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三星公司正式推出了新一代旗舰M.2 SSD 970 PRO/EVO,从公布的参数来看比起OEM版本专用的PM981性能更为强劲,目前我们正在紧张准备970 EVO的评测,五一放假回来就能看到啦。而Guru3D率先完成了这两款SSD评测,让我们赶紧先睹为快,三星970 PRO/EVO 究竟值不值得买?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两者规格,970 PRO、970 EVO同用Phoenix主控;虽然同为64层V-NAND,970 PRO是MLC,PM981、970 EVO则是TLC,均提供5年保修服务。
970 PRO连续读写性能为3500/2700 MB/s,比起960 PRO提升30%,随机读写性能均达到500,000 IOPS,1TB版本最大写入量1200TB,512GB最大写入量减半只有600TB,售价分别为2299/4499元;
970 EVO连续读写性能为3500/2500 MB/s,,比起960 EVO提升32%,随机读写性能分别为500,000/480,000 IOPS,最大写入量要比970 Pro砍半,250/500GB、1/2TB四个版本,售价分别为799/1499/2999/5999元。
而Guru3d测试的是512GB 970 PRO,500GB 970 EVO。
之前我们都知道三星高端SSD都有高温掉盘的老毛病,但是这一次三星应用“动态散热保护” (Dynamic Thermal Guard)技术可自动监控并保持稳定的工作温度,防止过热掉性能,经过Guru3D测试,这个就厉害了,待机38℃,满载才56℃。
接下来写入一个38GB大小的MKV电影,速度波动很小,平均速度都在1GB/s以上,
这是Guru3D的游戏加载时间性能测试,970 PRO完美超越上一代960 PRO。
从DVD中复制文件性能,970 Pro表现就不如使用PCI-E插槽形式的浦科特M9Pe了。
接下来Guru模拟复杂的应用使用场景测试,高IOPS的会有明显优势。
ATTO读取性能
ATTO写入性能
PCMark SSD得分
HDTunes测试
HDTunes IOPS读取性能
HDTunes IOPS写入性能
970 PRO 512GB Crystal DiskMark 成绩
970 EVO 500GB Crystal DiskMark
AS SSD测试
AS SSD得分
最后Guru3D总结道,其实日常体验中970 PRO、970 EVO差别微乎其微,除非你要跑分或工作在极端情况下,不然970 EVO已经满足绝大部分的应用场景,而且价格更加亲民一些。还有就是TLC的问题,这么多年来已经证明其寿命、稳定性都是可靠地,纠结MLC、TLC已经没有意义。还有就是温度上的惊人表现,满载下仅57℃,不过guru3d说控制器依然很热,大家还是需要用一下主板提供的散热片。
我们在准备970 EVO测试当中,大家有想要对比的产品或者是想了解的地方吗?用着旧机不爽的你,是否准备购买一波新装备啦,想要各类硬件推荐的请找小超哥(微信9501417),也可以让小超哥拉你进去超能群与其他网友一起聊哦~
游客 2019-04-25 18:03
WORLD'S 1 UK VAPE SHOP DATABASE
Do you own an e-liquid or a vape brand? Are you looking t ...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6#
游客 2019-03-18 18:48
GLOBAL VAPE COMPANY EMAIL LIST OF VAPE SHOPS AND VAPE WHOLESALERS AND E-LIQUID DISTRIBUTORS
Global ...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5#
游客 2018-07-19 10:49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4#
游客 2018-07-15 18:17
支持(0) | 反对(6) | 举报 | 回复
43#
游客 2018-05-18 00:45
levitra online buy levitra party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2#
游客 2018-05-17 23:55
propecia coupons cheap propecia want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1#
游客 2018-05-08 19:53
支持(7)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9#
游客 2018-05-04 11:08
3D TLC架构、MLC工作模式与3D MLC架构、MLC工作模式,无论是性能还是寿命都有极大的差距。比如,三星850 PRO 1TB写入量300TBW,三星845 DC PRO 800GB写入量14.6PBW,后者耐久度将近是前者的50倍。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7#
游客 2018-05-03 02:20
小白脱坑讲6
PS:我是三星X军。有事黑我,没事退朝。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6#
游客 2018-05-03 02:20
小白脱坑讲5
关于TLC。大家不要抵触。随着技术的发展,家用MLC将没有必须出现。
SSD主控算法的好坏会对性能和寿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更强的ECC算法、扩大备用区域的容量、增加预留空间、SLC Cache的运用。
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极大增强了TLC的性能和寿命。
当今一线TLC 5年保,家用没有写坏的。性能家用基本够用。容量更大,价格更低。
970evo因为cache的原因,有些测试项目比970pro还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家用MLC将没有必须出现。 ...
支持(1)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35#
游客 2018-05-03 02:19
小白脱坑讲4
已有1次举报三星屏蔽3bit中的1bit。这样cell只存储2bit数据 4种状态 4种电压。主控将cell工作方式切换为MLC。这样的cell写入4种电压就与MLC相同的速度与寿命。
所以可以理解为使用方式的模拟。并不能理解为工作方式的模拟。其工作方式和本质是MLC。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4#
游客 2018-05-03 02:18
小白脱坑讲3
TLC 8种电压,比较高一种电压写入时,电压从最低不断增高、直到合适的电压值被发现。数据才会写入。所以访问速度比MLC更慢,性能更差。
cell每次施加电压都会导致绝缘体硅氧化物的物理损耗,每进行一次电子穿越就会变薄一些。
TLC 比较高一种电压写入时,会从最低不断增高、直到合适的电压值被发现。这样会加速cell老化。所以TLC比MLC寿命更短。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3#
游客 2018-05-03 02:17
小白脱坑讲2
SLC在一个cell存储1bit数据。两种状态:0、1。需要两种电压写入这两种状态。
MLC 2bit 4种状态 4种电压。00、01、10、11
TLC 3bit 8种状态 8种电压。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支持(0)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32#
游客 2018-05-03 02:14
小白脱坑讲1
三星TLC模拟MLC的实现。先从原理讲起。
NAND是通过绝缘层存储数据的。写入数据时,施加电压形成电场,电子穿过绝缘层进入存储单元(以下简称cell)。删除数据时,施加电压,电子穿过绝缘层,离开cell。写入新数据时,要先删除原来旧数据。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1#
游客 2018-05-02 22:57
支持(0)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30#
Naxos博士 2018-05-02 20:55 | 加入黑名单
支持(2)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9#
游客 2018-04-30 19:33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8#
游客 2018-04-30 12:01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7#
游客 2018-04-29 18:02
三星这价格毫无诚意,并不比960 PRO更快多少,970EVO性价比也远不如SM981,V2版本的主控凤凰的970PRO略比960PRO快了2%,接近误差,看来性能级别还是要等大容量的900P啊,900P的弱点是持续读写低,再就是贵,大约是960PRO的3倍,最关键的是散热做的好,耐用性是970PRO的10倍。
支持(5)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6#
游客 2018-04-29 17:37
intel 900p???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5#
NISIZHIZHU一代宗师 2018-04-29 08:30 | 加入黑名单
为何小4k写入有200,读取只有60???是什么新科技??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4#
游客 2018-04-29 08:19
http://www.expreview.com/39187.html
外媒Guru3D评测三星970 PRO时写道“The PRO series will be fitted with V-NAND written as 2bit per cell.“(第二页第一段最后一句)
http://www.expreview.com/39187.html
外媒Guru3D评测三星970 PRO时写道“The PRO series will be fitted with V-NAND written as 2bit per cell.“(第二页第一段最后一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3#
JaxonLau一代宗师 2018-04-29 07:33 | 加入黑名单
970EVO性价比不错 国内啥时候上市?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2#
Naxos博士 2018-04-29 01:50 | 加入黑名单
输入法误我。
输入法误我。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1#
Naxos博士 2018-04-29 01:49 | 加入黑名单
MLC的定义就是每个cell单元写入2bit数据,TLC的定义就是每个cell单元写入3bit数据。
PCEVA的远古谣言也是太监听了。
MLC的定义就是每个cell单元写入2bit数据,TLC的定义就是每个cell单元写入3bit数据。
PCEVA的远古谣言也是太监听了。
支持(2)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0#
游客 2018-04-29 00:34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9#
游客 2018-04-28 23:12
我的sm961都够用,还能再战两年。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8#
游客 2018-04-28 19:03
测不出SLC CACHE的大小有个屁用?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7#
游客 2018-04-28 17:20
和Intel 760P对比?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6#
游客 2018-04-28 16:04
(要讲文明有礼貌)不会看价格?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5#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