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随着图灵显卡的非公版逐渐占领市场,这段时间我们已经刊登过很多非公版精品显卡的评测,在本周的早些时候我们就重点介绍过设计很有特点的iGame RTX 2080 Vulcan X OC,今天要来评测的则是它的小兄弟:RTX 2070 Vulcan X OC。“Vulcan X OC”的后缀表明它是iGame RTX 2070系列当中最高端的旗舰产品,外观、设计跟细节部分都是瞄准精品而存在的。

    新的RTX 2080 Vulcan X OC最特别之处除全新升级的动态流光溢彩灯效外,就是新的iGame Status Monitor 2.0监控显示屏,比较可惜的是虽然今天我们的RTX 2070在灯光部分没有妥协,但是显示屏依然还是初代的设计,并没有升级到可以自定义显示内容2.0版本。iGame RTX 2070 Vulcan X OC的外包装风格依然如故,虚拟形象代表伏尔塔纳(Vultune)的海报依然占据大部分版面,还有新设计的“Vulcan”符文在右上角。

    熟悉iGame系列高端显卡设计语言的玩家应该都有印象,它们典型设计风格是一种非常狰狞的、仿佛獠牙的野兽风格,充满力量感、侵略感的同时还很有金属质感,这一点依然延续到如今的RTX 2070 Vulcan X OC的身上,锐利到仿佛是金属切割一般的雕纹整流罩已经是相当有辨识度的造型,这种设计的可贵之处就在虽然看上去很粗旷,但是整体完全不会显得粗糙、廉价,而像是一件兵器。另外值得夸奖的是,在光污染肆虐的今天,七彩虹并不打算继续不加节制的灯光效果,而是将灯带隐藏在整流罩中部的下方,或许这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吧。

    iGame RTX 2070 Vulcan X OC显卡使用的是升级过的施剑者(Sworizer 2.0)散热器,大家注意看它的锯型扇叶,是不是很像鲨鱼的牙齿,其实设计成这样并非完全是基于美学的原因,这种“牙齿”一般的造型可以带来更好的风量、风压表现,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这款RTX 2070 Vulcan X OC是支持风扇待机停转的,在负载不高的时候给予用户最大的静音体验。另外七彩虹还在整流罩下方增加智能温度感应器,它能够实时探测到周遭温度变化并向用户的iGameZone软件反馈,七彩虹称之为“嗅温精灵”。

    但其实不单单是棱线与造型,充满棱角的设计让显卡本身起伏明显,这样在厚度方面让显卡的兼容性并不是太好,已经是标准的2.5槽厚度,加上三风扇的设计以及较为大开大合的设计造型,有意的玩家需要考虑机箱的兼容性,紧凑的小机箱是呈不小它的。

    在显卡的侧部能看到iGame Status Monitor监控显示屏,比较可惜它并非第二代全面升级的产品,缺乏自定义的功能,但是基本的功能都有,包括显示显卡的型号、频率、温度、风扇的转速、显存的占用情况,当然这些需要开启iGameZone软件才能启动。一旁的GeForce RTX Logo虽然很帅,但可惜并不会发光。

    在侧部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键加速按钮,这点是很重要的功能。默认状态是没有被按下去的,这时就是常规性能模式,而按下去后就是开启一键加速模式,频率会自动被超频,玩家按下后会亮起深蓝色,方便玩家知道“噢!这是超频状态”。玩家在开机、关机时候按下都无所谓,反正重启或者开机后会发现驱动被重置、分辨率降到很低,静置片刻待驱动响应后就就会发现频率已经被超上去。总之大家可以通过开启后对应的蓝光来分辨状态。

    在输出接口方面没有意外,分别是DisplayPort 1.4*2、HDMI 2.0b*2、USB Typc-C(Virtual Link)。

    iGame RTX 2070 Vulcan X OC的背板同样不简单,这部分是较为重要的升级部分,主要是灯光的效果已经炫目很多,但依然是比较节制的,大家看到被三角形包围的iGame Logo,还有另一侧的横条,这是背面仅有的发光部分,但是玩家如果在官网下载iGame Dynamik Light软件就会发现那种动态流光溢彩的效果非常漂亮,整体来说灯光是流光溢彩而节制的。

    我们再将显卡拆解来看看散热规模,首先iGame RTX 2070 Vulcan X OC是没有加装金属散热框架的,将散热器与PCB分离后就能看到全貌,比较遗憾的是没有继续使用之前在iGame RTX 2080 Vulcan X OC身上使用的成本高昂的真空均热腔底座,虽然TU106核心本身的热量并不显著,但还是稍显遗憾。基本的规模包括五根八毫米热管,在底座上铺设有针对显存以及供电部分的散热膏。

    再来看看PCB,GPU本身核心确认是超频版的TU106-400A-A1核心,GDDR6显存当然是来自美光的D9WCW系列,供电用料方面自然是没话说,PCB超量镀银处理跟I.P.P(iGame Pure Power)至纯供电iGame系列的标志,12相供电每相都有一颗来自安森美的FDMF 3170 DrMos,以及来自美国KEMET的KO系列钽电容,看上去相当舒适,PWM主控你肯定认识,没错还是uP9512p。


    再来看看灯光部分的图赏


    一键超频按钮

    测试平台及其他阅前指南

    这次测试的平台包括Intel Core i7-8700K处理器,主板同样是来自七彩虹的iGame Z370 Vulcan X,其他配件包括两条来自美商海盗船的复仇者内存,单条DDR4-8GB 3000MHz。软件部分使用的是最新的Windows 10 October 2018 Update,驱动使用的是最新的GeForce 417.01。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我们这次测试的七彩虹iGame RTX 2070 Vulcan X OC显卡本身支持风扇停转,所以我们在测试散热的部分是没有通过其他第三方软件来干涉转速控制的,而是使用显卡本身的温控方案,即核心温度在超过58℃后开始启动风扇。另一方面,七彩虹iGame RTX 2070 Vulcan X OC显卡本身的一键超频对于显卡的频率、散热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测试中会单独对比两种模式。

    根据GPU-Z软件的识别来看,两种模式所配置的核心频率、显存频率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基础频率都是1410MHz,显存频率都是1750MHz,这些跟普罗大众的RTX 2070显卡都在同一水准,主要差别是在Boost频率的幅度,默认的常规模式Boost频率是1620MHz,而开启一键超频后Boost频率则是1815MHz,另外功耗上限稍有不同,前者最多到114%,后者则可以达到120%。

    另外常规的部分,我们的3DMark测试都是基于测试图形分(Graphics Score)的,不包括物理分、组合分。另外测试是在广州时间的11月28日下午进行的,室温大致在24℃,长短袖皆可,湿度50%,东北风二级,测试全程采用封箱测试,机箱是分型工艺品牌的Define R6 TG。

    基准性能测试

    基准性能部分我们通过3DMark来测试显卡的图形分,首先我们的七彩虹iGame RTX 2070 Vulcan X OC默认是没有开启一键超频的常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大家可以看到它的性能是略低于公版的Founders Edition创始人显卡的,虽然幅度并不算大,差距最大的时候是3.4%,而开启一键超频、性能提升后,就能稍稍超过公版显卡,虽然幅度同样不大。

    这种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当然是频率,我们来通过GPU-Z来截取测试FireStrike阶段的状态,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在开启一键超频模式后,显卡的频率有明显提升,相比常规模式的在1850MHz上下浮动,开启一键超频后可以在1920MHz-1935MHz之间浮动。而且不单单是提升而已,频率还会稳定很多,平直得就像没有心跳的心电图,这些对于性能都是很积极的表现。


    散热性能测试

    在前面的测试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关闭或者开启一键超频能够在频率上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在散热测试部分我们依然是分开来测试,这里我们依然是使用3DMark压力测试来衡量散热性能,完整的测试在10分钟左右。它的图形压力非常大,就算你是上帝亲手开光的晶圆、PCB在它面前都会面临频率下滑、温度剧烈升高的现象。我们依然是封箱测试,测试机箱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品牌:分型工艺的Define R6 TG。

    我们来看看测试结果,因为RTX 2070显卡本身使用的TU106核心的热量控制就比较好,所以很少会看到温度特别高的存在,我们的这款七彩虹iGame RTX 2070 Vulcan X OC显卡的散热表现还不错,在显卡本身的默认的温控方案下,常规性能模式的最高温是65℃,而开启一键超频后最高温是68℃,差距并不算大,但是大家看到频率,开启一键超频后,频率不仅高出一截,而且异常的稳定,就像那种你懂的心电图,而常规的性能模式的频率则一直在波动,最低的时候甚至跌到1755MHz。

    但是大家认真看转速,其实开启一键超频与否,带来的转速差异同样是明显的,虽然上升的幅度基本是一致的(第120秒开始基本可以认为是平行的),但是差距一直是300RPM左右,不过好消息是,在目前的RTX 20系列显卡当中噪音普遍都不明显,如果不是看数据的话是没发现有高达2200RPM,所以大家可以不用太在意,大多数时候都基本感受不到噪音。


    显卡功耗测试

    通过我们专用的显卡功耗测试仪器,可以分别精确地测量显卡PCI-E、外接电源接口瓦特数,显卡最大功耗在3DMark Fire Strike压力测试中获得,待机功耗则是在进入系统后记录2-3分钟的功耗情况,测试结果显示在待机的时候功耗情况大致是17W-19W,这点要比普通的RTX 2070功耗稍高,但是绝不算夸张,因为待机功耗超过20W的RTX 2070并非没有,而满载功耗部分,在开启一键超频后功耗在200W-215W之间浮动,这部分要稍高于Founders Edition创始人版显卡,后者的满载功耗基本是190W-195W之间浮动,可见开启一键超频后不仅仅峰值较高,浮动同样较为剧烈,而关闭一键超频模式后,满载功耗则极为平和,平均下来大致是183W。


    超频测试与总结

    超频部分,我最后可以将核心频率拉高180MHz、显存频率拉高300MHz,可以稳定跑完3DMark FireStrike测试,再往上就非常艰难,因为即使是核心超频185MHz都会自动跳出测试,这个水平的频率可以取得图形分24486,这相比默认性能模式的图形分相比,有提高8.5%的提高,但是相比开启一键超频后的成绩,提升就是区区4.85%,所以建议大家其实直接就开启一键超频就好,不用太麻烦。

     

    现在这款iGame RTX 2070 Vulcan X OC显卡京东售价是4998元,这里面是有较大品牌溢价空间的,而回落到产品本身,这款显卡的素质还是很优秀而全面的,开启一键加速后能够稳稳超过公版的性能,散热性能虽然未必能超过其他顶尖非公版显卡,但是已经远远超过玩家需要担心的范畴,属于怎么用都不会过热的水准,噪音同样控制得很好,在游戏当中基本很难听到噪音,所以这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短板的显卡,如果真要说缺点的话,应该说4998元的售价比较让人犹豫,如果有喜欢全面、均衡表现,对这张显卡感兴趣的玩家可以考虑趁打折优惠价入手,比如过年期间。

    ×
    已有 19 条评论,共 63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超能网友博士 2019-01-16 11:37    |  加入黑名单

      游客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2018-12-22 11:39 已有5次举报
    •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9#

    • 游客  2019-01-10 21:1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8#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8-12-23 20:22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7#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8-12-23 10:52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6#

    • 游客  2018-12-22 19:4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5#

    • 游客  2018-12-22 12:39

      超能网友 教授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2018-12-22 12:27 已有2次举报
    •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2)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4#

    • 超能网友教授 2018-12-22 12:2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

    • 游客  2018-12-22 11:39

      超能网友 教授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2018-12-21 23:22
    •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5次举报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

    • 游客  2018-12-22 09:1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6)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

    • 游客  2018-12-22 04:5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8-12-21 23:24    |  加入黑名单

      超能网友 终极杀人王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2018-12-21 20:28
    •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

    • 超能网友教授 2018-12-21 23:22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8-12-21 22:4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2)  |   举报  |   回复

      7#

    • 游客  2018-12-21 22:2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 超能网友教授 2018-12-21 22:18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8-12-21 20:5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4#

    • 游客  2018-12-21 20:3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

      支持(1)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3#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8-12-21 20:28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 我匿名了  2018-12-21 18:5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