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40nm制程:GPU首次超越CPU

      一直以来,GPU制程的发展都落后于CPU,然而这一历史将被改写。现在,GPU首次在制程上超越CPU,AMD推出了全球首款采用40nm制程的GPU——核心代号为RV740的图形芯片

    首款采用40nm的GPU——RV740

      早在2007年6月,GPU的主要代工厂台积电(TSMC)就宣布会在2009年投产32nm,其65nm工艺当时已经非常成熟,并着手准备转入45nm量产的工作,而在45nm和32nm之间的过渡性40nm工艺,本计划在2008年的某个时间推出。不过9个月之后,台积电又公布了新的方案:即跳过45nm,直接为客户提供40nm的芯片代工服务。这一举动,完全是市场压力竞争导致的,在AMD、IBM和英特尔的产品已经采用45nm工艺的情况下,台积电希望通过转向40nm工艺的捷径,为客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代工生产。

      AMD是台积电代工客户中最喜欢冒险的一员,过去就曾要求为他们的GPU率先应用55nm工艺。在双方的努力下,40nm制程的投产还是比想象中晚,不得已从计划的2008第四季度一直推迟到2009春,并错失了三月在德国汉诺威CeBIT 2009上演出的机会,但最终还是来得及实现超越CPU制程的壮举。

      根据台积电的规划,其40nm工艺会有三种不同类型:“CLN40G”是通用型工艺,主要用于桌面GPU生产;“CLN40LP”是低功耗型工艺,用于移动版GPU生产;“CLN40LPG”则面向手持设备芯片。

      在40nm生产线投产的同时,台积电也加大投入用以扩建,预测其台湾新竹的Fab12晶圆厂在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开始大批量生产40nm工艺产品,届时桌面GPU产品也将全面向40nm新工艺过渡。虽然生产工艺只是芯片生产技术的决定因素之一,但能够打破Intel持续的领先地位,意义非凡,而由台积电代工生产的AMD RV740无疑是揭开这一历史序幕最璀璨的明珠。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V740技术规格与特性

      RV740的正式上市产品将命名为Radeon HD 4770,很可能还会推出较低性能版本的Radeon HD 4750。按照AMD的产品计划,RV740最终会替代现有的RV770LE (Radeon HD4830)。AMD声称Radeon HD 4770是100美元内最快的显卡,期望这款产品在销量最大的中低端显卡市场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RV740继续延用RV770架构

    RV740架构图

      除了是全球首款40nm制程的GPU外,RV740在架构上几乎没有调整,它基本延用了RV770的架构。有别于之前通过RV770屏蔽流处理器而来的RV770LE,RV740是一颗原生640SP(Stream Processing,流处理器)设计的GPU,也就是说RV740和RV770LE实际上拥有一样多的SP。

      RV740这640个流处理器分为128个Stream Processing Units(SPU,流处理器单元),每16个SPU组成一个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单指令多数据) 矩阵,总共有8个SIMD,每个SIMD矩阵内含有80个SP。

      在规格上发生最明显变化的是显存位宽,为了更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RV740将显存位宽降低至128-bit,以便于PCB的走线及元件的布局。为了弥补显存位宽下降引起的带宽损失,AMD首次在中低端显卡使用GDDR5显存

    GPU-Z在内存频率侦测有误

      显存实际频率只有800MHz,数据频率却可以达到3200MHz,这就是GDDR5的优势,在它的帮助下,HD 4770显卡拥有51.2GB/s的显存位宽,接近于HD4830的57.6GB/s。另一方面,要保证性能能够超越HD4830,HD 4770的核心频率高达750MHz,这样在整体运算能力达到960GFlops,比HD4830要高30%,相当接近HD4850的1000GFlops。

    Radeon HD 4770官方参考图

      在近期一份AMD官方文档的架构图里,我们发现RV740中的Render Back-Ends(后端渲染)单元还保留了4组一共16个。按照以前的架构,每组RBE会和一个64-bit的显存控制单元绑定,无论是RV670还是RV770,甚至是NVIDIA GPU中的ROP单元,均是如此。因此我们对RV740中的4组RBE对应2个显存控制器,感到非常困惑。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以后的测试中想办法作更多求证。顺带一提的是,AMD的官方规格图没有继续用“RBE”来表示后端渲染单元,而是按照NVIDIA习惯标为“ROP”。

      Radeon HD 4770一如HD 4000系列支持DX10.1,PCI Express v2.0,UVD2硬件解码功能等等,在此就不再重复。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40nm制程带来的好处

      按照AMD自己的说法,RV740最重要的特点是40nm制程,作为全款首款40nm制程的桌面GPU,不但领先于竞争对手,同时也首次超越了CPU的生产工艺。

    ·40nm芯片面积更小,单体制造成本下降

      40nm制程意味着芯片内晶体管密集度更高,和55nm制程相比,理论上可以减少40%以上的硅片面积,如果一片晶圆在55nm制程下可以切割出100个芯片的话,那么在40nm制程下有可能切割出166个或更多,因此单体制造成本会下降很多。

    RV740与RV770核心大小比较,红色表示RV740核心,黄色表示RV770核心

      40nm制程带来最直观的表现在于核心大小的变化,我们测得RV740的大小为12.3*11.5mm,约140mm2,比起55nm制程的RV770核心面积260mm2要小得多。当然核心面积的缩小并非只是工艺上的进步,晶体管数目的减少也有关系。

      由于RV740的流处理器数只有640个,晶体管数量为8.26亿,比起RV770的9.56亿要少1.3亿,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核心面积缩小,不过工艺的改进显然更为主要。

    ·功耗更低,发热量变小

      当制程改进后,晶体管之间的连线更短,功耗损失减少,GPU在相同频率下较55nm的整体功耗更低,发热量也会因此而降低。根据AMD提供的数据,Radeon HD 4770整卡最大功耗为80W,远小于同样流处理器数量且频率更低的Radeon HD4830显卡(RV770LE),HD4830的整卡最大功耗达到110W。

      即使如此,AMD还是为HD 4770配备了6pin PEG接口,这主要是对兼容性的考虑出发,毕竟PCI Express 1.0插槽最多只能提供75W电能。

    ·40nm芯片帮助提升GPU性能

      性能的提升,得益于GPU工作频率的增加。新的工艺使得GPU功耗和发热量小了,其工作频率可以更上一层楼,相对于55nm制程的GPU来说,同样架构的40nm GPU显然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下。RV740核心的Radeon HD 4770默认工作频率为750MHz,远高于同档次HD4830的575MHz,正是新工艺的功劳。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V740采用第二代GDDR5显存

      在去年六月推出的Radeon HD4870,AMD首次将GDDR5显存技术应用到PC显卡上,这成为当时AMD引以为豪的一大技术亮点。在本月初推出的Radeon HD 4890中又一次采用了GDDR5显存,但无论是HD 4870还是HD 4890,都属性于AMD的旗舰产品,选择在Radeon HD 4770这样的中低端显卡使用GDDR5无疑又是另一个开创了。

      相对来说,GDDR5显存的采购成本要比GDDR3高,但它极高的数据传输率可以让显存位宽控制在一个更合理的值(比如RV740的128-bit),从而简化PCB走线和显存布局设计,降低制造成本,在总体成本上未必比采用GDDR3显存高。

      至于AMD称Radeon HD4700系列中采用了第二代GDDR5,一方面是指GDDR5显存颗粒也在不断改良中,另一方面指经过十个月的GDDR5显存的应用,他们对GDDR5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应用,利用积累的经验在显存接口上做一些优化设计,这使得显存更加稳定、效率更高。

    Radeon HD 4770显卡上的GDDR5显存

      Radeon HD 4770采用的GDDR5显存颗粒为Qimonda(奇梦达) IDGV51-05A1F1C-40X,从编号上看,与Radeon HD4870上用的显存一样,当然生产周期要晚得多。显存编号中GV表示为GDDR5,-40X表示每引脚数据传输带宽为4.0GB/s,因此每颗显存最高可以达到16GB/s(32bit)的带宽,8颗显存带宽最多可以达到128GB/s。

      HD 4770和HD 4850采用了同样的显存颗粒,同样是8颗,按正常理解,HD 4770上的8颗显存也可以像HD4850那样构成256-bit的显存位宽,而前面说过,Radeon HD 4770的显存位宽只有128-bit,那到底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Qimonda的GDDR5显存都支持x32/x16双模式,它是通过EDC引脚来作标示,在通电时可以自动检测并进行初始化,也就是说,工作在Radeon HD 4770上的GDDR5显存规格为4M*16bit*8Bank,在Radeon HD4850/4890上的GDDR5会自动初始化为2M*32bit*8Bank。

    · GDDR5的优势

      除了能满足GPU对带宽的渴求外,GDDR5的功耗比GDDR4/GDDR3更低,其电压为1.5V,使用65nm或55nm工艺制造,而FBGA 170封装方式大大减小了芯片体积,芯片密度也可以做到更高,为此进一步降低了显存芯片的发热量。

    GDDR5的技术特性

      GDDR5在技术上的革新包括“Data eye optimization”、“Adaptive interface timing”和“Error compensation”,“Data eye optimization”支持时间延迟调整,允许自行设定延迟,还能对界面驱动、工作电压等进行优化和调节,不仅可以提升显卡性能,也让显卡PCB板和电路设计更加稳定;“Adaptive interface timeing”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自动调节显存可缩放的字节,可以让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同时还具有节能的效果,确保显卡的稳定运行;“Error compensation”能检测显存在读取和写入数据的错误,实现同步检测并修正。

      除了奇梦达,海力士和三星等内存厂家也开始投产GDDR5,鉴于奇梦达已宣布破产,在未来将会看到其它品牌的GDDR5来填补奇梦达留下的空档。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零售卡实物赏析

    Radeon HD 4770官方图中的帅气散热器将不会应用到首批上市的公版显卡上

      在此以前,如果你已经看惯了Radeon HD 4770帅气官方图的话,零售版HD 4770的真实样貌也许会让你失望。由于上市任务紧迫,首批HD 4770显卡均由AMD统一生产,并分发到各个品牌商,多数厂商只是自行设计风扇上的logo贴纸还有自己的外包装,最重要的是,散热器从官方参考图帅气的模样变成了(参考下图)……一个字“囧”。(一般来说,这样的对白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的文章中)

      以下图片才是市场上真正的零售版Radeon HD 4770。

    零售版Radeon HD 4770,相信这样的外表会让大多数人失望

      Radeon HD 4770显卡采用AMD显卡经典标志的红色PCB,PCB设计代号为B743,相信是6层PCB设计,PCB长度为20.7cm,整卡(含散热器)重量为300g,不会对安装造成什么困扰。

    Radeon HD 4770显卡的输出接口分别为DVI-I,S-Video,DVI-I

      输出接口为传统的双DVI-I加上S-Video,DVI接口带有EMI屏蔽罩,显卡标准的附件有DVI转D-Sub以及DVI转HDMI头,另外还有色差线和驱动光盘,但交火桥将不会作为标配的附件出现,HD 4770最多可组成3路交火。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供电设计剖析

      在本文发布之初,我们一度认为它的供电部分为2+1相设计(被左边的DrMOS那相迷惑),在请教某知名显卡Power工程师后,确认Radeon HD 4770的供电为3+1+1相设计,特此更正。

      Radeon HD 4770的供电设计为3+1+1相,其中3相为GPU供电(VDDC),1相为显存供电(MVDDC、MVDDQ),这两部分供电电路位于显卡右侧。显卡右侧上端那颗电感附近为显存一相供电回路,下端的那三颗电感附近为GPU供电的三相回路。另外一相为核心I/O供电(VDDCI),位于显卡左侧。

    为GPU供电的PWM芯片

      为GPU供电的三相回路,控制芯片为位于PCB背面的ST(意法半导体)L6788A,它只有6*6mm大小,可管理1-3相供电,并内建驱动IC。每相回路由1个半封闭的电感和2个传统D-PAK封装的英飞凌MOSFET组成,输入输出电容均为香港万裕X-CON ULR系列的固态铝壳电容,而非以前常用的日系品牌。类似PWM芯片曾在Radeon HD 4850公版上见过。

      显存供电回路中PWM芯片为UPi(台湾力智)的uP6101BU8,也位于PCB背面,在HD 4850是也曾经用过类似的控制芯片。

      从PCB上可以看到大量的空焊位置,为MOSFET和电容等预留了不少空位,似乎暗示着RV740会有更高阶的版本,也许将来会有800SP版本的40nm制程GPU也会采用此PCB设计。

    RENESAS(瑞萨)出品的R2J20602整合了MOSFET和驱动IC

      在PCB左端,还有一相供电回路,控制芯片为RENESAS(瑞萨)出品的R2J20602,采用QFN56封装,其实它是兼容英特尔DrMOS(Driver-MOSFET)标准的,整合了上下端MOSFET和驱动IC,这也是为什么它的面积达到8*8mm相对较大的原因。

      和以前显卡不同的是,这颗DrMOS构成的供电电路是专为核心I/O服务的,在以前,核心I/O部分的供电是直接从核心供电中获取的,现在由于漏电或其它原因将这部分供电单独分离出来,这种设计在RV790中就已出现过。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散热器及温度、噪音表现

      得益于40nm制程的进步,Radeon HD 4770在散热器只是用了一款普通放射状鳍片设计的散热器,然后表面再加一个导风罩,不过在我们看来作用只是为了在上面打上“ATI”几个字来装饰一下,除了核心上的这个散热器外,显存和MOSFET等都没有采取任何散热手段。整个散热器的厚度需要占据两个卡槽的位置,整卡厚度为31mm。

    原装散热器需要占用两个卡槽(整卡厚31mm)

      散热器搭配的风扇规格为70*15mm。虽然风扇的电源连线只有两根,但一样可以调速,应该是通过调整输入电压来调节的,它不支持PWM功能。这么简单的散热器到底成本几何呢?保守估计不会超过2美金吧……

      如果不是成本考量,我们认为完全可以为HD 4770设计一款单卡槽散热器,但看来这不是AMD需要优先考虑的。

    ·散热情况体验

      多数情况下,风扇运行时转速非常低,几乎感觉不到噪音的存在,即便在进行3D重载测试时,风扇转速的轻微提高也不会增加噪音(运行中大概有1秒的提速,然后有回归低转速的现象),完全能满足用户对静音的苛刻要求。

      静音的同时似乎就意味着显卡失去该有的散热性能,在我们的测试中,Radeon HD 4770待机时核心温度在42度左右,而极限负载时最高记录是70摄氏度,以这样简陋的散热器而言,Radeon HD 4770的温度表现堪称优秀,这和40nm制程GPU的核心电压大大调低不无关系(我们初步测得其电压值为0.9V~1.05V)。另一方面,没有安装散热片的供电部分也是相当凉快,待机时在42度左右,负载时贴在MOSFET上面的热敏探头也仅仅测得50度而已。

    ·更换第三方散热器建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Radeon HD 4770的散热器孔距也不同于Radeon HD 4800系列,相邻两个孔距距离为43mm,和早前的Radeon X1650/X1600、GeForce 8600/8500系列显卡的孔距一样,而像Radeon HD4800/3800系列和GeForce G9X系列显卡的孔距基本上是53mm的。

      关于市面上提供43mm孔距的显卡散热器,可以参考本站之前的《高端显卡散热器巅峰对决》,我们认为更换散热器的主要原因就是为它穿上“美丽的外衣”。

     

    ◆ 测试平台及说明

      本次测试进行了10个图形测试项目,测试分辨率包括1680X1050和1920X1200,为了保证游戏能在有效帧数以内,具体画质设置和过去的测试或有差别,但对参测的显卡统一,测试的所有显卡的显存容量都是512MB。

      如无特别注明,游戏均升级至最新版本。每次更换显卡后,我们都会使用DriverSweeper清除“残余”的驱动讯息。

      Radeon HD 4770需要使用专门的驱动才可以使用,实际上该驱动和9.4WHQL的驱动版本基本一致,并通过了WHQL认证。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功耗测试

      自Radeon HD 4800系列起,ATI的PowerPlay节能技术就开始运用在Radeon显卡上,因应运用环境的变化,显卡的频率及电压也会跟随着变化。为了了解HD 4770的功耗表现,最理想的状态是找到公版产品对比,但它们几乎绝迹,只好更务实的找来几款在市面上充当绝对主力的非公版HD4830显卡进行对比,其中还包括了最近“当红”的两款800SP HD4830

    参与功耗测试的各Radeon显卡在不同状态下的运行频率

    温馨提示:以下数据均为整机功耗。

      Radeon HD 4770显卡在待机和视频播放时的功耗均略高于双敏HD4830(640SP)。表现最优秀的是蓝宝石HD4830和HD4850海外版,待机频率仅为160MHz/250MHz,而Powercolor HD4830雷钻版之所以功耗高,和它预设频率较高不无关系,公版HD4850平台的功耗最高自然是意料中事。

      相比之下,Radeon HD 4770负载时的表现极为出色,耗电量是对比所有显卡当中最低的,较公版HD4850省下了接近80瓦的电量。我们认为,第一轮上市的公版HD 4770,功耗控制令人相当满意,相信非公版的HD 4770显卡能够有更疯狂的表现。

      另外,HD 4770显卡的显存频率一直恒定于800MHz,类似于同样采用GDDR5的HD4870/4890,而核心则会在250MHz/500MHz/750MHz之间随应用自动切换。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超频测试

      催化剂控制面板是目前唯一正式支持Radeon HD 4770频率调整的工具,但核心和显存的上限仅为830MHz和850MHz,显然无法满足我们超频的需求。通过修改Rivatuner Config文件可以对它进行频率调节,具体步骤是打开Rivatuner.cfg文件,并找到“RV770 = 9440h-9443h,944Ch",在后面加入代表HD 4770的设备ID“94B3h”。

      目前Rivatuner对HD 4770的支持只属于破解试验性质,核心频率实时监控很容易发现读数错误,设置频率时系统有可能当机(表现为竖条色纹等等)。

    超频后,HD 4770在3DMark Vantage Performance Preset接近万分大关

      我们将Radeon HD 4770显卡从预设的核心和显存频率从750/800MHz调至900/1100MHz,并完成3DMark Vantage测试,此时得分达到P9989,比默认时高出19.05%,提升幅度喜人。考虑到原装散热器非常单薄,我们相信RV740很有可能通过更好的致冷方式突破1GHz。两块零售版HD 4770显卡均可稳定通过多项测试的核心显存频率是875MHz/1050MHz,我们推荐较安全的运行频率是850/1000MHz。

      无论是40nm制程的RV740,还是标准频率达到1000MHz的Qimonda GDDR5颗粒,HD 4770显卡在频率方面预留了有相当大幅度的空间,预设频率如此保守,一来是为了保护HD4850等性能不至于被直接打败,二来是为了保证更低的温度和功耗,三来也是为了得到更多超频玩家的青睐。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 vs. Radeon HD4830(640SP)

      Radeon HD 4770是以HD4830替代者的身份出现,两者都有640个SP,虽然GPU制程上进步了,但性能上相比后者又有何变化呢?

      虽然在显存带宽上Radeon HD 4770要略低于Radeon HD4830,但凭借较高的核心频率取得完胜,在大多数测试项目中领先HD4830超过10%,平均领先幅度8.75%。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 vs. Radeon HD4830(800SP)

      800SP版本的Radeon HD4830目前相当火热,想必不少朋友已入手这款显卡,随着Radeon HD 4770的闪亮登场,心中是否会有所失落呢?

      看到这样的对比成绩,拥有800SP版本HD4830的用户应该会略感宽慰,在这些对比中,双方互有胜负,但幅度都不大,虽然平均成绩上Radeon HD 4770有2.64%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会有多少影响。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 vs. Radeon HD4850

      越级挑战Radeon HD4850中,HD 4770全面告负,性能上平均落后5.66%,可以用“虽败犹荣”来形容。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 vs. GeForce 9800GT

      GeForce 9800GT是Radeon HD4830在市场上最直接的对手,显然Radeon HD 4770也会继承这一使命,虽然NVIDIA也会出新招来应对,但在新招未出之前还是看看两者的对比:

      虽然在个别项目中,Radeon HD 4770要落后,但在绝大多数项目中,它是大幅度领先9800GT的,尤其是在高画质时,这种优势更为明显,比如在ETQW的1920*1200/8xAA/16xAF中,领先幅度高达54.11%。也就是说,在和HD 4770的较量中,GeForce 9800GT几乎无还手之力。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 vs. GeForce 9800GT超频版

      GeForce 9800GT超频版是市面上9800GT存在的另一种状态,在不久可能会看到大量的9800GT超频版,或许NVIDIA将以之来对付Radeon HD 4770。

      虽然说9800GT超频版挽回了一些颜面,但总的来说要对抗Radeon HD 4770还是有些力不从心,6.2%的平均差距并非两个棋逢对手的产品间应有的差距。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adeon HD 4770 vs. GeForce GTS 250

      这两个产品间的对比并没有多大实质意义,仅供参考,NVIDIA总不会拿GTS250来打压Radeon HD 4770吧。

      结果是可以想知的,但在少数高画质的项目中Radeon HD 4770还是能觅得一丝生机的。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 RV740:100美元内最快的显卡

      事实再次证明,不能以貌取人,虽然Radeon HD 4770的外表大多数人都会用“丑陋”来形容,但它表现出来的“内涵”却让人折服。

      ·40nm制程意义非凡

      GPU工艺从55nm制程一下跳跃到40nm,具有很重要的意义,Radeon HD 4770的发布,让GPU制程在IT史上首次超越CPU,同时也是ATI Radeon显卡再一次在制程上甩开了对手NVIDIA,赢得市场先机。

      ·100美元内最快的显卡

      AMD称Radeon HD 4770是100美元内最快的显卡,看过我们的测试应该知道所言非虚,确实在699元人民币以下的显卡市场,Radeon HD 4770是没有敌手的,包括800SP Radeon HD 4830,即便是面对899元的Radeon HD 4850,它也表现出了超过90%的游戏性能,而售价只有HD 4850的80%不到,最佳性价比的美誉当是非它莫属。

      Radeon HD 4770优秀的性能,主要得益到制程进步带来的连锁效应。除了游戏性能外,它还表现出来良好的功耗和超频能力,同时在温度和噪音表现上也非常优秀。事实上,Radeon HD 4770是自HD 4800系列以后,AMD带给我们最大的惊喜,对此,我们丝毫不吝啬对Radeon HD 4770的赞赏,并非常乐意将它推荐给读者

      ·RV770怎么办?

      Radeon HD 4770作为AMD显卡“Sweet Spot”战略的最有力执行者,为萎靡的显卡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然而AMD还存在有非常大量的RV770库存,我们一直认为800SP版本的Radeon HD 4830这个“美丽错误”正是为Radeon HD 4770扫清障碍的,但HD 4770的到来比预料要早得多,强势的HD 4770让HD 4850/4830变得非常尴尬。

      Radeon HD 4770的官方参考价为99美元,国内售价应该为699元,它会顶替HD 4830原来的市场定位,为了避免与HD 4850/4830发生大规模冲突,估计初期市场铺货不多,另一方面库存的HD 4830预计会以更低价销售。

      ·难题同样丢给了NVIDIA

      Radeon HD 4770的发布,我想最头疼的应该是NVIDIA,到现在为止,还没看到有什么样的应对方案,仅靠GeForce 9800GT甚至是它的超频版来和HD 4770争夺,似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NVIDIA在GPU制程上一直是滞后于对手的,这次也不例后,不过这种差距已经拉得很近了,在今年2月份NVIDIA的多款40nm工艺GPU已经Taped Out,预计在本季度中期或末期开始40nm工艺GPU的大规模生产,包括入门级的GT218、针对主流市场的GT214/GT216以及性能级市场的GT215。

      我们期待NVIDIA拿出同样精彩的产品予以还击,这也是大多数人乐意见到的。

      ·AMD还需要努力

      显然AMD不能因为RV740而沾沾自喜,毕竟它的出彩表现大多归于40nm制程的功劳,并非在图形架构上有所突破,这种优势是暂时性的,随着NVIDIA相应的40nm产品上市,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奇梦达已破产,GDDR5的产能能否得到保证还是个疑问。

      全新架构的RV870才是AMD在高端图形核心领域进行反击的重磅武器,自然更被寄予厚望,AMD在GPU大业上还任重道远。同时RV740在40nm制程上的成功试水,也将加速AMD全线GPU产品向新工艺的迁移。

    ×
    热门文章
    1技嘉发布TRX50 AI TOP主板:4条PCIe 5.0 x16插槽+4个PCIe 5.0 M.2插槽
    2Light Phone推出第三代手机,在保持极简设计的同时变得更实用
    3虚幻5游戏优化过于依赖超分技术,开发者称是引擎设计问题
    4Minisforum推出UM880 Pro迷你PC:搭载R7 8845HS,售价2899元起
    5Asetek暂停发布2024年收入和盈利指引,引发投资者担忧导致股价暴跌40%
    6技嘉发布AORUS Gen5 14000系列SSD:速度达14.5GB/s,最高4TB容量
    7三星 Galaxy Tab S10 Plus平板跑分曝光:弃“龙”投“玑”,性能可观
    8618精选:联力机箱特惠来袭,包豪斯O11D EVO RGB降至千元内
    9三星宣布强化制程技术路线图:推出SF2Z和SF4U工艺,发布三星AI解决方案
    欢迎参与评论,每一条合规评论都是对我们的褒奖。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