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早些时候华硕推出了一块厚实的GTX 680 DirectCU II TOP显卡,显卡的用料和超频都挺不错的,但是三卡槽设计庞大体积让不少玩家为之吐槽,好在华硕很识“时务”,借GTX 670发布之际新推出的GTX 670 DirectCU II系列改用了常见双卡槽设计,瘦身后的GTX 670 DC II TOP外形明显更为诱人。


    三卡槽厚的华硕GTX 680 DirectCU II TOP

      NVIDIA GeForce GTX 670在GTX 680的基础上砍掉了1组SMX单元,不过还剩下1344个CUDA核心,112个纹理单元,32个ROP单元,而且显存的位宽也没有被下刀子,依然保留了256bit,从规格上来看这款核心其实并没有比GTX 680差多少。

      公版的GTX 670的频率为915/1502MHz,Boost频率可达1019MHz,在我们之前的评测中它的性能比公版GTX 680仅相差7.5%,性能相差如此之少不得不让人感到好奇,如果把GTX 670超频的话是不是就叫板它的大哥GTX 680呢?


    双卡槽厚的华硕GTX 670 DCII TOP

      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用的即不是华硕GTX 680的PCB方案,也不是GTX 670公版方案,而是一款华硕全新设计的非公版产品,其频率就达到1059/1502MHz,Boost频率更是高达1137MHz,是一块超频版的GTX 670,核心频率比公版卡高了10%以上,那么它的性能是不是就能超越GTX 680呢?

      另外华硕还有一款叫GTX 670 DirectCU II的产品,这两款显卡外形其实是一摸一样的,只不过不带TOP那块是保持公版频率,而带TOP那块是超频版,大家不要弄混了。


    从侧面可以看到DirectCU II散热器上3根粗大的8mm热管


    显卡尾部的两个6pin外部供电接口

      显卡的两个6pin供电口上有LED指示灯,只要主机接上电后这里的指示灯就会亮起,如果6pin接口没接上的话就会显示红色,接上电的话就会显示绿色,这种设计可以提醒那些粗心的玩家记得要接上两条6pin供电线。


    视频输出接口方面与公版保持一致,DVI-D、DVI-I、HDMI、Display Port接口各一个


    显卡背面有金属背板,用于加固PCB防止它变形


    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包装盒子


    配件方面只有一条4pin转6pin的电源线、驱动光盘和快速安装手册

    ◆ 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拆解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背板其实比显卡PCB还要长些,整卡连散热器总长为26.7cm

      在供电Mosfet上覆盖有散热片,其实高端显卡上的Mosfet发热量并不低,盖上散热片有助于热量快速散发,以降低这部位的温度。

      华硕显卡标准的DirectCU散热器,配有3根8mm直径的热管,底座采用热管直触式设计,散热器的总散热面积达到2580平方厘米,配有两把9mm的静音风扇,根据官方的数据,用了这款散热器后显卡降温20%,而且比公版散热器更为安静。

      显卡PCB正面照片,可以看到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的6+2相供电被拆分成两部分,分别安置在GPU的左边和右边。


    显卡PCB背面照片,可以显存是正面背面各装4颗

      核心供电位于视频输出接口附近,共6相,每相有一个铁素体电感,一上两下三个Mosfet,显卡所用电容则是华硕惯用的钰邦电容。

      供电PWM芯片用的是一颗打磨过的CHiL 8318芯片,最多可以控制8相供电,支持电压控制与显示,华硕的GTX 680 Direct CU II上也是用的是这颗控制器。


    位于尾部的2相显存供电,每相配置与核心供电相同


    GK104-325-A2核心

      与大多数GTX 670一样,用的是现代的显存,颗粒编号是H5GQ2H24AFR-R0C,频率可以运行在1500MHz,等效数据频率6000MHz。

    ◆ 测试平台与说明

      测试平台使用Intel Core i5-2500K超频至4.0GHz,采用8GB DDR3双通道内存,测试在Windows 7 64位操作系统中完成;测试所用驱动为最新的NVIDIA GeForce 301.42 WHQL。

      本次测试会拿公版的GTX 680GTX 670来作对比,GTX 670是短板的产品,会简单的对比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和公版GTX 680的性能,另外还有温度与功耗测试,所有测试均在联力PC-K58机箱中进行,室温24度。

    ◆ 性能简测:媲美GTX 680


    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 3DMark 11 X模式得分


    公版GeForce GTX 680 3DMark 11 X模式得分


    公版GeForce GTX 670 3DMark 11 X模式得分

      可以看到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 3DMark 11 X模式的得分为3285,比公版GTX 670高出16.5%之多,而且比公版GTX 680的得分还高些,把大哥挑落马下。

    ◆ 温度与功耗:低温且静音

    温度测试


    待机温度

      待机时显卡的频率会降至324/162MHz,电压为0.987V,风扇转速只有1200RPM,非常安静,待机温度32度。


    满载温度

       DirectCU II散热器的静音和散热能力果然不错,运行furmark 10分钟后温度稳定在69度,风扇转速只有1260RPM,并没有比待机时升高多少,依然很安静,不过呢显卡的核心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下降,刚开furmark的时候有1071MHz的,过一段时间后就慢慢的下降,10分钟后就剩下705MHz了,NVIDIA现在的功耗保护功能太厉害了。

    功耗测试

      开普勒系列显卡是可以利用软件调TDP的,于是测试中加入了显卡在全默认状态下的功耗测试以及把电源选项调至最大后的功耗测试。

      比较让人意外的是公版GTX 680在待机时功耗是最低的那个,不过其实数字上大家都没什么大的差别;高清回放时也一样,电压和频率都保留在待机时的状态,三款显卡的平台功耗都只是轻微上升了几瓦。

      要说明的是Furmark负载的功耗是取自运行软件后1分钟后的数值,因为如果时间长了的话显卡频率会慢慢下降功耗反而越来越低。在默认情况下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的平台功耗为250W,短版的GTX 670功耗要低些只有240W,而GTX 680则为284W。

      大家都把TDP选项调至最大后,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达到了282W,短板的GTX 670功耗比较低,只有258W,而GTX 680则达到306W。

    ◆ 超频测试:轻松1.3GHz

      这是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在默认情况下运行3DMark 11的成绩,核心频率在运行3DMark 11时频率在不停的跳动,最高能达到1280MHz。


     本次超频使用的华硕GPU Tweak软件

      不调TDP的情况下核心频率最高能够超至1122MHz,此时GPU Tweak软件上的GPU Boost频率设置是1200MHz,实际运行是核心最高频率高达1343MHz。另外这块显卡也是与大多数开普勒显卡一样,都是没办法调节电压的,用软件调电压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显卡的TDP最高可调至117%,核心频率可以再度升至1137MHz,GPU Tweak软件上的GPU Boost频率设置是1215MHz,显存频率可调至6500MHz,运行时最高核心频率为,此时3DMark 11的得分是P9659,比默认情况提高了6%,如果只是单纯超核心频率的话可以超至1142MHz,Boost频率1220MHz,不过显存频率基本不能动,3DMark 11成绩比现在这个还低些。

      单纯超显存的话可以把显存频率拉至1800MHz,等效频率为7200MHz,频率可以继续拉上去,不过3DMark 11的成绩会大幅度下跌。

    ◆ 全文总结

      显卡所用的DirectCU效果非常不错,烤机温度也能控制在69度,而且风扇转速也没比待机时上升多少,基本听不到噪音,远要比公版散热器优秀,喜欢静音的玩家应该会非常喜欢这产品,而且双卡槽设计一改GTX 680 DCII TOP笨重的样子,也会赢得很多玩家青睐。

      另外显卡的默认频率定得很高,基础频率被定位1059MHz,Boost频率更是达到1137MHz,这让华硕GTX 670 DirectCU II TOP的性能可以直接叫板高一个等级的GTX 680。超频能力也非常的好,6+2相的供电为显卡超频打下了良好基础,华硕的显卡超频软件GPU Tweak是超频得力助手,借助NVIDIA的GPU Boost技术,显卡核心频率可以轻松的突破1.3GHz。

      测试的样卡是上周托朋友从香港带过来的,这几天现国内的行货都开始上架了,售价约3699元,在GTX 670中可能显得有点贵,不过这款卡的性能、超频、和噪音控制方面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再加上华硕的品牌影响力,无论是实用性还是YY程度,完全可以满足高端玩家的需求。

    ×
    热门文章
    1英特尔Arc显卡31.0.101.5590 WHQL驱动:对《艾尔登法环》首个DLC优化
    已有 14 条评论,共 14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游客  2018-01-11 15:3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

    • 游客  2012-06-07 12:0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

    • 游客  2012-05-28 16:4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

    • 超能网友管理员 2012-05-28 11:55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2-05-28 11:1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

    • 游客  2012-05-28 10:3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

    • 超能网友管理员 2012-05-28 09:46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

    • 游客  2012-05-27 22:4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

    • 我匿名了  2012-05-27 18:5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 我匿名了  2012-05-27 12:5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 游客  2012-05-26 23:0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 我匿名了  2012-05-26 22:5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 游客  2012-05-26 22:2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 我匿名了  2012-05-26 17:0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