环节我们采用了封箱测试,采用机箱为SuperFlower SF800,机箱顶部、后部、前面板处的3把风扇均开启(侧板风扇拆除)。
使用Afterburner v2.2.0 Beta 1作为主要的温度记录工具,待机GPU温度为启动电脑进入Windows 7系统待机5分钟后恒定的温度值;由于Furmark v1.9.0尚未能够成功破解GTX 590上的功耗保护,故满载GPU温度测试我们改用了Heaven v2.5进行负载。
整个测试过程室内温度维持在23℃左右。
![]() |
在待机情况下,GeForce GTX 590 Quad SLI的4个核心电压均下降至0.875V,核心/Shader/显存频率均为50/101/135MHz。此时4个核心的温度分别为41℃、42℃、40℃、40℃,主副卡的风扇转速均为40%,约1500RPM,产生的噪音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 |
利用Heaven v2.5进行负载,让4个核心均进入高负载状态。此时核心温度分别为87℃、87℃、86℃、82℃,风扇转速分别达到65%和61%,约2300RPM,噪音增加比较明显。
我们利用Seasonic PowerAngle功耗测试仪记录显卡功耗值: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 7系统界面自然待机5分钟,记录功耗仪上的功耗峰值数据作为待机整机功耗。至于负载功耗,我们运行Lost Planet 2进行负载,并记录负载时的峰值功耗。
以下测试成绩均为整机功耗而不是独立的显卡功耗,由于平台一致,所以数据是具有实际比较价值的。
在待机情况下,GeForce GTX 590 Quad SLI的4个核心,以及GTX 590单卡的2个核心,其电压均下降至0.875V,核心/Shader/显存频率均为50/101/135MHz。
此时,GTX 590 Quad SLI的待机整机功耗为169W,而GTX 590单卡待机整机功耗为111W,前者比后者足足多出了58W。而负载整机功耗方面,GTX 590 Quad SLI平台功耗达到了837W,比单卡时的473W足足提升了364W。
由此可见,GTX 590 Quad SLI负载功耗的惊人,推荐组建Quad SLI的用户使用额定功率在1100W以上的电源。
GeForce GTX 590 Quad SLI相比GTX 590单卡而言,性能提升的幅度并不算很高,在1920x1200分辨率下效率偏低,平均效率仅为35.04%,而在2560x1600的极致分辨率下则有63.23%的效率,还算是可以接受的。
从对比可见,GTX 590 Quad SLI在某些游戏中的性能提升甚微,在WiC中提升仅4%左右,不过在某些项目中,如Crysis Warhead中则有88%以上的提升。Quad SLI效率受到驱动及游戏优化等方面的影响,而我们也看到在极高的分辨率下效率会更高一些。
当然,对于能够组建像GTX 590 Quad SLI这样极致平台的烧包用户而言,家里拥有几台2560x1600分辨率的30寸以上显示器也是极有可能的事。
◆ 全文总结:极度烧包之物
GeForce GTX 590是NVIDIA阵营中的最强双核旗舰,而两张GTX 590显卡组建的Quad SLI平台则完全可称得上是现时最豪华的阵容之一了。
Quad SLI效率:高分辨率下提升明显
在NVIDIA首次发布4-way SLI技术伊始,我就曾使用过当时的旗舰GeForce GTX 480组建4-way SLI平台,但性能却令人失望,4-way SLI相比2-way SLI的性能提升还不足40%。今时今日,当新一代双核旗舰GTX 590降临之际,Quad SLI的效率也再次成为了发烧友们极度关注的热点。
如你所见,GTX 590 Quad SLI平均效率在50%左右,具体而言在1920x1200分辨率下的效率为35%左右,估计与GTX 580 3-way SLI的效率相比也将会是棋差一着,究其原因应该还是归结于驱动及游戏的优化不足;但是在2560x1600分辨率下则还是可以保证有63%左右的效率,这样的效率相比过往不足40%的效率而言已经显得非常之高了。
温度方面,GTX 590 Quad SLI的负载各核心温度基本可控制在90℃以内,不过风扇噪音偏高,让人头疼;在功耗方面,Quad SLI平台功耗达到了837W,比使用单卡时的平台功耗高出364W。
烧包之物:组建平台成本惊人
GTX 590单卡的市场售价为6999元,而两张GTX 590组建Quad SLI平台则需花费13998元,另外还需要购买1100W以上的高功率电源和超豪华机箱,可谓是极度烧包之物。
总体来说,GTX 590 Quad SLI在驱动程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之前也仅适合YY之用,而平台高昂的成本也仅仅是极少数发烧友才能承受的。
游客 2011-10-10 15:4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1)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9#
游客 2011-09-28 16:5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8#
游客 2011-05-12 21:2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7#
超能网友研究生 2011-04-05 00:06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6#
游客 2011-04-05 00:0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5#
游客 2011-04-04 20:5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3-31 18:1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
超能网友博士 2011-03-31 17:31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
超能网友学前班 2011-03-31 16:34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11-03-31 15:4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3-31 15:28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
游客 2011-03-31 15:1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11-03-31 14:53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
游客 2011-03-31 14:3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超能网友教授 2011-03-31 13:2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超能网友博士 2011-03-31 12:23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超能网友博士 2011-03-31 12:15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11-03-31 12:13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我匿名了 2011-03-31 12:0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