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Intel在2008年11月正式发布基于Nehalem架构的新一代处理器Core i7,中国的玩家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爱妻,X58作为搭配i7的唯一一款芯片组,众多主板厂商紧跟其后发布不同市场定位和价位X58产品,后续更有Micro-ATX(以下简称mATX)设计的X58面市。标准ATX的尺寸为30.5cm(L) x 24.4cm(W),而mATX的尺寸为24.4cm(L) x 24.4cm(W),mATX小板型设计的X58更适合组建小型机箱的实用性用户,在售价上也相对大板的X58便宜不少。

      提起mATX小板型设计的主板产品,相信多数玩家都会认为这种产品是缩减制造成本的产物。从另一角度看,由于产品市场定位的不同,部分小板设计的产品在布线、做工用料、扩展性、功能方面与大板设计的确有所不如,在超频性能方面大部分玩家更是敬而远之。实际不然,mATX设计的主板更加考验主板厂商的研发实力,X58从上市至今近一年了,作为主板的灵魂-BIOS也在不断完善,经过笔者试用后,发现mATX X58的超频性能其实也不差,我们选取了三款较有代表性的mATX X58进行对比,这三款主板分别是ASUS Rampage II Gene、MSI X58M、EVGA X58 SLI Micro。

    ASUS R2G主板简介一

      ASUS Rampage II Gene(下文简称R2G)属玩家国度(ROG)系列,也称基因2,是ASUS首次在ROG系列上以小板面貌出现的第一款,虽是基于mATX设计,但在规格和功能上一应俱全,丝毫不弱于标准ATX大板设计。

      ASUS R2G在外观上依然采用ROG系列惯用的全黑PCB颜色,全板富士通固态电容,基于Intel X58+ICH10R芯片设计,支持Core i7处理器,搭配黑色热管散热片为北桥和CPU供电Mosfet散热。提供完整的六条内存插槽最高可支持24GB容量及三通道DDR3-2000内存,两根PCI-E X16可支持双16X模式的双卡ATI CrossFire或nVIDIA SLI,另外还具备一根PCI-E X4插槽、1根PCI插槽。

      作为ROG系列的一员,供电部分自然不会省料,CPU供电采用扎实的8相供电,每相配备一上一下两颗LFPAK封装的Mosfet,以及阻抗小、发热量低的贴片式电感,X58北桥和CPU QPI/DRAM部分各配备两相供电,每相供电同样具备一上一下两颗Mosfet。

      在功能芯片上,ASUS R2G同样具备华硕EPU省电节能技术,其官方解释是通过EPU芯片控制CPU在高低负载下智能调节CPU工作电压以及CPU供电相数,达到降低功耗节能 的目的,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在系统下配合EPU-6软件进行相关设置才可使用,实际上其工作原理仅仅只是通过降低CPU电压和大幅度降低频率来实现,对性能 有较大影响。

      该主板同样采用双“iROG”芯片设计,可提供板载LED灯显示、过热保护、更精细的电压调节及BIOS恢复功能。

      在主板正面的左上角位置是连接LCD Poster的,LCD Poster可随时查看系统状态,类似Debug灯的功能,但又比Debug灯更加具性化,通过屏幕显示简单的英文数字即可知道是哪个硬件出问题了,如上图显示“CHECKCPU”是因为我们将CPU外频设置过高的原因。

      在主板散热方面,采用黑色铝制散热片,通过热导管贯穿北桥与CPU供电Mosfet,在超频时候需要注意这部分的散热,有可能因过热触发过热保护强制断电。

      以往不少主板在安装拆卸内存时会发生与显卡PCB“打架”的问题,在ASUS R2G上内存插槽采用“One DIMM latch”易插拔单边设计,完全避免了以上问题。内存供电上也提供了两项供电。

    ASUS R2G主板简介二

      在ICH10R南桥功能方面,主板提供了六个SATA 3.0 Gb/s接口,支持RAID 0、1、5和10磁盘阵列模式,由于ICH10R南桥本身没有提供IDE接口,故通过一颗JMicron的JMB363芯片提供一个IDE接口、一个SATA接口和一个eSATA接口。

      以往的玩家国度附带了SupremeFX独立声卡,可能是由于Micro-ATX小板设计缘故,在这款R2G主板上把SupremeFX独立声卡集成到主板上,充分兼顾小机用户对空间的苛刻要求。该声卡芯片由ADI公司(Analog Devices Inc)出品的AD2000B声卡芯片,可支持8声道输出,用户在安装好SoundMAX ADI音频驱动后再安装Sound Blaster X-Fi程序,即可享受更真实的音效体验。

      通过一颗Realtek出品的RTL8111C千兆网络控制芯片提供网络连接,主板还通过威盛1394a芯片提供了两个1394a火线连接,一个为现成插口位于I/O背板,另一个在主板左下边缘上的插针。

      DIY按钮方便了超频玩家操作的便捷,也是玩家国度的标志性设计,在旁边的按钮是华硕独家功能—“Memok”,据官方介绍,该功能是针对超频玩家调 试内存而设计的,比如当调试内存时候由于内存时序过紧导致开机无法通过自检或无法开机时,只需要按下Memok按钮自动调节至内存可开机的时序,再进入 BIOS对内存时序进一步调整,免去了清空BIOS重新读档重设内存时序的麻烦。

      由于官方没有给出实际的操作指南,我们试用了该功能,我们将内存频率设置为DDR3-1600,CL=6 6 6 18 1T 1.65V(该设置下是无法开机的),当LCD Poster显示为“DET DRAM”,提示内存无法通过自检,按了一下“Memok”键平台并无任何反应,当按紧“Memok”大约3秒后,平台自动关机并自动重启,LED Poster显示“TUNING 1”,系统正常开机后进入CMOS设置,发现CMOS已经被清空,需要再次读取存档再重新设置内存时序。试用后笔者认为“Memok”并没有改善用户进行超频调试的步骤,其实以下操作反而更快,如因设置内存时序不当时开机黑屏,手动按紧主板“开关”按钮5秒左右关机,再开机再进入BIOS,此时BIOS并不会清空之前设置,只需要调整设置不当的参数即可。

      “机翼式”PCI-E插槽设计拥有宽大的“尾翼”,从显卡的两侧可轻松卸下显卡。

      在I/O接口方面,键盘的PS/2保留,鼠标接口取而代之为USB接口,共提供6个USB接口,一个网卡接口、一个IEEE 1394a火线接口、一个光纤接口、一个E-SATA接口,以及8声道音频接口,另外提供了一个CMOS复位按钮。

       附件方面提供一本主板说明书、一张驱动光盘、四条SATA硬盘数据线、一条IDE数据线、一个I/O挡板、一条组建SLI的软桥接线、一个用于监控系统状态的LCD Poster以及Q-Connector跳线快插模块。

    ASUS R2G BIOS界面及选项一

    ASUS R2G主板启动画面

      BIOS下“Extreme Tweaker”目录下主要设置CPU、内存等工作频率和电压设置等,由于R2G的BIOS设置基本与RAMPAGE II EXTREME相似,关于超频设置细节的教程可浏览“新手变超友,Core i7风冷超频4G最全教程”一文。

    各项电压调节范围及波动幅度

    CPU功能设置界面

    内存参数设置界面

    ASUS R2G BIOS界面及选项二

    系统温度监控与温度保护设置界面

    各电压监控界面

    风扇转速监控界面

      Q-FAN设置界面,可实现控制接在主板上的风扇的工作模式或者是限制其转速上限。

      EZ Flash2是华硕主板快速刷新BIOS的软件,内置在主板BIOS固件内,位于BIOS界面的TOOLS目录下,或者是在开机按“ALT+F2”快捷键进入,可支持FAT/FAT2甚至NTFS格式,可以很方便从U盘或者硬盘直接读取升级的BIOS文件进行升级。

      ASUS O.C. Profile,可将不同频率参数设置保存成存档,用户可随意再读取存档。

    ◆R0G特色软件-Update

      Update是华硕主板用于Windows下可以多种模式升级BIOS的一款智能软件,并且可随用户随意制作喜欢的开机画面。

    ASUS Update软件操作界面

      在下拉方框内可选择升级BIOS文件的途径,我们给选“从档案升级BIOS”(U盘),然后按下一步。

      接着需指定打开BIOS文件,如上图红框部分所示。

      打开指定BIOS文件后,进入“MyLogo”操作界面,“MyLogo”可随用户喜好在更新BIOS时候同步刷新开机画面,我们选择其中一张素材图片。

      图片文件要求是不限分辨率的,但刷新后图片只会以640 x 480分辨率,并且是256色显示,同时图片大小可按比例调节,选择好后点击下一步。

      信息选择正确后,只需要按下“升级”,大概等待30秒左后就会提示升级完毕。

      重启系统,可以看到开机画面已经刷入成功,并且新BIOS文件已刷新成功。

    ◆R0G特色软件-PC Probe II

      ASUS PC Probe II是监控平台电压、温度、风扇出现异常时报警告知用户的一款软件,提前告知用户系统出现故障的问题所在。

    ASUS PC Probe II操作界面

      打开PC Probe II后在桌面右上角会出现多个实时显示各项电压、温度、风扇转速的窗口,如果哪部分电压或者风扇转速出现异常对应的窗口就会显示红色提醒用户。

      在软件内可以设置各项温度、电压、风扇转速报警临界值。

      在“偏好设置”部分可随用户喜欢设置报警时候的提示信息音量、温度的显示单位以及监控周期。

      点击主界面的“使用率”,可查看硬盘、内存、CPU目前的使用率情况。

    ◆R0G特色软件-AI Suite与EPU-6 Engine

      AI Suite是华硕主板综合的一款工具包,其整合了AI Nap、EPU-6 Engine、CPU Level Up、TurboV EVO、Fan Xpert。

      AI Suite下要实现这些功能必须先安装这部分软件,在附带的光盘内就有,不过笔者测试时候使用的是Win7操作系统,附带的光盘软件暂不支持Win7,我们尝试在华硕官网上查找R2G主板的相关软件最新版本,但并无所获,从其他软件网站则可以下载到最新版本。

      首先介绍EPU-6 Engine(引擎)软件,EPU-6引擎是原有EPU引擎的改进版,主要在界面以及功能上改进加强,官方介绍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开启EPU-6软 件,系统在高负载时会启动全部的8相供电,在轻负载下会关闭部分供电电路,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并且除了CPU,显卡、芯片、内存、硬盘、风扇也纳入了 EPU-6引擎的管理范围,从而达到更大程度的节能;另一部分是软件下提供了5种工作模式通过调节CPU频率和电压来达到进一步降低功耗的目的。

      点击CPU后,可以显示目前(待机轻负载)CPU功耗以及总的CPU节能。

      当CPU满载时候可以即时显示CPU个功耗提升。

      Setting5种模式可由用户自由设置各项参数,5种模式分别为Auto、火箭、飞机、汽车、步行。

      当我们设置为步行模式,CPU的工作电压降低至0.872V(满载不提升电压),CPU主频也降低至1544MHz,降低CPU主频和电压可大幅度降低CPU功耗,但是为了节能而降低性能,对于不知情用户并不一定能接受。

    ◆R0G特色软件-CPU Level Up

      CPU Level Up即智能超频技术,可轻松提升CPU等级达到更好的性能。

      测试使用的CPU为Core i7-920,运行CPU Level Up有三种模式选择,分别为:Original、i7-940-2.93G、i7-965-3.2G。

      选择“i7-965-3.2G”后提示需要重启。

      重启进入系统后运行CPU-Z可以看到CPU主频提升至3.2GHz。

      其实关于“CPU Level Up”的工作原理在此前“新手变超友,Core i7风冷超频4G最全教程”一文中便有详细解释,实际上CPU Level Up”早已是华硕主板的一项功能,只不过是将该功能体现到操作系统下的软件界面。

      提升CPU 3.2GHz后实际上CPU以及QPI电压都有所增加了,CPU温度也会有较大提高,但实际上3.2GHz对于Core i7-920 D0而言,1.1V左右便足够了。

    ◆R0G特色软件-TurboV EVO

      TurboV EVO是华硕主板用于操作系统下以窗口界面进行超频的软件,可直接调整CPU外频以及各项电压,但不能调节CPU倍频以及内存参数,同时也提供了其他附加的简单超频功能,设置好的方案可通过“Save Profile”保存成不同存档,该存档可用于后面介绍的“Trubo Key”功能。

      Easy Mode是简化超频操作的复杂性,仅提供CPU外频、CPU电压、QPI电压以及内存电压的调节。

      Auto Tuning,该功能可令初学者免去了繁琐的BIOS设置,只需轻轻点击“Start”便开始自动超频,并调出最佳频率。

      点击Start后,提示系统启动性能优化,将有可能重启2-3次调整,按Yes后开始。

    (图片点击放大)

      Auto Tuning在自动优化系统性能时候界面是全屏的,左上角会显示当前CPU主频以及相对原始频率的提升幅度,中间显示CPU、IMC(QPI)、DRAM的工作电压。

    (图片点击放大)

      Auto Tuning每次提升CPU外频2MHz,不提升倍频。

    (图片点击放大)

      紧接着是进行软件自带的稳定性测试,如果通过测试,软件将继续自动超频继续调试。

      但是,该软件也并非完善,在软件进行调试界面的右下角有“Stop”,无论是软件在调节外频还是在进行稳定性测试时,按下“Stop”后该软件便挂起呈假死状态,只能通过任务管理器内关闭该进程,“Stop”功能形同虚设。

      Auto Tuning在不断自行摸索最佳超频频率时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在BIOS全Auto设置情况下,首先是软件会自动超频直至蓝屏重启为止,但最后的自动超 频频率在重启后是有效的,必须手动进BIOS降低CPU主频;接着是软件自带的稳定性测试软件实际上非常不严格,比如说我们测试的Core i7-920体质大概是1.225V 4G可通过任何稳定性测试软件,但使用Auto Tuning在该电压下会自动超频至4.25G以上,1.225V 4.25G日常办公倒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一旦在游戏或者是图形渲染操作时,CPU的稳定性便暴露出来。

      因此笔者认为这是软件部分设计的不完善问题,若是普通用户使用该款软件进行自动超频,自动超频超到直至死机蓝屏又不懂设置BIOS恢复,那是多么糟糕的事。

      Turbo Key的功能是通过快捷键切换此前设置的存档的设置,也必须是有存档才可以进行下面操作;操作方式如上图所示,可自定义设置快捷组合键。

    (图片点击放大)

      当按下“Ctrl+Alt+Shirt+A”后,平台自动加载超频设置的存档,外频提升至190MHz,主频随之提升。

    (图片点击放大)

      软件是智能的,当你觉得目前的存档主频过高导致过热的温度,可以再同时按下组合键降回开机的设置频率。

    ◆R0G特色软件-Fan Xpert

      Fan Xpert是操作系统下用于实现智能温控的功能,与华硕主板BIOS内的Q-Fan有些类似,但却是独立开来的,不受Q-Fan影响,并且是即时生效的,但必须要求风扇接口是4pin的。

      我们将CPU Fan接口的风扇设置为“Silent”模式,风扇转速随CPU温度提高而提高,按“Apply”,再按“Calibrate”便可读取多档风扇多段式调速的情况。

    ◆MSI X58M主板简介一

      从微星近两年对DIY市场的方方面面都反映出微星正加强品牌推广以及产品本身品质,在续微星X58 Pro、X58 Pro-E等价格适中的X58主板后,MSI一款基于mATX小板设计的X58M以同样的市场价格定位推出市场,也是我们此次测试的第2款产品。

      MSI X58M在产品卖相上较为低调,采用褐色的PCB颜色,基于Intel X58+ICH10R芯片设计,支持Core i7处理器,虽是mATX架构,但主板仍提供两根PCI-E X16显卡插槽,可支持双16X模式的双卡ATI CrossFire或nVIDIA SLI,另外还有一根PCI-E X4插槽和1根传统的PCI插槽。

       在CPU供电部分上采用了6相加强型供电,配以日系固态电容和R50铁素体电感,并且每相具备一上两下3颗4841NH超低内阻Mosfet,但并没有为Mosfet加装散热片,在实际超频测试中 温度并不算特别高;另外在散热器安装上,MSI X58M预留了LGA775散热器的孔位,普通的LGA775散热器也可在这片主板上安装,免去了升级用户另外购买散热器的麻烦。

      北桥散热方面仅靠一个体积适中的铝散热片被动散热,并没有应用热管,不少玩家都反映微星X58系列的北桥温度普遍偏高,实际测试中X58M北桥待机温度在70°C左右与ASUS R2G差不多,但是在满载一段时间后温度可达到85°C以上,在超频时必须自主加装风扇否则北桥会过热。

      在供电部分线路的设计上相对特殊些,根据微星官方解释,北桥由两上两下四颗台湾NIKO-SEM(尼克森电子)P75N02LDG Mosfet与1R1电感与R50电感组成单相加强型供电,而CPU QPI部分供电则有一上两下三颗同是NIKO-SEM P0903BDG Mosfet与两颗1R2电感组成单相加强型供电。

      在内存方面微星X58M同样提供6条DDR3内存插槽,可支持DDR3-1333最高支持24GB容量, 可支持DDR3-1333内存,通过超频同样可支持到DDR3-2000。

      内存供电上,由两颗NIKO-SEM P75N02LDG一颗P45N02LDG一颗P0903BDG Mosfet和1R2电感组成单相加强型供电。

    ◆MSI X58M主板简介二

      在主板底部还提供了开关快捷键,旁边则是微星独家的“易超频技术”,如下图图示,通过简单设置即可固定CPU外频,比如Core i7-920默认频率=133外频*20倍频=2.66GHz,通过调节开关位置设置在166MHz外频,CPU便轻松超频至166*20=3.32GHz,当然,该操作需要在关机的情况下操作了。

      在磁盘接口部分,由ICH10R南桥提供六个SATA 3.0 Gb/s接口,支持RAID 0、1、5和10磁盘阵列模式;另外由一颗JMB363芯片额外提供一个SATA接口、一个IDE接口以及一个eSATA接口。

      MSI X58M板载了Realtek的ALC889音频芯片以及Realtek RTL8111C网卡,分别提供8声道音频输出以及千兆网络接入功能。

      在I/O接口方面,提供了标准的PS/2键盘鼠标接口,6个USB接口、一个E-SATA接口、一个IEEE 1394a火线接口、一个网卡接口以及8声道音频接口。

      附件方面,MSI X58M提供一本主板说明书、驱动光盘和软件光盘各一张、一本使用手册、四条SATA数据线、一条IDE数据线、一个I/O挡板、一条组建CrossFire软桥接线 以及跳线快插模块。

    ◆MSI X58M BIOS界面及选项一

    MSI X58M开机画面

      MSI X58M采用Awad Bios芯片,BIOS内设置相对简洁许多。

    CPU功能设置界面

    电压温度监控界面

    Green Power设置界面

      超频选项整合在BIOS主界面下的“Cell Menu”里,Cell翻译为细胞,意味着丰富的设置选项。

    各项电压调节范围及波动幅度

    QPI总线设置界面

    内存时序设置界面

    时钟脉冲相位偏移设置界面

      “Overclocking Profile”用于保存和读取不同超频设置方案的存档,可避免超频爱好者调试时候忘记选项设置值。

      M-Flash是集BIOS备份、刷新、恢复于一身的功能,可直接在BIOS下进行操作,免去了进入Dos下敲击繁琐指令的困扰;其中恢复BIOS部 分,当BIOS因操作失误损坏时,只需要将BIOS文件放在FAT/FAT32的U盘,开机后按任意键就可进入简易BIOS(只有M-Flash功能)进 行刷新BIOS修复。

    ◆MSI特色软件-Live Update 4

      微星Live Update 4是一款可在操作系统下自动升级相关程序的软件,在近日该工具升级到第四版本,版本为4.0.018,相对旧版本主要在软件界面上有较大改进。

      据官方介绍,该工具包括了Live BIOS(在线升级BIOS)、Live Driver(在线升级主板驱动)、Live VGA BIOS(在线升级显卡BIOS)、Live VGA Driver(在线升级显卡驱动)、Live Optical Storage Drive Firmware(在线升级光驱固件)、Live Utility(在线升级工具软件)、Live Monitor(实时监控)等七大组件。

      默认下软件预设是自动更新,即自动搜索相关的BIOS以及驱动软件,而手动更新可选择指定的升级软件程序。

    ◆MSI特色软件-Overclocking Center

      Overclocking Center是微星主板用于操作系统下进行超频的一款工具,该工具的System info项可查看主板、内存、PCI插槽相关信息。

      D.O.T项下是超频选项,对于初级用户,只需在Basic下提供的“Cooling、Silence、Default、Game、Cinema”五种超频模式选择相应的模式即可。

      对于高级玩家,可在Advance下对五种模式的各种选项进行手动设置,包括CPU主频、风扇转速设置、电压设置。

      当然,对于超频用户而言,可直接在任意一个模式下进行CPU超频,比如在Base Clock下拉菜单选择150MHz,等待1-2秒,CPU外频便达到150MHz。

      电压的设置与外频设置一样,如图,为CPU核心增加0.2V十分简单。

      当然,该软件也存在缺点,软件的CPU占用率很低,但在使用时候软件反应缓慢。

    ◆MSI特色软件-Green Power Center

      Green Power Center是微星主板节能技术在操作系统下应用的一款软件,用户可自行通过软件修改节能的工作模式以及手动设置节能深度。Green Power Center不可与Overclocking Center同时运行,只可选其一,并且BIOS内的“Green Power”需开启节能功能。

      System info选项可查询硬件信息,在Overclocking Center部分已有相关介绍。

      对于初级用户可在GreenPower项下的Basic选择Default、Optimize、Max Power Saving三种模式选择,分别是默认、优化、最大节能,在默认状态是不节能的,当设置两项时主板APS技术即时生效,如上图的“PWM APS”会实时显示目前CPU供电的相数,低负载下仅两相供电电路在工作。

      在Advance下可设置三种模式的不同节能功能,除了Default不具备APS技术外,三种模式都可以通过调节各项电压进一步节能。

      LED项下可在Windows下控制APS技术的指示灯开关,关闭指示灯可再进一步节能。

    EVGA X58 SLI Micro主板简介一

      EVGA是美国最大的板卡生产商之一,在国外EVGA一直以高端闻名,其产品以超频性能优越著称并不亚于DFI,并且产品售价也相对适中,可惜目前在 中国大陆并没有相关代理的销售渠道,香港地区代理商为高登电脑城Centralfield,因此国内玩家需要购买EVGA板卡只能去往香港购买。

      EVGA X58 SLI Micro(下文简称X58 SLI M)采用mATX架构以及全黑PCB设计加之部分插槽使用红色搭配,支持Core i7处理器,全板采用固态电容基于Intel X58+ICH10R芯片设计,CPU供电Mosfet/北桥/南桥搭配全黑铝制飞翼造型的散热片;同样提供两根PCI-E X16显卡插槽,支持双16X模式的双卡ATI CrossFire或nVIDIA SLI,另外还有一根PCI-E X4插槽和1根传统的PCI插槽。

      CPU供电部分采用六相供电设计,每相配备一上一下两颗LFPAK封装的Mosfet, 并在Mosfet北桥上加装黑色铝制散热片,被动散热,使用螺丝紧密结合;北桥散热部分略显简陋,主要是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偏小,在测试中北桥工作温度也是偏高。

    EVGA X58 SLI Micro主板简介二

      在特色功能方面,该主板提供了开关、重启、清空CMOS的快捷按钮,在主板右下角提供了一个Debug灯,方便超频玩家的调试。测试时候发现在系统下Power失效,多次按Power键都无法关机。

      EVGA X58 SLI M板载了Realtek的ALC889音频芯片以及Realtek RTL8111D网卡,分别提供8声道音频输出以及千兆网络接入功能。

       在I/O接口方面,提供了一个PS/2键盘接口,PS/2鼠标接口由USB取代,共提供8个USB接口、一个光纤音频输出接口、一个同轴音频输出接口、一个网卡接口以及8声道音频接口。

      在附件方面,EVGA X58 SLI M提供一本主板说明书、一张彩色安装指南、一张驱动光盘、两条SATA数据线、一条D型口转SATA电源接口、一个I/O挡板、一条组建SLI的软桥接线、带2个USB2.0和1个IEEE 1394a火线接口的扩展模块。

    EVGA X58 SLI M BIOS界面及选项

    EVGA X58 SLI M主板开机画面

    EVGA X58 SLI M BIOS简洁的操作界面

    各项电压、温度、风扇转速监控界面

    手动设置风扇转速工作模式界面

    超频选项设置界面

    内存时序设置界面

    各项电压调节范围及波动幅度

    CPU功能设置界面

      存储读取超频存档已成为各品牌主板不可缺少的功能,EVGA X58 SLI M主板同样具备。

    ◆EVGA特色软件-E-LEET

      E-LEET是EVGA主板在系统下一款基于CPU-Z基础上的超频软件,因此操作界面与CPU-Z如出一辙,除了可查看基本的硬件信息外,更可直接对CPU外频倍频以及各项电压调节。

      Memory下可了解内存工作状态等信息,但没有CPU-Z下的SPD信息查询功能。

      Monitoring下监控各项电压温度及风扇转速。

      Overclocking下可直接设置CPU外频、倍频以及PCI-E频率对CPU进行超频。

      Voltages下可对各项电压进行调节。

      Options下可保存CPU认证链接以及系统下保存读取超频档的功能,共可保存8种不同超频设置的存档,通过快捷组合键在系统下随意切换。

    ◆三款mATX主板规格对比

       以上章节我们介绍了三款mATX主板的产品外观,在规格上三款产品差别并不大,以及BIOS设置选项和特色软件,在价格的上ASUS R2G最为昂贵为2399元,MSI X58M最为便宜,仅1399元,而EVGA X58 SLI M在香港售价大概在1699元。

    ◆测试平台及说明

      测试对比分基准测试与超频测试,着重在超频测试方面的对比,对比的项目分别是最高CPU外频、最高UnCore频率、最高CPU主频、最高内存频率,均以通过BIOS设置后硬起进入系统并通过Super pi 1M测试为准。

      因为涉及到超频部分,超频对CPU的散热比较敏感,因此散热器统一使用COGAGE True Spirit硅脂Arctic alumina,室温恒定在25°C左右,不关闭CPU的HT功能。

    ◆基准测试对比

      不同主板其CPU内存的默认频率略有不同,在基准性能对比上,从整体上ASUS R2G取得多项对比的微弱优胜,而MSI X58M则在游戏测试对比中微胜,EVGA X58 SLI M表现平平。

    ◆最高外频超频对比

      在“新手变超友,Core i7风冷超频4G最全教程” 一文中提到,Core i7的外频受限于CPU主频/QPI工作频率上限、散热、主板BIOS成熟度问题,一般很难稳定工作在220MHz以上外频;通过降低CPU倍频和除去了 CPU主频和散热的两大不稳定因素,单纯测试在每块主板上摸索CPU的最高外频更直接反映主板的设计功底与BIOS的成熟度。

      以上的频率以CPU-Z显示为准,而电压设置以BIOS为准,ASUS R2G以230.4MHz取胜,MSI X58M略低1MHz为229.4MHz;虽EVGA以X58 SLI Classified可运行在超高外频而闻名,但在这片EVGA X58 SLI M上我们没有体验到EVGA的超频性能优越,无论是旧版BIOS还是刷到官网上最新的“E756S817”,笔者在很长时间的调试中也无法突破210MHz外频,表现令人失望。

    ◆最高UnCore频率超频对比

      UnCore频率与CPU BLCK和内存频率有一定关联,UnCore的频率最低是内存频率的两倍,是CPU BLCK的整数倍频数;而影响其稳定性有三点,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QPI(VTT)电压,最一个是我们常说的体质差异,而QPI(VTT)电压最佳值每颗i7都有所差异,我们手上这颗最佳是1.5V左右。

      设置明细如上,其中EVGA X58 SLI M由于之前测试无法工作在超过210MHz外频,因此它的UnCore倍频设置为21X进行调试。最高UnCore频率对比中,在ASUS R2G主板这颗Core i7-920 UnCore最高可达到4290MHz,而MSI X58M紧跟其后4249MHz,EVGA X58 SLI M仅只能工作在4189MHz。

    ◆最高主频超频对比

      影响Core i7-920的主频提升的有三点,CPU的工作温度、CPU的外频极限、CPU体质差异;其中CPU外频的测试在上面已有测试对比了,CPU的主频=外频*倍频(Core i7-920最高21),EVGA X58 SLI M的最高外频仅可工作在210MHz外频,因此这轮的测试注定它会大幅度落后。

      最高主频对比中依旧是ASUS R2G以主频4668MHz胜出,MSI X58M以差1.1MHz外频4645MHz位居第二,EVGA X58 SLI M 4398MHz排最后。

    ◆最高内存超频对比

      影响内存超频主要有内存工作电压(并非越高越好,每种内存颗粒都有其最佳超频电压)、内存工作时序(包括大小参数),散热也有一定的影响。

      此次超频我们使用一套G.SKILL F3-12800CL9T-3GBNQ套装,设定时序固定如上,该内存的最佳超频工作电压为1.65V,在大部分的X58上均可工作在DDR3-2000MHz左右。

      最高内存频率对比中,ASUS R2G在此表现出最优异的超频性能,最终内存可超频至2032MHz,MSI X58M仅次超频至2024MHz,而EVGA X58 SLI M依旧垫底,仅仅只超频到1965MHz。

    ◆全文总结

      虽然LGA1156接口的I5与其搭配的P55芯片组已发布上市,在价格上相比Core i7平台略低,但在Intel的产品线上,Core i7+X58芯片组主板依然是目前Intel桌面级的旗舰产品,并且X58可支持Intel下个旗舰产品—6核12线程Core i9,其高端定位牢不可催。

      针对本次测试的三款mATX主板在调试超频调试以及使用,我们总结了其优点与缺点,希望能对消费者给与一定的指引作用,和激进主板厂商吸取产品缺陷加以改进。

    ASUS R2G优点:

      1.测试中没有出现太多超频Bug,让超频者易于上手。

      2.三款主板中最优秀的超频性能,做工用料最为奢华。

      3.丰富的软件支持。

    ASUS R2G不足之处:

      1.CPU供电Mosfet以及北桥温度在超频后相对较高,超频后运行大型测试软件(比如3DMark)容易出现过热(100°C)保护强制断电。

      2.光盘附带的特色软件不支持Win7,官网无相关软件的更新下载信息。

      3.特色软件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参数设定及Bug。

      4.产品售价是三款主板中最昂贵。

    MSI X58M优点:

      1.各方面的超频性能不错。

      2.价格实在,售价仅1399元。

    MSI X58M不足之处:

      1.CPU偷加电压和压降现象较为严重,在BIOS内所设置的CPU电压实际工作时会偏高0.1V,而满载时压降可达到0.05V。

      2.PCI-E频率是影响Core i7超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BIOS内设置PCI-E频率120MHz时,需先保存一次BIOS重启后再设置其他选项,不可同步设置,同步设置无法开机

      3.当超频失败后超频恢复时间偏长,需要自动开机关机重复三次,并会自动清空此前的BIOS所有设置,若能只恢复默认开机不清空BIOS设置更好。

      4.北桥温度偏高,建议加入热管或者风扇改良北桥散热。

      5.Overclocking Center软件操作反应缓慢。

    EVGA X58 SLI M优点:

      1.产品包装以及主板外观设计较美观。

    EVGA X58 SLI M不足之处:

      1.超频失败时必须清空BIOS才可开机,没有超频恢复功能。

      2.清空BIOS第一次开机Debug灯会卡在“26”代码,屏幕黑屏,必须强制关机后再开机才可,更换多片显卡和刷回旧版本BIOS都无法解决问题。

      3.在CPU外频以及内存超频性能上与同类主板有较大的偏差。

    ×
    已有 17 条评论,共 18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超能网友学前班 2009-11-20 11:1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7#

    • 游客  2009-09-25 15:0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6#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09-09-20 21:12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5#

    • 游客  2009-09-20 19:5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

    • 超能网友大学生 2009-09-18 22:51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

    • 游客  2009-09-18 19:2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

    •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09-09-18 12:13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09-09-18 01:2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

    •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09-09-17 22:5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

    • 游客  2009-09-17 20:1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

    • 超能网友小学生 2009-09-17 20:12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

    • 超能网友教授 2009-09-17 19:25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 超能网友教授 2009-09-17 19:04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 游客  2009-09-17 18:5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 超能网友VIP 2009-09-17 18:36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09-09-17 18:2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 超能网友高中生 2009-09-17 18:2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