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在去年11月发布了采用RDNA 3架构的两款Radeon RX 7000系列显卡:Radeon RX 7900 XTX与Radeon RX 7900 XT,相比上代,两张新显卡的性能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也给显卡市场带来了更多选择。技嘉也很快推出了包括AORUS ELITE和Gaming系列在内的多款Radeon RX 7900 XTX和Radeon RX 7900 XT显卡。非公显卡相比公版显卡通常散热更好,显卡频率也会更高。
作为面向游戏玩家的Gaming系列,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在外观方面与上代产品有一定升级,显卡外观有大量线条设计,以黑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内敛,沉稳的感觉,RGB Logo设计在显卡侧面中央,保留了上代双BIOS设计,方便游戏玩家切换不同模式,从命名可以看出,该显卡频率相比公版有一定提升。
我们先来看看规格参数,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拥有84个CU,共计5376个流处理器,显存为GDDR6规格,速率20Gbps,容量为20G。显卡游戏频率为2175MHz,相比公版提升175MHz;Boost频率为2535MHz,提升135MHz。AMD的游戏频率指的是显卡在重度负载游戏下的最低工作频率,更多的时候是会在Boost频率附近徘徊,这点在后面的频率测试也会体现。供电接口与公版相同,为两个8Pin接口,在电源瓦数合适的前提下,更换显卡并不需要更换电源。
视频输出接口也是Radeon RX 7900系列的一个升级点,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配备两个HDMI 2.1接口及两个DP2.1接口。DP 2.1接口最高可以支持8K165Hz或4K@480Hz的视频输出。这此高的输出规格目前肯定是很难用上,颇有战未来的意思。
外观方面,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外观符合Gaming系列一贯的设计风格,同时也有一定改变。上代Gaming系列显卡正面的右上角与左下角为银白配色,这代显卡正面为灰黑色,有斜纹设计,配备三个100mm导流风扇,扇叶为刀刃式设计,支持智能启停,且风扇为正逆转设计,每个风扇的旋转方向与相邻风扇不同,可减少扰流并增加风压。
相较上代可发光“GIGABYTE”Logo放在侧面右边的设计,这代Logo的位置居中,观感更加协调,灯效可通过技嘉智能管家(GCC)软件调节,支持波浪、呼吸、闪烁等多种效果,也可与其他设备同步光效。Logo右侧的“Radeon”标识并不会发光。显卡供电接口为双8Pin设计,上方有指示灯,供电异常时指示灯将会闪烁提醒。
Logo上方为双BIOS的切换开关,支持OC与Silent两种模式,出厂默认为OC模式,模式切换需在重启后生效,在后面的测试中我们也会测试在不同BIOS下显卡的性能、噪音表现。
显卡配备全尺寸金属背板,不仅可以保护PCB,也可以辅助背面散热,背板右侧有一小块镂空,可以直接看到散热鳍片。这也是为了散热考虑,有利于出风。背板采用灰黑色设计,与正面统一,同时设计线条来点缀,看起来也不会太单调。
显卡尺寸为331x138x50mm,2.5槽厚度,重约1.6Kg,两个HDMI 2.1接口与两个DP 2.1接口竖向排开。包装中附赠了显卡支架与安装说明,考虑到目前高端显卡的体积与重量都越来越大,这也省去了玩家额外购买显卡支架的麻烦。
接下来是显卡拆解环节,PCB整体偏瘦长,空间利用率也比较高。由于RX 7900系列显卡采用了小芯片设计,芯片结构与上代有明显不同。核心中央是采用台积电5nm制程工艺的GCD(图形处理单元),围绕在它周围的是六个采用台积电6nm制程工艺的MCD(内存缓存芯片),Radeon RX 7900 XT由于规模稍低,实际上只需要5个MCD,Radeon RX 7900 XTX则会启用完整的6个MCD。
核心四周共有10颗SK海力士GDDR6显存,编号为H56G42AS8DX014,单颗容量2GB,频率20Gbps,共组成20GB容量。
显卡采用17相供电,PWM芯片均来自芯源,共计有两颗MP2856与一颗MP2857,MOSFET同样来自芯源,型号为MP87997C。
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采用了高端显卡常见的均热板加热管设计。均热板直触GPU核心与显存,可提供更高的导热效率。九热管加三风扇的设计也能将热量快速导出,同时散热器也为MOSFET及电感提供了导热贴,照顾这部分组件的散热.
处理器我们选择酷睿i7-13700K保证显卡性能发挥,主板也采用技嘉Z790 AORUS TACHYON,配备32GB DDR5-6000内存。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推荐电源功率为800W,测试中我们使用1000W电源。
先来跑“世界上最好玩的游戏”——3DMark,测试项目包括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Time Spy、Time Spy Extreme、Port Royal以及Speed Way七个项目。
其中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三个项目分别测试的是显卡在DX11游戏中的1080p分辨率、2K分辨率和4K分辨率下的性能指数,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两个项目则是显卡在DX12游戏中的2K分辨率和4K分辨率下的性能指数,Port Royal是测试的显卡实时光线追踪的性能指数。
Speed Way于去年10月12日发布,是一项DirectX 12 Ultimate基准测试,旨在展示DirectX 12 Ultimate API为光线追踪游戏带来的全新性能优化。各测试项目具体成绩见下表,表中所列成绩均为3DMark显卡单项的得分。
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拥有双BIOS设计:OC与Silent。我们也测试了显卡在两种BIOS挡位下的基准性能差距。
可以看到两者的性能区别确实非常小,所有测试项的差距都没有超过1%,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相同的性能。我们也会在接下来的游戏测试中进行对比。
Radeon RX 7900 XT定位次旗舰,大部分玩家应该会用其在2K或4K分辨率下进行游戏,同时新的RDNA 3架构也带了更强的光线追踪性能。为了更贴近玩家实际情况,我们将将游戏分为光栅化与光追两大类,每个大类都会测试4K与2K分辨率下的帧数,测试时显卡BIOS挡位为OC。
我们选择了10款光栅化游戏以及7款支持光追的游戏来进行游戏帧数测试。光栅化游戏均采用预设最高画质,并关闭FSR;光追游戏在其他画质选项采用预设最高的同时,也将光追效果设置为最高。
在4K光栅化游戏方面,即使是最吃性能的《赛博朋克2077》平均也有60帧,其他大部分游戏都在100帧以上。像是优化较好的《极限竞速:地平线5》平均帧来到了105,如果玩家稍降一些画质,基本可以跑满4K高刷显示器。
AMD在RDNA 2架构的显卡中首次加入“Ray Accelerator”光线加速器,并在RDNA 3架构中配备了第二代光线加速器,可以处理额外50%的光线。测试中有四款游戏平均帧数超过了60,但其他游戏需要FSR的帮助以达到更高帧数。
4K分辨率下的光栅化游戏这张显卡都可以做到满足60帧,2K自然是不在话下。所有游戏都超过了100帧,帧数最低的也有113帧,对于2K高刷屏幕来说,这块显卡可以基本满足需求。
相比于4K分辨率下开启最高光追特效部分游戏需要借助FSR,2K分辨率下就轻松很多了,即使是将光追特效开到最高的赛博朋克2077也超过了60帧。
在OC挡位完成了大部分测试后,我们也选择了几款游戏来看看两种挡位的BIOS在对游戏性能有何影响。
可以看到两种BIOS模式下,显卡性能差距也非常小,排除测试误差后,基本可以认为是同一性能,不过在测试时的噪音确实有明显区别,这点在后面的噪音测试中会有体现。
由于RX 7900系列显卡是消费级GPU首次采用小芯片设计,加上非公显卡在散热方面一般较公版显卡也会有一定加强,我们也十分好奇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的温度表现。我们测试了两个BIOS挡位下的温度表现,测试时环境温度约为23.5℃,运行十分钟Time Spy Extreme压力测试记录满载温度,系统进入桌面后记录10分钟的待机温度。
显卡风扇支持智能启停,因此待机时风扇并没有转动,温度缓慢上升至43℃。OC挡位下,显卡温度很快来到了59℃,但并没有继续上升,一段时间内在58℃与59℃之间反复横跳,这个温度表现确实挺不错,此时风扇转速约为1860RPM。
Silent挡位下,温度一度达到了64℃,随着风扇转速的提高,最终温度稳定在62℃,此时风扇转速约为1580RPM,结合前面的性能测试结果,Silent挡位很可能仅是降低了风扇转速,并不会对显卡性能有影响。
我们也针对两种BIOS设定下的显卡噪音进行了测试。将显卡放进了环境噪音只有18 dBA的消音房,并把风扇调成同样转速,然后在50厘米的距离上测试其噪音水平,由于显卡在待机时风扇是停转的,因此待机时并不会有噪音产生。
OC模式下显卡噪音为43.6dBA,Silent模式下噪音为37.5dBA。两种模式下的噪音相差还是比较明显的,结合前面提到的3-4℃显卡温度差,不知各位玩家会做何选择?
前文提到过AMD显卡的游戏频率与Boost频率有一定区别,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的游戏频率2175MHz,Boost频率为2535MHz,相比公版均有一定提升,我们使用GPU-Z记录显卡在运行3D Mark Time Spy Extreme压力测试时的频率变化。
OC挡位下,显卡平均频率约为2469MHz;Silent挡位下,显卡平均频率约为2458MHz,频率也是十分接近,均明显高于游戏频率,同时接近Boost频率。
无论对于处理器还是显卡,AMD一直在追求更高的能耗比,并表示RDNA 3架构的能耗比相比上代提升50%。不过高端显卡的功耗还是不容小觑的。我们使用手中的第二代PCAT套件,可以分别精确地测量显卡PCI-E、外接电源接口瓦数。显卡BIOS模式为OC,最大功耗在3DMark Time Spy Extreme压力测试中获得,待机功耗则是在进入系统后记录5分钟取平均值。
可以看到,显卡待机功耗约为15W,偶尔出现波动,不过很快都会回落。显卡满载时峰值功耗来到414W,平均功耗大约为335W。
两个挡位的BIOS下显卡性能并没有什么区别,满载情况下OC挡位的显卡温度比Silent挡位低3-4℃,但带来的更大噪音却明显可以感知。就算是Silent挡位,显卡温度也仅为62度,这对于次旗舰显卡来说也是很理想的水平。是追求更低的温度还是更低的噪音,这给了玩家更多的选择。同时得益于显卡不俗的散热规模,待机时风扇停转显卡温度也并不高。
性能方面,无论是2K分辨率还是4K分辨率下的光栅化游戏,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都可以比较好的驾驭,一些游戏也可以满足高刷显示器的需求。RDNA 3架构的光追性能相比上代也有进步,在测试的2K光追游戏中,所有游戏平均帧都超过60,不过在4K光追游戏测试中,部分游戏需要开启FSR获得更高帧数。
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拥有四个视频输出接口,其中两个为DP 2.1接口,最高支持8K165Hz或4K@480Hz的视频输出,目前4K高刷显示器都还没普及,DP 2.1接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并不会落伍。显卡还配备20GB GDDR6显存,相较于同级别显卡也是一个明显的优势。
技嘉Radeon RX 7900 XT GAMING OC 20G魔鹰价格为7399元,与首发时公版价格一致。公版的价格,非公的性能与散热设计,这对于部分在意显卡性价比,同时又追求高性能的游戏玩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感兴趣的玩家可以点此链接。
hahaemm博士 02-18 06:31 | 加入黑名单
7399……那还是上水着算了,24G显存未来可期
支持(2)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
zhaoyun980一代宗师 02-17 19:27 | 加入黑名单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
neoarm27教授 02-17 10:24 | 加入黑名单
Time Spy的跑分正好是A750的两倍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
旅途一代宗师 02-17 08:33 | 加入黑名单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旅途一代宗师 02-17 08:28 | 加入黑名单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梦の黑白教授 02-16 22:05 | 加入黑名单
温度和性能都要的话,一般就得牺牲噪音。这个温度还明显有余力,可以手动调低风扇降低噪音
已有1次举报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yky2008大学生 02-16 21:27 | 加入黑名单
我首发了这块卡,目前配置是7600+B650M小雕+金百达6000CL30 16X2
已有2次举报今天刚跑了TS和TSE,降压到1000MV功耗拉15%,TS 30000+,TSE 14600+
支持(7)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3#
zhaoyun980一代宗师 02-16 18:28 | 加入黑名单
这价格对得起它的性能,比4070Ti非公显卡定价厚道
已有2次举报支持(9)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2#
马克吐槽终极杀人王 02-16 17:56 | 加入黑名单
祖传的热管不镀镍
已有4次举报支持(9) | 反对(3) | 举报 | 回复
1#
提示:本页有 9 个评论因未通过审核而被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