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NUC全名Next Unit of Computing,是英特尔在2012年所推出的准系统迷你主机,大部分型号用户只需要购买内存和硬盘安装上即可使用。凭借着小巧便携的机身,一下子打动了不少用户,使其晋身为除了DIY PC和笔记本之外的另一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NUC也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款式,比如可模块化更换零件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可以选择安装独立显卡主机,进一步丰富了旗下的产品线。

    近年来,英特尔的发展可以说是步履维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剥离了许多非核心业务,NUC也是其中之一。去年10月,华硕与英特尔正式签约,完成了NUC产品线移交工作。根据双方此前达成的协议,华硕将制造、销售和支持英特尔第10至13代NUC产品线,并开发和设计未来的NUC系统。自华硕接管NUC产品线后,不少DIY玩家都非常关心NUC未来的发展走向。特别是那些搭配独立显卡使用的型号,凭借小巧便携的机身和极高的整合度,更是许多追求高性能迷你主机玩家的最爱,为台式机和游戏本外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今年初的CES 2024上,华硕发布了ROG NUC,机身非常紧凑,仅2.5升。这是华硕接手NUC后的首款产品,也是第一款搭载酷睿Ultra 9和RTX 40系显卡的迷你游戏主机。

       

    手机通道:哔哩哔哩

    产品介绍

    ROG NUC代号Scropion Canyon,从外形和体积上来看,定位有点类似于Serpent Canyon,为寻求小巧体积的游戏玩家提供超越游戏机的强大功能,不但有无与伦比的游戏体验,还能帮助玩家高效开展内容创作,是游戏玩家以及媒体创作者心目中的“小钢炮”。

    ROG NUC提供两个版本,分别是ROG NUC 970和ROG NUC 760,对应的是酷睿Ultra 9+RTX 4070和酷睿Ultra 7+RTX 4060的组合。这次我们拿到的是ROG NUC 760,具体配置可参照规格表。可以看到ROG NUC有着强大的硬件组合,同时拥有丰富的接口配置。

    外观设计

    ROG NUC的外包装延续了ROG产品的风格,以黑色为主色调,加入红色作为点缀,上面还带有ROG标志性的纹理图案。正面展示了产品垂直摆放的样式和型号,背面则有一些简单的产品参数。打开两重包装后,就能看到里面的机器本体,另外还有说明书、竖装脚架和电源适配器。稍微有点意外的是,ROG NUC搭配的电源适配器无论外形还是重量,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也对产品进行了称重,本体的重量为2.58kg,如果搭上电源适配器,重量就会增至3.7kg。

    ROG NUC遵循以尽可能小的外形尺寸释放尽可能强大的性能,独特的外形尺寸既节省了空间,还保证了可定制性和可维护性,而模块化设计使得用户能够轻松拆解系统,进行内存和存储升级和清洁。

    ROG NUC整体为黑色,散发出浓浓的ROG风格,正面带有“ROG”字样,顶部集成了可更换的RGB徽标。机身有不少通气孔,特别是散热模块区域,大面积的散热格栅可以提高散热效率,让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机身较为方正的外形设计让用户可以选择垂直或水平放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华硕还提供了一个可拆卸的支架,用于ROG NUC的垂直摆放,犹如书本一般,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内部拆解

    拨开卡扣后,可以轻松地打开下面我们掀开它的外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眼睛灯板。用户可以通过向外和向上滑动来取出灯板,ROG NUC出厂自带有ROG标志的灯板,也可以在包装里附带的空白板上DIY想要的图案或标志并进行替换。

    接着我们卸下固定螺丝,根据提示推开顶盖,并且拔除灯板的供电线,就能看到内存以及硬盘的扩展位了。ROG NUC 760标配16GB(8GB x2)的DDR5-5600内存,采用的是笔记本电脑常见的SO-DIMM插槽,理论上最高支持单条48GB内存。如果想扩展内存容量,用户可以自行更换。华硕还建议,若选择安装双面32GB内存,最好额外加入内存散热片。

    ROG NUC配备了三个M.2 NVMe PCIe 4.0插槽,支持2280规格,而且都是直连CPU。其中一个M.2插槽位于左上方,内存插槽的旁边,这也是设备默认SSD安装的位置,另外两个M.2插槽并排在右下方。这些M.2插槽都带有便捷的卡扣设计,拆装十分方便,用户可以轻松升级。

    为了充分发挥ROG NUC的性能潜力,华硕采用了融合多项关键设计的ROG智能散热系统,其中的关键是均热板/热管混合散热技术和双重鼓风风扇。

    与仅沿轴线传递热量的传统热管相比,均热板能够迅速将热量散布到整个设备的表面。ROG NUC的均热板能够将热量迅速从GPU散开,热管则将热量从CPU带走,双离心鼓风风扇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用于吸入室内空气并均匀地吹动散热片,而散热模块带有194片散热鳍片,同时风扇出口与散热片紧密耦合,让空气通过系统背面快速将热量带走。经过优化设计后,ROG NUC的散热系统可以保持良好的散热效率,并通过稳定的气流减少了湍流以降低噪音,也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ROG NUC提供了多种运行模式,可以在奥创中心上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场景和用户需求,具体如下:

    实机测试

    来到实际测试部分,我们是会分为基准测试、游戏测试和创作性能测试三部分,另外也会有散热和噪音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呈现ROG NUC 760的性能表现,我们还会加入定价和配置相近的ROG 幻14 Air作为对比,在基准测试和创作性能测试中进行比较。虽然ROG 幻14 Air搭载的是AMD Ryzen 98945HS处理器,但是同样配备了英伟达RTX 4060显卡。两款产品在测试中都选择了增强模式,以确保最强性能输出。

    基准测试

    首先是基准测试部分,3DMark和CinebenchR23这些都是常规的选择了。

    ROG NUC 760的表现可以说是在预料之中,展示了应有的性能水平。如果与ROG 幻14 Air相比,3DMark得益于更高的功耗配置,ROG NUC 760大部分时候会略有优势,而CinebenchR23也由于拥有更多的核心,多线程的表现更为出色。

    游戏测试

    在游戏测试部分,我们选择的是2K分辨率,选择了几款热门游戏,分别测试ROG NUC 760在2K原生分辨率以及超采样模式下的性能。

    在原生2K分辨率中,ROG NUC 760都可以在大部分游戏里获得接近60帧的表现,而在开启光追的《消逝的光芒2》以及《星空》里压力会稍大,好在这两款游戏都是支持NVDIA DLSS 3功能,这也是RTX 40系显卡卖点之一,无论是支持DLSS 2还是DLSS 3的游戏,在开启超采样模式后,游戏流畅度都能获得质的提升,浅尝4K游戏也不是不行。 

    如果把ROG NUC 760当成类似XBOX或者PS5的游戏主机使用,搭配Steam大屏幕模式在电视上进行游玩,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凭借着ROG NUC 760多视频输出接口的优势,用户可以随意在显示器和电视上进行切换或者分屏使用。

    创作性能测试

    在创作性能测试环节,我们选择了Blender、达芬奇18、UL Procyon等较有代表性的软件进行测试。

    可以看到,与ROG 幻14 Air相比,ROG NUC大部分时候的表现会略好一些,相信能满足普通用户的内容创作需求,而在最新的UL AI测试中,我们能看到移动版的RTX 4060还是和桌面版的分数其实相差不大。在实际应用中,平时像我们用来跑Topaz AI系列软件以及Stable Diffusion都没什么大问题,不过真要高强度进行视频剪辑的话,建议还是换上更大容量的内存。

    不同模式对比

    由于ROG NUC可以在奥创中心里选择不同运行模式,我们也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测试,以便大家了解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到增强模式下,ROG NUC会有最好的性能表现,不过即便选择静音模式,性能损失也比较小,总的来说分别并不大,因此散热表现就成为了区分的另外一个重点。

    散热及噪音表现

    这里我们选择了增强模式以及静音模式对机器进行双烤测试,测试时室温约为26℃。由于ROG NUC可以选择垂直或水平放置,所以我们还会对两种摆放方式进行测试和比较。

    烤机时,增强模式下的平均CPU Package功耗为47W,而静音模式为35W,符合官方给出的参数,温度两者都维持在了78℃上下,由于静音模式是通过调整风扇转速降低噪音,所以显卡的温度表现是相差比较大的,这点同样在听感上有所反馈,增强模式的整体噪音明显要更大的,这里我们也是分别录制了两段录音供大家进行参考,但无论如何,相较于游戏本来说,ROG NUC的噪音还是要小得多的。

    同时我们也是测试了主机横放以及竖放的温度及噪音表现,从测试结果来看,得益于与空气更好地接触,垂直放置显然会让ROG NUC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垂直放置时,噪音也会低一些,看来这应该是ROG NUC首选的摆放方式。

    总结

    凭借小巧的体积、不俗的性能、完善的配置,ROG NUC可以很好地胜任各类型的工作,不仅能作为游戏主机,还能充当HTPC,在设计上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相比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得益于更好的散热配置,ROG NUC在散热和噪音控制都有更好的表现,让我们非常满意。虽然使用过程中感觉ROG NUC有些许不足之处,比如缺乏前置Type-C接口、电源适配器体积过大等,但是问题并不大,在未来的产品中改进也不是难事。

    对有意选购的用户来说,ROG NUC的定价可能才是最大的问题。ROG NUC 760首发售价为¥11999,ROG NUC 970则是¥14999,定价比我们预想的更高一些,在相同价位上可选的东西实在太多太丰富了。比如想要便携性,可以选择ROG 幻14 Air;如果想要高性能,这价格可以组装到一台7800X3D+RTX 4060 Ti的紧凑ITX主机,还能配上显示器;甚至再特别一点,购入一台ROG掌机+RTX 3080的显卡拓展坞,也是差不多价钱。

    不过综合体验来看,ROG NUC算是最为平均的选择,这也是ROG的设计理念:即推出一款能够平衡体积、性能、体验各方面都足够优秀,满足绝大多数用户使用的“水桶机”,也是目前迷你主机里的“极致”产品。

    总的来说,首款ROG NUC表现属于不过不失,属于正常的迭代产品,但总觉得缺乏一些一些自身新的亮度特色。希望华硕在未来能为大家带来更有亮点NUC产品,另外还期待华硕未来能拿出可安装独立显卡的型号。

    ×
    热门文章
    116核锐龙9 9950X全核超至6.0GHz,性能大幅提升
    2华擎推出X600TM-ITX主板,适配迷你PC和HTPC等小型系统
    3AMD Ryzen 9000系列处理器上架:已开启预约抢购,暂未公布定价
    4AMD EPYC 9755处理器曝光:拥有128个Zen 5内核,L3缓存达512MB
    52024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10%增长,本土厂商首次包揽前五名
    6《装甲核心6:境界天火》销量突破300万份,距离发售日历时11个月
    7微星官方确认8月中旬提供新BIOS,以解决13/14代酷睿桌面CPU不稳定问题
    84500元级显卡选哪张?RTX 4070 SUPER大战RX 7900 GRE
    9十铨科技推出T-FORCE GC PRO PCIe 5.0 SSD:IG5666主控,可选2/4TB
    已有 2 条评论,共 18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我匿名了  05-21 09:44

      这种小机器,只要看到用iu,基本上就没啥用,和intel保持的商务关系所维持的东西而已

      已有1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2)  |   举报  |   回复

      2#

    • yinrenytht教授 05-20 19:31    |  加入黑名单

      ROG你要不要看看你自家的同配置笔记本才卖多少钱?!

      支持(9)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提示:本页有 2 个评论因未通过审核而被隐藏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