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随着CPU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等部件甚至整个北桥都集成到CPU内,主板走向单芯片不可避免,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主板的采购成本,而且可以简化主板设计,优化PCB布局。Intel是单芯片主板的先行者,如今随着Llano APU的发布,AMD的主板也开始走向单芯片之路。

      AMD起步虽然落后了,但是Llano APU主板性能和功能变化却比Intel更给力,比如LIano主板A75不仅带来了原生USB 3.0支持,而且内存规格也从原来的DDR3 1333提高到DDR3 1866MHz,性能上再进一步,新一代A75主板值得期待。

    映泰TA75A+主板是最早问世的APU主板之一

      在APU发布之际,主板厂商也迫不及待地曝光自家的A75主板,这一次新品发布不仅有一线大厂,而且还有映泰(BIOSTAR)这样的AMD老牌合作厂商。我们就抢先拿到了映泰的TA75A+主板,虽然时间很紧张,但是主板和CPU在手,我们终于不用再做理论猜想,可以一探APU的虚实了。

    ◆ A75芯片组规格

      Llano APU发布之后,AMD的处理器业务将会由推土机、A系列和E系列APU构成,其中4-8核推土机将会取代目前的Phenom II 4-6核,E系列APU主打低功耗便携平台,而A系列APU则会占据主流地位,取代目前2-4核的速龙II和部分羿龙II,相应地主板也会过渡到Socket FM1插槽的A75单芯片平台。

    A75其实是Hudson家族中面向桌面平台的D3型号

     桌面主打型号是A75和A55(Hudson-D2),前者多了USB 3.0支持

      A75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不过提到“Hudson”很多读者可能还有印象,Hudson是AMD FCH(Fusion Controller Hub)芯片组的研发代号,之前E系列APU搭配的芯片组大多是其中的Hudson-M1这款,而桌面级Llano AP搭配的芯片组则是Hudson-D3,也就是今天的A75主板了。

    A75芯片组示意图

      由于北桥功能被整合进APU内,A75的地位也相当于传统的南桥,主要提供各种I/O连接,支持10个USB 2.0,6个SATA 6Gbps接口且支持RAID 0/1/10,四条PCI-E通道可扩展为4个PCI-E 1x、2个PCI-E x2或者1个PCI-E 4x。

    APU内部集成的32条PCI-E通道分配方式

      显示输出方面有一点要注意,DP、DVI和HDMI这样的数字接口是APU里的DX11 GPU支持的,这点与当前的AMD显卡没有区别,而主板上的VGA接口需要通过A75芯片上的DAC进行数模转换才能支持,由于VGA接口和传输通道是分离的,用户使用VGA接口输出的话数字显示器就被限制为1个,也就是说用户组多屏(多于2个显示器)系统的时候不能使用VGA接口。

      Intel的单芯片PCH(Platform Controller Hub)实际上就是原来的南桥改名,因此功能支持上并没有变化,而A75身上则有显著的不同,新平台升级了插槽、增加了USB 3.0认证、内存控制器支持到DDR3 1866MHz标准,亮点很多。

    1. 全新的Socket FM1插槽

    A75主板将会使用Socket FM1插槽

      A75主板专为支持Llano APU而生,其插槽也变为Socket FM1,针脚位有905个,与APU一一对应,与目前的K10平台不兼容,不过散热器孔距相同,散热器可以兼容,这是用户感受到的A75第一个变化。

    2. 原生USB 3.0支持

      USB 3.0在新出的主板上已经算是标配功能,但是让大家比较纠结的是目前的主板都是使用第三方芯片,使用时需要安装单独的驱动,而且由此产生的成本也要消费者买单,大家对原生USB 3.0一直都满怀期待。

      Intel明年发布的下一代芯片组才会提供USB 3.0支持,而AMD的A75主板速度更快,已经通过了USB-IF官方认证,成为最早的原生支持USB 3.0的主板。

    A75(移动版本的A70M)是最早支持原生USB 3.0的主板,已经通过了USB官方认证。

      简单介绍完A75芯片组之后,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款基于A75平台的映泰TA75A+主板吧。

    ◆ 映泰TA75A+主板外观

    ATX板型

      这款TA75A+主板是映泰A定位较高的T系列中的一款,采用了ATX标准板型,扩展空间充分,追求小体积的用户还有小板型的TA75M+/TA75M等型号可选。

    四条DDR3内存插槽,最高支持双通道DDR3 1866模式

      主板提供了四条DDR3内存,支持DDR3 1866/1600/1333/1066MHz双通道模式,最大内存容量32GB。四条插槽也贴心地用颜色区分,双通道插法一目了然。

    PCI-E扩展槽

      TA75A+主板的PCI-E插槽很丰富,两条PCI-E 2.0显卡插槽,白色的为x16,红色的为x4,支持交火。显卡插槽之间是两条PCI-E x1插槽,最外侧是两条PCI插槽,不过这里的PCI-E 1x插槽设计的有些不合理,插上显卡之后,第一条PCI-E 1x插槽就完全无法使用,倒不如减少一条PCI插槽,将PCI-E 1x插槽位置外移,避免空间拥挤。

    主板供电采用4+1相

      APU的供电要求并不高,比AM3+还要低,映泰AT75A+主板提供了4+1相主供电,每相都使用了全固态电容、封闭式电感。

    I/O接口

      APU属于整合平台,因此主板的视频接口很丰富,VGA+DVI+HDMI三种主流标准都有,方便不同用户使用。除此之外,PS/2接口保留了一个,7.1声道音频接口,USB 2.0接口有四个,USB 3.0(蓝色)有两个(可另外扩展两个),总计6个USB接口。

    映泰TA75A+主板的USB接口支持关机充电

      USB 3.0接口除了速度快之外,其供电能力也有3倍提升,映泰TA75A+主板的USB 3.0接口支持开机、待机甚至关机状态下为USB设备充电的功能

    ◆ 映泰TA75A+主板BIOS简介

      映泰TA75A+主板的BIOS给人一丝意外的惊喜,它采用了UEFI图形化界面,而且支持鼠标操作,AMD平台的主板目前只见到华硕990FX使用了UEFI界面,映泰的这款是笔者见到的第二款。

    开机Logo

    BIOS主界面

      映泰的UEFI界面色调依然是黑白的,相比华硕、微星主板使用的动态、彩色的BIOS来讲美观度略差一些。

    Advanced高级设置界面

    Chipset芯片组功能设置

    Boot启动选项

      启动设置有个小插曲值得说一下,由于主板使用的是UEFI BIOS,如果插入启动U盘或者移动硬盘的话,它们会被认成“UEFI:xxx”,用它引导系统实际上是启动不了的。不过别担心,这并不是BIOS有问题,应该是U盘或者移动硬盘的PE系统不支持UEFI启动造成的,更换合适的系统就可以正常了支持UEFI启动了。如果你的操作系统不支持的话,这时我们需要在BIOS中将U盘/移动硬盘强制识别为普通设备也可以。

    将U盘强制识别为FDD格式即可正常引导系统

    Security选项可以设置开机密码

    保存退出选项

      上面是一些基本的设置选项,下面才是重头戏。既然这款主板属于映泰的超频T系列,其BIOS超频设置也是非常丰富的。

    默认是Normal模式,参数自动调节

    选择Manual OverClock可以手动调节参数

      选择Manual OverClock模式之后可以手动调节大部分参数,包括P-States、Voltage、DRAM、MCT、Biostar Memory Insight以及G.P.U Phase Contrl等。

    P-State与K10时期没多少区别,可以调节CPU的FID/VID/DID

    电压调节

      电压调节涵盖APU核心、NB北桥、DDR Memory、DDR-PHY/PCI-E以及FCH等部分,由于架构变化较大,有关APU超频还需要大家重新摸索。

    内存频率调节

      APU的内存已经支持到DDR3-1866,BIOS中也从800-1866的选择。

    MCT配置

    内存配置

    G.P.U.Phase Contrl供电节能技术配置,选择Auto可以自动控制供电相数,降低待机消耗

      从BIOS方面来看,映泰TA75A+还是很给力的,使用了AMD平台非常少见的UEFI界面,提供的选项设置也很丰富,特别是超频部分,可以手动调节APU和内存的各种参数。

      当然我们也要挑两个小毛病,界面还只有英文可选,美观度也是一般。这两个问题说起来也是无关紧要的,美观问题还有可能是见仁见智,不过还是希望厂商能做足一百分。

    ◆ 映泰遥控II技术解析

      由于集成的显卡性能强劲,这会继续加强APU平台的影音娱乐优势,大家使用的电脑想必都存有海量的高清电影、音乐和图片,借助微软的Media Center我们就可以方便地管理和播放各种资源。

      映泰主板有自己的PC遥控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遥控II代。在TA75A+主板上赠送了一个多媒体遥控器,可以远程控制win7系统的Media Cnter播放各种视频和电影,浏览图片等。

    遥控I代使用的是MCE遥控器

      遥控I代使用的是IF红外控制,需要安装IF接收器。在主板的扩展针脚中有个标记为CIR的接口,关机状态下将IF接收器插入,然后在BIOS中的Advanced(高级)—Super I/O Configuration—CIR Controller中选择“Enable”开启CIR功能。

    找到BIOS中的相关设置

    开启CIR功能

      进入到桌面后安装相应的CIR驱动,如下图所示。

    最后一步是安装CIR驱动

      装完驱动之后,系统就会自动识别设备,现在就可以使用遥控器控制MCE播放各种影音资源了。

    系统自带的Media Center其实在影管理、播放方面很有用

    安装了电视卡的话还可以在电脑上看电视

    浏览图片

    PowerDVD这样的程序也会自动添加到Media Center中,可以播放蓝光光盘

      MCE遥控器还是映泰的第一代技术,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安装起来略显繁琐,目前的遥控II代技术已经可以不用遥控器,直接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远程遥控。

    遥控II代支持用智能手机控制电脑

      遥控II代支持苹果iOS系统以及各大厂的android手机,除了MCE控制功能外,它还可以将手机变成鼠标,实现移动、左右键点击等功能,应用范围比单一的MCE遥控器高多了。

    ◆ 测试平台及说明

      测试使用Windows7 SP1 x64系统,并打上最新补丁。

      由于时间紧迫,所以测试没能详细对比整个APU的性能情况,简单测试CPU性能,GPU部分选择了GDDR5版的HD 6450做了对比,正好可以检验一下APU中的集显能否在低频率低显存的情况下战胜独显。

    A6-3650处理器实物

      A6-3650定位略低于A8-3850/3800,同样是四核心处理器,只是整合的GPU为HD 6530D,320个流处理器单元,核心频率为444MHz,而A8系列整合的GPU为HD 6550D,600MHz的核心频率,流处理器单元为400个。

      测试时CPU-Z 1.57尚不能识别APU信息,AIDA64 1.8则能较好地识别出APU。

    AIDA64 CPUID可以准备显示A6-3650的处理器信息

    AIDA64显示的GPU信息,不过276MHz的核心频率不准确

    VECC驱动程序里显示的GPU信息,核心频率为444MHz

      A6-3650默认会分配512MB内存给HD 6530D,当然显存频率也就是内存频率,测试搭配的是DDR3 1333MHz内存,因此显存频率也就是667MHz。

    ◆ 基准性能测试

    Windows体验索引得分5.8,Aero桌面性能是最低的

    PCMark 7综合得分2220分,属于中等性能

    CPU频率较低,1M SuperPi用时28秒左右

    多线程的wPrime中32M用时16秒

    Chess Benchmark中计算能力为每秒6418千步

    DDR3-1333MHz内存带宽约为8-10GB/s,与现在的羿龙II并无差别

    CINEBENCH R11.5中得分3.10

      虽然没能对比同等级别的速龙II和羿龙II处理器,不过APU的CPU性能也没什么好说的,由于这颗A6-3650的默认频率只有2.6GHz,而且不支持Turbo Core加速,因此其性能也就是主流水准,跑分的话肯定比Intel的SNB以及高频版的羿龙II难看,不过从应用上看,很少有2.6GHz、四核心的A6-3650不够用的情况,CPU性能不必过于纠结。

    ◆ 游戏性能测试

      对比测试的是GDDR5版的HD 6450流处理器单元为160个,不过750MHz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相比之下A6-3650的HD 6530D就只有444MHz,当然它的320SP占优。最终,A6-3650还是凭借更高的规格获胜,平均领先HD 6450达12.5%,而且在High画质下的FarCry2中,HD 6450的帧率较低,A6-3650平均帧将近30fps,流畅性比HD 6450要好。

      总的来看,APU的显卡频率较低,显存速度也不占优,不过它还是能凭借更高的规格领先HD 6450这样的入门级独显,已经具备了在高画质下流畅运行DX9/DX10游戏的可能,当然DX11游戏大作就勉为其难了,中等画质下也不能流畅运行。

    ◆ 双显混交测试

      虽然APU集成的显卡规格很强大,但是从性能测试上来看它只是对HD 6450这样的入门级独显才有威胁,对3D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玩家可能还会选择独立显卡,那是否意味着APU就没意义呢?

    Dual Graphics双显可以充分利用集显和独显的优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MD为APU引入一项名为Dual Graphics的技术,可以让APU与独显混合交火,它可以看作之前Hybrid CrossFire混合交火的再版,与NVIDIA的Optimus、Lucid的Virtu类似都是可以实现集显与独显联合工作的技术。

      要想开启双显技术,视频头接在主板上,之后要在BIOS中的“Borth Bridge”选项中设置,里面有两个设置,第一个是选择首要输出设置的,默认的就是IGD(集显输出),下面的一项是Surround View,设置为Enable(开启),保存之后重启,进入桌面之后如果能识别为两款显卡,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大步。

    设置正确后系统会识别为两张显卡

      识别正确之后,点击驱动控制面板,找到性能-AMD CrossFire一项,选择“启用CrossFire”之后系统就算开启双显模式了。

    启动交火之后就可以开启双显模式了

      混合交火之后的性能如何呢,我们用HD 6670A6-3650搭配做了测试,结果如下:

    HD 6670单卡时3DMark Vantage得分P7502

    HD 6670+HD 6530D混交后得分P7858

    HD 6670单卡时3DMark 11得分E2694

    HD 6670+HD 6530D混交后得分E3128

      在3DMark Vantage中,双显得分从P7502增加到P7858,只提升了5%,GPU部分则提升了6.6%;在3DMark 11中,双显得分从2694提高到3128,提高了16%,GPU性能提升了37.7%。

      APU的双显技术是基于驱动程序控制的,每个程序都可以选择是否进行以双显模式运行,这也造成了性能提升严重依赖驱动程序优化,在我们的测试中这3DMark测试软件少则提升5%,多则提升16%,单论GPU分数的话提升甚至有37%之多。

      Dual Graphics技术应用在移动平台更有意义,可以在低功耗与高性能两者之间进行切换,延长电池续航时间。桌面平台的话,如果用户有淘汰下来的HD 6670、HD HD 6570、HD 6450的话那么组成双显混交还是不错的,性能还能提升一截,额外配置的话就没什么必要了。

    ◆ 高清解码测试

      如果问APU能用来做什么,那么高性能低功耗HTPC无疑是其中一个方向,由于APU集成的解码引擎为UVD3,达到了HD 6800系列的标准,因此它在硬解H.264、VC-1、MPEG-2三大主流高清解码时不会有什么压力,而且UVD3还支持Divx、Xvid两种编码的硬解,几囊括了大部分编码的硬解支持。

    MPEG-2编码的CPU占用率约为6.37%

    VC-1编码的CPU占用率约为3.16%

    H.264编码的CPU占用率在2.74%左右

    Divx编码的CPU占用率约为18.20%

    Xvid编码的CPU占用率约为18.22%

      综合来看,APU的UVD3解码引擎与之前测过的HD 6000系列显卡表现一致,H.264、VC-1、MPEG-2三大主流编码的CPU占用率都很低,Xvid/Divx的编码虽然支持硬解,但是至少现在的播放器上看不出什么效果,不过平均也只有18%的占用率,对四核的APU来说也不是问题。

      除了占用率问题之外,APU还有一项视频功能值得一提,那就是AMD Steady Video视频稳定技术,它可以消除视频抖动造成的模糊,很有实用价值,这一功能在驱动程序中就可以设置。

    Steady Video视频稳定技术可以减少抖动造成的视频模糊

    ◆ 整机功耗测试

      APU整合了双核/四核CPU和高规格GPU,其TDP功耗依然保持在主流水平,比如测试的这颗A6-3650其TDP为100W,比单纯的K10四核95W的功耗来说只高了5W,那么实际功耗呢?

      测试依然选择了四个状态,待机(重启进入桌面5分钟后)、高清播放(PowerDVD播放同一视频)、游戏(3DMark 11图形测试4)以及Furmark满载,对比的是高配置版HD 6450

    整机功耗测试

      整机功耗方面,APU相比独立的HD 6450显卡依然占优,不过优势并不算明显,平均只有2-5W,APU集成度更高,同样的性能水平下可以省掉一个独立显卡,在发热量以及空间占用上更有优势,从这点也可以预测一下,未来APU批量上市后,HTPC中肯定是重要应用场合。

    ◆ 原生USB 3.0测试

      映泰TA75A+基于Hudson-D3芯片组,它是目前第一款支持原生USB 3.0的主板,等待了多年的怨念终于可以结束了。随着大容量设备的日趋丰富,接口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虽然第三方的USB 3.0芯片有很多,但是额外的成本仍然免不了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现在有了原生USB 3.0支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大大推动USB 3.0的普及。

    驱动程序就已经自带了USB 3.0的驱动

      AMD原生USB 3.0的速度如何呢,能否达到主流水准呢?这里我们也简单做了一下测试。

      第一情况是简单的大文件拷贝,通过USB 3.0硬盘底座向日立3TB硬盘拷入26GB大小的高清影片,使用的是FastCopy软件,结果如下:

    平均传输速度为75MB/s

      拷贝大文件的情况下用时5分钟45秒,平均传输速度有75MB/s,这个基本是机械硬盘持续写入速度的极限了,也就是说不到6分钟就能拷完一部蓝光电影。

      第二种情况换用SSD做移动硬盘,不过笔者手头没有太高端的SSD,只有Intel X25-V这个低性能版的SSD,测试结果如下:

    CrystalDiskMark测试结果

    AS SSD测试结果

      视不同的测试软件,USB 3.0接口的Intel X-25 V移动硬盘读取能力在175-192MB/s,顺序写入速度约为35-43MB/s,已经达到了这款SSD的极限水平,如果换成高性能版的SSD,那么USB 3.0的读写速度还会更高,毕竟其理论速度为5Gbps,是USB 2.0的480Mbps的8倍多,更快的速度意味着等待时间更短。

    ◆ 全文总结

      之前我们有文章专门谈了Llano APU(APU五宗惑,揭开Llano APU的达芬奇密码),不过那只是理论上的空谈,现在有了A6-3650和映泰TA75A+主板,终于可以一窥APU的性能、功耗以及特色功能了。

      APU胜在集成度高,功耗和空间占用上有优势,而性能超过了目前的入门级独显,可以说只要用户不是主玩要求较高的DX11游戏,那么APU无疑是最佳选择,从HTPC到主流的家用娱乐PC,以及办公用的PC,APU平台可以满足要求。

    映泰TA75A+主板售价为699元,属于主流价位

      APU搭配的将会是Socket FM1插槽的A75主板,目前已经有多款产品问世,映泰TA75A+就是其中之一。它采用标准ATX板型,拥有4+1相供电全固态供电,两条PCI-E显卡插槽支持独显交火,也支持APU与独显混合交火,最主要的是针对影音娱乐做了相当的优化,不仅支持遥控器,而且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控制电脑,原生USB 3.0还支持快充也是一个亮点。

      映泰TA75A+主板售价为699元,这一价位相对目前的整合主板来说几乎是相同的,已经是主流价位,值得想入手APU的玩家关注。

    优点:

      1. ATX大板型,支持双路交火;
      2. 少见的UEFI界面,超频选项丰富;
      3. PC遥控I&II遥控技术方便控制电脑,USB 3.0快充方便数码玩家;
      4. 售价699元,主流价位,有利于APU普及。

    不足:

      1. PCI-E 1x布局不太合理,插上显卡就无法使用其中一个;
      2. BIOS界面易用性还有改进余地。

    ×
    热门文章
    1Epic平台免费领取《诈欺娇娃》和《塞勒姆镇2》, 至4月25日23点截止
    2Thermaltake钢影透EX机箱开售:支持360水冷,10风扇位,299元
    3IGN对横尾太郎与金亨泰进行访谈,横尾太郎表示日本厂商不习惯使用西方技术
    4Win11 AI资源管理器或只支持骁龙X Elite,Intel和AMD处理器可能无法启用
    5消息称一加 Ace 3 Pro将采用全新的家族式外观设计,且定位不低
    6英特尔宣布完成业界首台High-NA EUV光刻机组装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校准步骤
    72024Q1中国显示器市场报告出炉:AOC排名第一,整体均价下行
    8优派VX2758-2K-PRO显示器上市:2K@185Hz满血小金刚,首发849元
    9更多Xeon 6的信息曝光:Granite Rapids与Sierra Forest最大TDP均达500W
    已有 115 条评论,共 136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游客  2011-07-08 17:0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5#

    • 游客  2011-07-08 17:0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4#

    • 游客  2011-07-08 17:0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3#

    • 游客  2011-07-08 16:5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2#

    • 游客  2011-07-08 16:5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1#

    • 游客  2011-07-07 18:1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0#

    • 游客  2011-07-07 18:1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9#

    • 游客  2011-07-07 18:1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8#

    • 游客  2011-07-07 18:1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7#

    • 游客  2011-07-07 18:0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6#

    • 游客  2011-07-07 18:0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5#

    • 游客  2011-07-06 13:1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4#

    • 游客  2011-07-06 12:2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3#

    • 游客  2011-07-06 12:1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2#

    • 游客  2011-07-06 12:1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1#

    • 游客  2011-07-06 12:1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0#

    • 游客  2011-07-06 12:1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9#

    • 游客  2011-07-05 15:5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8#

    • 游客  2011-07-05 15:5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7#

    • 游客  2011-07-05 15:2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6#

    • 游客  2011-07-05 15:2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5#

    • 游客  2011-07-05 15:2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4#

    • 游客  2011-07-04 16:5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3#

    • 游客  2011-07-04 15:2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2#

    • 游客  2011-07-04 15:2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1#

    • 游客  2011-07-04 15:2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0#

    • 游客  2011-07-04 15:2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9#

    • 游客  2011-07-04 15:1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8#

    • 游客  2011-07-01 18:1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7#

    • 游客  2011-07-01 17:0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6#

    加载更多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