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卡是普通消费者在购买电脑时甚少会关注到的一个方面,而独立声卡更是现在大众消费者甚少会去接触到的东西。所谓独立声卡,是相对于现在板载声卡而言的,在以前本来就是独立的。虽然现如今的板载声卡音效已经很不错了,但原来的独立声卡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它对电声中的一些技术指标做相当苛刻的要求,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再配合出色的回放系统,给人以最好的视听享受。
独立声卡拥有更多的滤波电容以及功放管,经过数次级的信号放大,降噪电路,使得输出音频的信号精度提升,所以在音质输出效果要好。另外,独立声卡有丰富的音频可调功能,因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以调整,板载的是在主板出厂时给出的一种默认音频输出参数,不可随意调节,多数是软件控制,所以不能达到一些对音频输出有特殊要求用户的需求。
现在人们手头上的钱越来越多,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是应该的,了解一些音频上的小知识,可以让大家在有必要时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小编虽然接触PC HIFI方面的知识时间不长,但也有所了解,这一篇文章先跟大家分享学习关于声卡的一些小知识。
什么是声卡声卡 (Sound Card)也叫音频卡(港台称之为声效卡):声卡是多媒体技术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声波/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一种硬件。声卡的基本功能是把来自话筒、磁带、光盘的原始声音信号加以转换,输出到耳机、扬声器、扩音机、录音机等声响设备,或通过音乐设备数字接口(MIDI)使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
简单来说,声卡就是使得电脑可以播放声音和收录声音的一个电脑组件。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的声卡有各种形式,有最常见的集成在电脑主板上的集成声卡,小巧的USB声卡,和卡状的内置于电脑机箱里的PCI、PCI-E独立声卡,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属于声卡,其基本架构和基本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
声卡的历史
有经验的DIY玩家一听到声卡应该会马上想到主板上的集成声卡,或者是早年相当烦人的声卡驱动,而说到到独立声卡,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好声音”的代表,但是声卡当初以独立声卡的形态面世之初的音质表现,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可以说是不堪入耳。
世界上第一块声卡叫做ADLIB魔奇音效卡,于1984年诞生于英国的ADLIB AUDIO公司。可以说ADLIB公司是名副其实的“声卡之父”。当然,那时的技术还很落后,在性能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无疑它的诞生,开创了电脑音频技术的先河。但业界“声卡之父”却在日后的声卡发展历史当中并无大的建树。
1989年,新加坡创新Creative公司推出了一款SoundBlaster声卡,创新在声卡业界的称霸之路由此铺开,Creative和SoundBlaster这两个名字时至今日仍是声卡的代名词。
创新在声卡领域历经多时的独孤求败以后,90年代中期帝盟(Diamond Multimedia,与Diamond Technology非同一家公司。)的出现短暂打破了创新的垄断,其90年代发布的MX300现在仍是许多发烧玩家在二手市场苦苦寻觅的产品。
帝盟,活在老玩家心目中的一代传奇。
独立声卡的发展来到一个高峰,在集成声卡还没成为电脑标备的年代,一张独立声卡成为许多电脑玩家必备的产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帝盟也逐渐被市场的洪流所淹没,当中的故事和产品已经成为玩家们的记忆。
而随后Intel在1996年制定的AC'97逐渐成为行业标准后,声卡的生产成本开始大幅下降,集成声卡开始普及。虽然集成声卡所能提供的音质无法与独立声卡媲美,但由于其已经满足了大部分普通用户的需求,高价的独立声也就逐渐被遗忘,创新等独立声卡制造商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到了今天,许多刚入门的DIY玩家基本都不会去注意这个领域的产品了。
但独立声卡并没有因此消亡,而往一个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划分出专业的应用领域,如音乐欣赏、游戏影音、录音等。而同时与旧时创新等国外品牌垄断市场的情况不同,一些优秀的国产品牌如节奏坦克、乐之邦等也纷纷崛起,独立声卡的发展在近几年迎来重兴的局面。
声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无论是独立声卡,还是集成声卡,其基本架构和基本工作原理都是相似的,简单地说包括输入和输出两部分。
输出:CD或播放器软件对音源解码后,所得到的数字信号通过总线通道输入声卡,主芯片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最后通过DAC进行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再最终通过插座接口输出到耳机或音箱等播放设备成为我们听到的声音。
对于声卡的输出功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数字输出。声卡的主芯片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声卡上的同轴输出接口或光纤输出接口进行输出,此时所输出的信号仍为数字信号,需要额外的解码器对信号进行解码,转换为模拟信号,才能被播设备进行播放。现在市场上有部分独立声卡设计上比较极端,只带有数字输出接口,而无模拟输出接口,消费者选购时应注意。
输入:麦克风接收外界声音产生模拟信号,模拟信号通过插座接口输入声卡进行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转换ADC,接着交由主芯片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再由总线传入系统。同样相对于数字输出,同样也存在将ADC外置,进行数字输入的情况。
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现市面上同样出现了不少以突出重放质量而省去输入部分的独立声卡,若电脑只有一张这类声卡,那是无法实现视频语音聊天和录音之类的功能的,好在目前大部电脑上都是带有集成声卡的,可以通过集成声卡实现这些功能。若是对录音功能和品质有所要求的读者,在选购时也应当注意此点,因为电脑自带的集成声卡其录音品质也是相对较差的。
虽然有点绝对化,但一般情况下对于同时代的产品,独立声卡出输音质比集成声卡好,是成立的。
这是因为独立声卡拥有更多的滤波电容以及功放管,经过数次级的信号放大,降噪电路,使得输出音频的信号精度提升,所以在音质输出效果要更好。集成声卡,因受到整个主板电路设计的影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在工作时,容易形成相互干扰以,而且电路板也不可能集成更多的多级信号放大元件以及降噪电路,所以会影响音质信号的输出,最终导致输出音频的音质相对较差。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某些声卡的大小比一些集成了集成声卡的ITX主板都小不了多少,电路上可用于优化的空间差异可想而知。
声卡的技术指标
声卡作为一种电子硬件产品,是有一定的客观参数指标的,数据上表现太差的产品固然无法提供好的使用体验,但随着生产工艺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就算是一般的集成声卡目前也可以提供某些方面漂亮的数据指标,而同时以不同形式对声音进行输出输入其指标也有所不同,而通常厂家会把最佳情况下的指标拿出来,而并不是消费者最常使用的情况,因此技术指标只是一方面但也十分重要的参考。
采样率(输入输出):通俗的讲,采样频率是指在录音时计算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是描述声音文件的音质、音调,衡量声卡、声音文件的质量标准之一。
采样深度(输入输出):以bit为单位,一般以16bit为主,在音频文件当中使用最为广泛,能够满足一般需求和较高音质的播放需求,现一般的声卡都可以支持更高的采样深度,而同样更高的采样深度理论上可以提供更好的音质。
现在市面上的影音和音乐产品当中经常包含一些高规格的高清音频文件,虽然高清音频的规格早已超过了理论上人类的听觉范围,但毕竟现实声音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无法避免是一个有损的过程,更高的标准可以把声音还原得更加接近真实,而事实上,人体的其它器官可以“感受”到听觉范围以外的一些频段,所以说高清音频还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而随着硬盘容量的暴增和价格的下降,更高规格的影音文件也更加容易进入人们的娱乐生活,特别是蓝光的出现,蓝光光碟当中的音频部分经常都采用DTS(Digital Theatre System,数字化影院系统)技术,可支持7声道在24bit下达到192KHz声音信号。
高规格的音频文件逐渐被市场所接受,高规格参数的音频文件就需要对应的声卡提供播放支持,好在现在市面上的较新的独立声卡产品甚至集成声卡一般都可支持高清音频文件的播放,消费者在购买时只需稍加注意即可。
信噪比:以dB计算的信号最大保真输出与不可避免的电子噪音的比率,数值越大则输出的信号越纯净,该值越大越好。
接口:
3.5mm输入输出接口:最通用和常用的输出输入接口,在电脑前后面板,及手机、平板等设备上都可以见到其身影。
6.25mm输出接口:一般情况下较少使用到的音频输出接口,一般为HIFI高品质音频输出所使用。
RCA接口:线性输出,输出接口的一种,经常用于接音箱。
光纤,同轴:数字输出接口,输出的信号不能被音箱、耳机直接播放,须另加解码器对信号进行解码。
多声道支持:一般情况下PC平台都只有两声道,如果需要多声道支持,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声卡上有足够多的模拟输出接口,二是具备数字输出,通过外置的设备进行多声道模拟输出。
独立声卡的选购技巧
按功能需求选择
网络K歌:对于喜爱网络K歌和自行翻唱录音的用户来说,应该选用带有模拟输入的声卡(数字输入过于专业,不具通用性。),现一般的集成声卡都具备简单录音所需的功能,但其效果相对较差,且缺少相应的驱动或应用软件支持,可操作性较低,而不少厂商看中了这一点,以网络K歌为卖点推出一些为此类用途设计的产品。
游戏影音:游戏和影音对于声卡的要求主要在于声道音效的处理和输出,这类需求一般的独立声卡都可满足。但若是多声道音响系统,又打算直接由电脑输入多声道信号,则要注意声卡上是否带有多声道输出接口。
此声卡具备多声道直接输出功能,可直接为多声道音响系统提供信号输出。
音乐欣赏,是最为复杂的一种情况,不同的个人需求差异相当大,若是只是单纯想获得比集成声卡更好的音质体验,大部分的独立声卡都可满足这一需求。若是有更高级别的追求,除了一块好的声卡以外,就应该考虑外接解码器和功放等设备,而且涉及到较为复杂的合理搭配问题,小编在本编文章里暂时无法为你解答了。
内置或外置:
内置声卡或外置声卡从音质上来看并无太大区别,但外置声卡从兼容性和便携性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建议读者在非特殊情况下,可直接选用外置独立声卡
内置:PCI接口,随着INTEL及AMD逐渐放弃对PCI接口的支持,配备PCI接口的主板在逐步减少,消费者在购买此类声卡的时候应注意自身电脑主板上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适的插槽。PCI-E插槽,相对于PCI接口,PCI-E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兼容新一代的主板,和得到更好的供电,但仍然受制于主板和机箱空间。
外置:外置的独立声卡一般采用USB接口,USB接口的设备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无疑是最为方便的,不受主板接口和机箱空间的限制,目前这样声卡正逐步成为市场主流,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声卡有些是需要外接供电工作,而有些则不需要,需要独立供电的外置声卡其便携性将大打折扣。
独立声卡品牌
在前面的介绍中,已经提到一些声卡品牌,现在我们再简单整理一下,作为大家购买时的参考。
国外:
创新:来自新加坡的声卡业界的老大,声卡设计生产经验丰富,产品覆盖齐全,产品选择多,价格适中,适合大部份消费者选购。
德国坦克:老牌声卡厂商之一,不过近年来产品重心转移,声卡业务所剩无几,各大电商网上已基本无产品出售。
帝盟:声卡业界曾经的翘楚,现各项业务都不见起色,经典的声卡产品已经只能在二手市场找得到,但规格已经相对落后,且假货横行,不建议读者选购。
国内:
华硕:板卡起家的业界老大,声卡产品也十分出色,代表作有老虎卡,还有玩家国度这类高端产品,虽有部份低价产品,但大部分产品走中高端路线,价格偏高。
节奏坦克:国内近年来崛起的新品牌,推出了小夜曲、幻想曲等热门产品,设计有其创新之处,价格相对较便宜,产品数量不算很多,较专注于音乐欣赏用途产品,但覆盖全面。
乐之邦:近几年来崛起的另一国产品牌,前身为一民间发烧组织,产品设计上较为偏执,主要针对HIFI玩家,用料设计豪华,价格相对不贵,适合对PC HIFI有兴趣的读者选购。
总结
游客 2017-01-24 02:2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超能网友大学生 2013-09-14 18:3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超能网友高中生 2013-07-14 20:01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游客 2013-06-11 17:4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我匿名了 2013-05-27 12:2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游客 2013-04-28 16:2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