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从曙光女神到交叉火力
|
其实不只是3dfx与后来收购它的nVIDIA才有双卡互联技术,ATi的Rage FURY MAXX也是有关类似的方案的。资深一些的DIYer一定对当年ATi的Rage Fury MAXX记忆犹新,这款显卡在一块PCB板上采用两块Rage 128 pro芯片协同工作。虽然它是一种单显卡形态,但与Voodoo2 SLI、Metabyte PGC方案并没有本质性区别,都是两颗芯片“分工合作”实现性能大幅提升。不过在具体的任务指派机制上,Rage FURY MAXX又有不同:它没有采用画面分割、分别渲染、合成的套路,而是让一颗Rage 128 Pro芯片渲染第一幅画面,另一颗Rage 128 Pro芯片渲染第二幅画面,完成之后第一颗芯片再渲染第三幅画面,依此类推。相比前两者,Rage FURY MAXX的好处是只需用到一条AGP槽,但付出的代价是单块显卡高昂的价格!
在开发之时,Rage Fury MAXX被ATi寄以厚望用以与GeForce 256进行对抗,这一点从其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MAXX(曙光女神)”是美国空军秘密研发的高超音速侦察机的名字,据说它采用一种全新的推进技术,可以在6万多米的高空上以8马赫(8倍音速)的速度飞行。ATi认为他的新显卡将没有对手,采用这个名称名副其实。Rage Fury MAXX可以说开创了单PCB双核芯的先河,但是由于市场的不成熟,还有Rage Fury MAXX上复杂的AGP桥接架构,以及当时操作系统和软件支持上的不足,Rage Fury Maxx在双核心市场中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
2003年,正是ATi的Radeon 9800系列风光无限的时候,但是他在多卡互联的探索并没有停止,上图的这款产品,就是ATi连同Evan & Sutherlands的推出的simFUSION 6000工作站显卡,集成了多达四颗Radeon 9800芯片,采用双PCB连接、每个PCB上集成2个核心,后期甚至还推出过采用四颗Radeon 9800 XT芯片的类似产品。在同一年,Sapphire(蓝宝)也展示过一片采用Radeon 9800 Pro芯片的单PCB双GPU的的工程版显示卡。
在多卡互联的探索上,ATi的脚步并不比其他厂商落后,只是限于技术和市场的接受程度,ATi早期很少在家用市场涉及类似的产品。随着近年来对3D图形性能需求的快速发展以及GPU发展遭遇瓶颈,并且加上竞争对手nVIDIA的SLI技术带来的巨大压力,ATi终于在2005年6月发布了名为CrossFire(也就是所谓的“交叉火力”简称“交火”)的双卡互联技术。
|
第一代CrossFire应用在Radeon X800或者X850显卡上,对应的Radeon Xpress 200 CrossFire主板拥有2个PCI Express X16插槽连接两块显卡,两块显卡将会通过专用的数据线通过DVI-I接口连接到一起,然后从属显卡的数据将会输出到另一块主显卡上,最终合成并输出到显示屏,一些多GPU渲染模式也会被相应实现。
|
为了解决第一代CrossFire高分辩率限制的问题,ATi把新一代Radeon中低端显卡家族的CrossFire技术改良了,并不需要采用Compositing引擎,也就是说不通过专门的信号通道,而是直接通过主板的PCI-E带宽传送数据实现CrossFire。而在高端显卡的CrossFire方面则通过改进Compositing引擎来将最高分辨率提升至2048x1536。
|
在经历过两代CrossFire后,ATi从RV570开始将双卡互联引擎集成到图形核心内(也就是原生CrossFire),也从这一代的交火技术中,不再有主副卡之分,通过交火连接桥将两片显卡顶部交火接口的金手指连接起来,ATI的两个桥接器可以实现24bit(12bit×2)、350MHz的传输速率,另外要注意的是,ATI留有了两个交火金手指接口,单独只插一个桥接器不能够组建CrossFire。新的交火技术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更加简便的连接方式,同时在成本、性能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改善。
游客 2016-03-04 17:4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游客 2015-11-29 02:2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