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全文浏览

    显卡拆解:内涵丰富

      华硕GTX 680 DirectCU II TOP显卡PCB采用非公版方案打造,PCB长度为26.8cm,8+2相的供电电路集中在PCB的右侧,MosFET上覆盖有铝制散热片进行辅助散热。


    显卡PCB正面(点击查看大图)


    显卡PCB背面(点击查看大图)

      围绕在GK104图形核心四周的是8颗来自SK海力士的GDDR5显存,每颗容量为2Gb(256MB),共计组成了256-bit 2GB GDDR5的规格。

      显卡采用了8+2相供电设计,其中8相为GPU核心供电,2相为显存供电,每相由FPCAP FP5K输入滤波电容、1上2下MOSFET(上桥为7030AL,下桥为5030AL,均来自NXP半导体,LFPAK封装)、TRIO电感以及钰邦5KR42输出滤波电容组成。

      供电PWM控制芯片使用了华硕Digi+VRM数字供电方案,这是一颗打磨过的CHiL 8318芯片,最多可以控制8相供电,支持电压监控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供电主控芯片的限制,8相的GPU核心供电还使用了IR3598作为驱动IC,这款驱动IC可将1相的PWM控制信号扩展为2相,以满足显卡供电控制的需求。

      PCB的左端就略显略为简洁了,主要是一些显卡控制电路,我们可以看到DVI接口配置有拥有屏蔽EMI的金属壳,还是比较注重细节的。

      华硕GTX 680 DirectCU II TOP显卡采用了自行研发的DirectCU II散热器,配置有2把10cm的PWM静音散热风扇、5条纯铜热管和大量的铝制散热鳍片,三槽厚度的“特色”也是有这款散热器提供的。

      散热器采用了热管直触式设计,这也是其在“Direct”上的一个表现。另外热管是通过穿Fin的方式与散热鳍片结合的,但表面并没有进行镀镍处理。

      粗略一看,显卡似乎采用了5条8mm热管,不过经过测量,实际上这款散热器配置的是2条8mm热管和3条7mm热管。

      由于GK104图形核心面积较小,而且没有配置金属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能够与图形核心直接接触的只有中间的3条热管,最外侧的两条热管只能通过底座吸收热量。很多玩家对这个接触面积耿耿于怀,实际上影响极小。

    ×
    热门文章
    1英特尔Arc显卡31.0.101.5590 WHQL驱动:对《艾尔登法环》首个DLC优化
    已有 6 条评论,共 6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2-06-07 10:02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 我匿名了  2012-06-07 09:5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 游客  2012-06-07 09:0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 游客  2012-06-06 19:3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 游客  2012-06-06 17:1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 我匿名了  2012-06-06 16:3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