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全文浏览

    ◆ Core微架构桌面平台处理器全解析

      在去年7月27日,英特尔正式发布Core微架构的桌面平台处理器Conroe系列,发布之日一共推出有五款处理器,即Core 2 Extreme X6800、Core 2 Duo E6700、Core 2 Duo E6600、Core 2 Duo E6400和Core 2 Duo E6300。然而即便是最低档的E6300,其价格也要183美元(当时约1450元人民币)。显然光有好的性能还不足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价格是另一个主要原因。

    小知识:Conroe命名规则

      Conroe处理器根据TDP电源功耗的不同分为E、T、L、U四个等级,采用E开头的为50W以上产品,T打头的为24-49W产品(主要是移动处理器),L代表15-24W产品,U代表14W以下产品。第一个数字表示产品家族,第二个数字表示产品的SKUs。

      最初的Conroe市场定位较为尴尬,其狭窄的市场空间造成了产品叫好不叫座境况。英特尔要想彻底击垮AMD,单单靠中高端Conroe产品是不可能的,最完美的做法就是尽快将Conroe系列细分。基于此原因,英特尔随后推出了很多款Core架构的桌面平台处理器,涵盖高中低端市场。

    英特尔桌面处理器最新采购价(点击放大)

      英特尔的桌面处理器产品线大致上可以按照核心数量、前端总线频率、二级缓存、核心频率四大主要特征进行区分。在加入新一批酷睿2处理器之后,整个桌面处理器产品线中,处于最顶端的产品当然是拥有四个物理核心,1333MHz FSB,8MB L2缓存和3GHz核心频率的Core 2 Extreme QX6850,它也是目前整个桌面处理器市场最先进和最高端的产品。

      主流市场Core 2 Duo(C2D)系列,包括E6000系列(E6850、E6750、E6700E6600、E6550、E6540、E6420E6400E6320E6300)、E4000系列(E4500、E4400、E4300,第四季度将会推出E4600),红色字体的型号表示将被淘汰,下同。

      入门级市场Pentium E2000(PDC,Pentium Dual-Core)系列,虽然打着Pentium的旗号,但采用的Core微架构,现有E2140和E2160两款,第四季度将会发布E2180。

      高端市场Core 2 Quad(C2Q)系列,这是四核心的处理器,现有Q6700和Q6600两款产品。

      至尊版的Core 2 Extreme(C2E)系列,现有QX6850、QX6800、QX6700X6800四款产品。

      另外在低端市场还有采用Conroe-L核心的Celeron 400系列,有440、430和420三款产品。

    英特尔桌面处理器规格表(点击放大)

    英特尔最新桌面处理器Roadmap(点击放大)

      ·中端王牌Core 2 Duo E6000系列

      E6000系列是英特尔主流市场的王牌,目前这个系列一共有十个型号的处理器有售。FSB从最初的1066MHz全面提升到1333MHz,原来1066MHz的六款产品将陆续会停产。

    小知识 Core 2处理器的一些共有技术

      EM64T 64位运算和64位内存控制技术,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EIST,增强型SpeedStep技术),Mutilple VID动态电压技术,Execute Disable Bit(缩写为EDB、XDB或XD)硬件防病毒功能,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VT)虚拟化技术,SSE指令集,SSE4指令集等,这些都是Core 2处理器的共有技术。

      在今年4月,英特尔对其全系列产品线进行了大幅的价格调整,并在调价的前一天发布了Core 2 Duo E6300/E6400的升级版Core 2 Duo E6320/E6420。其采用4MB L2 Cahce的增强设计,相比起原有的优势在于缓存翻倍,但价格则与E6300/E6400完全保持一致。早期的E6300/E6400均是通过屏蔽的方式把B2 Stepping的L2 Cahce实现为2MB,而E6320/E6420则是把被屏蔽的2MB缓存释放,使得产品的缓存规格与配置与较为高端的E6600/6700保持一致,有利于产品线的进一步延伸。

      同样是在英特尔调价的日子,7月22日,英特尔推出了六款的Core 2处理器,其中有四款Core 2 Duo处理器,即Core 2 Duo E6850/E6750/E6550/E6540。E6x50系列+“3”系列芯片组,让英特尔平台正式进入1333MHz FSB时代,能与未来DDR3内存更好的配合,提升系统整体带宽。1333MHz FSB的Core 2采用了最新的G0步进,据了解,这一版本相比之前的B2并没有提供什么技术上的革新,不过很多玩家发现,新的G0步进在超频方面的表现很不错,并且功耗相比之前又有进一步的降低。E6540除不支持TXT和vPro技术外与E6550相同。

      英特尔的这次处理器命名方式很有意思,启用E6x50的命名模式,这一方面为了区分同老处理器之间的差别,同时也可以让用户支持处理器之间的实际性能差异,譬如E6750的工作频率同E6700一样,均为2.66GHz,但由于E6750采用1333MHz的总线,因此在数据吞吐量上是占有优势的,因此可以理解为E6750的效率更高;而E6550的实际工作频率为2.33GHz,而E6600的工作频率为2.4GHz,因此用户也可以由命名知道,E6550的效率要比E6600低一些

      在E6x50处理器中,加入了新的Intel Trust Execution Technology(简称Intel TXT)技术,配合新一代的Microsoft Vista操作系统,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安全与保护解决方案。由于TXT是处理器、芯片组及I/O系统所提供的硬件功能,因此这一功能甚至可以凌驾于所有软件甚至是操作系统之上。

      ·中低端主流Core 2 Duo E4000系列

      在Pentium D以及Pentium 4处理器慢慢淡出市场后,英特尔用什么来巩固中低档市场呢?此前基于Core架构最低端的处理器就是Core 2 Duo E6300,但是其超过160美元的售价还是会让很多人望而生畏。英特尔自然知道这个问题,早就想好了应对的办法,在今年1月,英特尔推出了代号为Allendale的E4000系列的首款产品Core 2 Duo E4300,矛头直指1000元左右的处理器市场。

      为了进一步拉开产品之间的距离,英特尔让这种新一代的处理器将提供800MHz的系统总线,而不是原本Core 2 Duo E6xxx那样的1066MHz的总线上,E4300始频率为1.8GHz,稍低于E6300,不过9倍频设计更受超频爱好者欢迎,二级缓存为2MB,E4000系列处理器在功能方面还删减了虚拟技术(Intel VT)和商业用博锐技术(Intel VPro),虽然如此,对于64位操作系统支持、ED Bit防病毒技术、EIST节能技术,还有以家庭娱乐为主题的欢悦技术(Viiv)都一一保留,因此功能方面的差异没有太大影响。

      E4300是首款采用原生2M二级缓存设计的Intel Core 2 Duo处理器,后期的E6300和E6400也是采用这种设计,此举将降低CPU的制作成本。

      在4月,英特尔又推出了2.0GHz的E4400,并计划在Q3和Q4分别推出2.2GHz和2.4GHz的E4500、E4600。

      ·入门级处理器Pentium Dual-Core E2000系列

      2007年6月3日英特尔发布新款双核心处理器Pentium Dual-Core E2000系列以及单核心的Celeron 400系列,旧有NetBurst微架构向Core微架构的过渡已进入尾声。

      英特尔显然没有因为Core 2 Duo系列的成功而轻易放弃“Pentium”这块金字招牌。不过其与先前的双核心产品Pentium D却有着天壤之别。“Pentium Dual-Core”形象地向我们传达出它是一款基于Core微架构设计的双核心处理器,而“E2000”则又很容易地使我们将其同“Core 2 Duo”中的“E6000”以及“E4000”联系起来。

      Pentium Dual-Core E2000系列同我们所熟悉的Core 2 Duo E4000系列的差异仅存在于处理器二级缓存容量(1MB)和对于Intel欢跃技术的支持上。若将两者的具体规格进行对比,我们发现PDC E2000系列相当具有诱惑力。

      E2000目前采购价格E2140、E2160分别在74、64美元,并且目前市场来看,实际零售价格可能会更具吸引力。

      ·低端杀手Conrol-L单核心Celeron 400系列

      就现阶段而言,价格偏高也许是Core 2 Duo系列的缺点,虽然千元以下有PDC E2000系列支撑,但在500元以下市场,Core微架构处理器还是一片空白。英特尔自然不甘心放过这一巨大市场,Core微架构处理器将无处不在。于是Conroe-L以“单核心Core 2”为卖点切入低端级处理器市场,高效能功耗比和低价格无疑将成为英特尔的杀手锏。

      2007年6月3日,基于Core微架构的Conroe-L单核心微处理器“Celeron 400”系列正式发布,截止至2007年第三季度,存在了长达7年之久的单核心Pentium 4系列将正式退出主流零售市场。

      Celeron 420、Celeron 430和Celeron 440成为率先问世的Conroe-L核心处理器。

      Conroe-L将采用与Conroe一样的LGA775接口,单核心设计,前端总线800MHz,二级缓存512KBB,支持EDB(XD)防毒技术、EM64T技术等,但不支持虚拟化(VT)技术和EIST(增强SpeedStep)省电技术。

    Conroe-L、Allendale(E4000)和Conroe三个核心处理器对比

      Conroe-L和Conroe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的是单核心的架构,而这也意味着与Conroe相比,Conroe-L其中一个核心将被屏蔽。由于Core架构采用了共享缓存的技术,当被关闭了其中一个核心,相应的缓存也会被关闭,而性能损失随之增大。但由于它有了Conroe核心灵魂附身,所以它的性能依然不弱。

      相比Cedar Mill核心Celeron D 3xx的533MHz FSB,Celeron 400系列的800MHz FSB能让性能有较大提升,而且Celeron 400系列的TDP耗能仅为35w,较之Cedar Mill核心Celeron D 3xx的65w降低了46%。

      ·Core 2 Extreme至尊版处理器

      Core 2 Extreme(C2E)系列主要是针对发烧级和高端应用推出的。在第一批上市的Conroe中,就有Core 2 Extreme X6800,也是当时桌面处理器中性能之王。和Core 2 Duo相比,X6800仅仅是频率上的提升,最好的消息应该是Extreme系列没有锁倍频,可以往上调(其它系列只能往下调倍频),更利于超频。当然X6800的TDP为75W,比Core 2 Duo的65W要高。

      在2006年11月,英特尔发布了四核心的Core2 Extreme QX6700,处理器内部将两颗DIE封装在一起,每两个核心共享4M L2缓存,通过一条的FSB与内存沟通。两个酷睿2核心整合在一起就很快地设计出新的四核产品。对于厂商来说,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四核很快地面世,而它的并行处理能力提高幅度也是令人满意的。但问题是如果核心A需要调用核心B L2缓存内的信息则需要通过FSB的中转,无形当中影响了处理器的速度。

    两个酷睿2核心整合在一起就设计出新的四核产品

      今年四月,英特尔又推出了更高频率的2.93GHz的QX6800。在7月22日,英特尔发布了最顶端的Extreme QX6850,频率达到了3.0GHz,FSB提升到了1333MHz,无疑是当今桌面级处理器的最强者。还有一个最高的,那就是$999的QX6850采购价。

      四核心的Extreme系列处理器TDP达到130W,也是目前桌面处理器中最高的。

      ·高端市场的Core 2 Quad四核处理器

      在发布四核心的Core 2 Extreme QX6700后不久,英特尔推出价格更低的Core 2 Quad Q6600四核产品,也是第一款上市的Core 2 Quad系列处理器,Core 2 Quad系列将和双核心的Core 2 Duo系列一起构成目前Intel在桌面市场的主打产品。

      Core 2 Quad系列在架构上和Core 2 Extreme四核心版本相同,1个封装当中包含了2个Core 2 Duo核心。Q6600的工作频率从QX6700的2.66GHz下降到2.4GHz,同时TDP功耗也从130W下降到105W,FSB还是跑1066 MHz,二级缓存8MB(每2核心共享4MB)。后期改良了工艺的G0制程Core 2 Quad Q6600处理器TDP降低到了95W。

      在7月22日,英特尔发布了新的Core 2 Quad Q6700处理器,频率为2.66MHz,其它规格不变。目前Q6700的采购价为$530,Q6600的采购价为$266(和C2D E6850一样),很好地填补了C2D和C2E间的空白。

    ×
    欢迎参与评论,每一条合规评论都是对我们的褒奖。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