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在今年3月底发布GeForce GTX 480/470两款旗舰级显卡,成功夺得最强单核心显卡的称号;而在5月底又再接再厉推出了第三款基于GF100核心的产品——GeForce GTX 465,不过由于被深度阉割而难有作为,并未能在动荡的显卡市场中激起波澜。
在GTX 465上市一个月之后,NVIDIA在主流级显卡市场中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GeForce GTX 460,亦宣告Fermi架构产品正式向主流市场延伸。
有道是“好事成双”,NVIDIA这款GTX 460显卡具备两种规格,即768MB/192bit和1024MB/256bit的版本。作为一款定位主流市场的产品,GTX 460无疑更贴近广大消费者,那么这款大家期待已久的产品性能表现如何呢?
此前的几款GTX400系列产品虽然在性能方面比对手同等级产品有较大的优势,但在功耗和发热方面均处于劣势,那么GTX 460在功耗、发热以及超频等各方面又能否给我们带来惊喜呢?下面我们就马上来揭晓。
![]() |
◆ GeForce GTX 460核心架构分析
![]() |
![]() |
NVIDIA GF104核心架构与GF100的有所不同:完整的GF104核心仅具备2组GPC,比GF100核心的4组GPC减少了一半;每组GPC同样包含有4个SM,这点两者是一致的,但是GF104的每组SM中所包含的CUDA Core数量比GF100更多,因此从单个GPC的性能来讲,GF104更强。
GF104核心每个GPC对应1个光栅引擎(Raster Engine)和4个SM单元,光栅引擎的作用是执行如三角形建立、光栅化和Z-Cull等操作;而每个SM单元又对应着1个多形体引擎(PolyMorph Engine),作用于顶点属性获取和Tessellation等任务。
完整的GF104仅具备8个多形体引擎,相比完整GF100核心的16个足足减少了一半,可以预见其在Tessellation方面的能力将有所削弱。
![]() |
GF104核心中每组SM拥有的CUDA core排列方式为8行*6列,数量为48个,而GF100每组SM的CUDA core则以8行*4列排列,数量为32个。这样的设计可以让GF104拥有的CUDA core数量不会由于GPC数量的减半而缩减太多。
GF104核心共拥有2组GPC,8个SM单元,每个SM单元又包含了48个CUDA core,故完整的GF104核心应该拥有384个CUDA core。
GTX 480/470均不是基于完整的GF100核心,而NVIDIA在GTX 460中亦采取了同样的手法,屏蔽了一组SM单元,而多形体引擎亦仅为7个。
![]() |
如此前所述,GTX 460拥有两种不同的规格,规格较高的版本搭载1GB容量GDDR5显存,显存位宽256bit,ROP为32个,带宽为115.2GB/s;而低规格版本则搭载768MB容量GDDR5显存,显存位宽缩至192bit,ROP亦减少至24个,带宽下降至86.4GB/s以拉开两者差距。
两款产品均拥有336个CUDA core,核心/Shader/显存频率同为675/1350/3600MHz,具备56个纹理单元;采用双6pin供电接口,768MB版GTX 460的最大TDP为150W,售价为1299元人民币;而1GB版本最大TDP为160W,官方报价1499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NVIDIA在这次的GeForce GTX 460产品中终于加入了对次世代音频输出的支持。在使用显卡的HDMI输出接口时,即可支持Dolby True HD以及DTS-HD Master Audio音频输出。
◆ 映众GeForce GTX460超频版解析
![]() |
![]() |
映众GeForce GTX 460超频版基于GF104核心,拥有336个流处理器,搭配GDDR5显存构成768MB/192bit规格,核心/Shader/显存频率为800/1600/4000MHz,完全采用公版设计,不过频率比标准公版产品的675/1350/3600MHz要高出不少,性能会有所提升。
该超频版显卡目前市场报价为1399元人民币,比NVIDIA官方指导价格高100元。另外,映众公版频率版本的GTX 460 1GB版和768MB版的报价分别为1499元和1299元,与官方指导价一样。
![]() |
GTX 460 768MB版PCB正面搭载了6颗三星0.5ns GDDR5显存颗粒,其理论工作频率可达到4000MHz,而公版GTX 460的显存频率为3600MHz,为玩家留下一定的超频空间。
当然像映众这款超频版GTX 460则直接预设了4000MHz的高频。显存左上角提供1个SLI桥接接口,也即最多可支持2-way SLI;此外,1GB版本还将会补齐PCB上留下的2个显存空焊位置。
![]() |
GTX 460的PCB长度为20.955cm,要比GTX 465的24.1cm短了不少。1GB显存版及768MB显存版本的公版GTX 460均采用了相同的PCB设计方案,仅在部分用料方面略有不同。
![]() |
通过实际测量,GF100核心为正方形,面积为43mm*43mm,而GF104核心则呈现长方形,面积为35mm*45mm。GF104核心面积比GF100的少了16.84%左右,当然其晶体管数量为19.5亿个,而GF100则达到了30亿个。
![]() |
在供电方面采用3+1相供电,搭配了蓝色的台湾立隆OCRZ系列固态电容,每相由三个安森美出品的Mosfet组成(一上两下),GPU核心PWM主控芯片为安森美的NCP5388,具备双6pin供电接口。
![]() |
![]() |
![]() |
与过往公版产品大多搭配涡轮散热器不同,这次的GTX 460公版显卡改用了辐射状鳍片加热管的散热方案。从上图可看到,该散热器底部采用长方形的铜片直接与核心接触,2根热管通过穿fin方式连接两侧铝质鳍片以及散热器主体,中央搭配一把下吹式风扇。
![]() |
![]() |
搭配AVC的0.6A风扇,下吹式风罩设计可为GPU核心、Mosfet以及周边的元件进行散热。
◆ 索泰GeForce GTX 460海外版解析
![]() |
![]() |
索泰GTX460海外版同样基于GF104核心,拥有336个流处理器,搭配GDDR5显存构成1024MB/256bit的规格,采用公版频率,核心/Shader/显存频率为675/1350/3600MHz。该显卡的报价为1399元,比NVIDIA官方指导价略高。
由于显存位宽提升,1GB版本GTX 460显卡的带宽达到了115.2GB/s,而同频下的768MB版本GTX 460显卡的带宽仅为86.4GB/s,两者差距甚大。另外,1GB版本所具备的光栅单元(ROPs)为32个,亦要比768MB版本的24个多了足足8个。
![]() |
GTX 460 1GB版与768MB的版本采用的是相同的PCB,长度均为20.955cm,区别在于该显卡补全了空焊的两个显存位置,搭配8颗三星0.5ns GDDR5显存颗粒,构成1GB/256bit的规格。
![]() |
在供电部分同样采用3+1相供电设计,3相为核心供电,1相为显存供电;搭配红色尼吉康固态电容以及蓝色Nippon chemicon系列固态电容,每相辅以3个Mosfet(1上2下),它用的Mosfet为韩国MagnaChip产品,PowerFlat56封装,也就是索泰一直强调的“八爪鱼”,GPU的供电控制芯片和公版一样也是安森美NCP5388,同样配备双6pin供电接口。
![]() |
![]() |
![]() |
公版GTX 460无论768MB版还是1GB版,两者所搭配的散热器以及输出接口均相同,而索泰这款GTX 460海外版则别出心裁地搭配了双DVI、HDMI以及DP接口,可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 |
![]() |
索泰GTX 460海外版显卡改用了非公版散热器。该散热器具备三根热管穿fin与铝质鳍片相连,铝质底座上热管采用HDT直触式设计。
◆ 影驰GeForce GTX 460黑将解析
![]() |
作为NVIDIA全球核心合作伙伴的影驰(Galaxy)已打造了非公版GTX 460显卡。该显卡命名为GTX 460黑将,采用了非公版PCB设计方案,配备1GB GDDR5显存,频率均比公版产品有所提升,核心/shader/显存频率为700/1400/3696MHz,并搭配了第二代银河战舰散热器。
该显卡目前的售价为1499元,与NVIDIA的官方建议价格一致,而768MB版本的报价为1299元。
![]() |
显卡采用完全可拆卸风扇模组,可以搭配更加静音或散热更强的风机模组,让用户充分享受DIY乐趣。
![]() |
![]() |
![]() |
![]() |
![]() |
![]() |
![]() |
![]() |
![]() |
![]() |
◆ 铭瑄GeForce GTX 460变形金刚解析
![]() |
铭瑄亦第一时间打造了非公版GTX 460显卡,命名为GTX 460变形金刚,基于GF104核心,拥有336个流处理器,搭配GDDR5显存颗粒构成768MB/192bit的规格。采用公版频率,核心/shader/显存频率为675/1350/3600MHz。
这款非公版GTX 460PCB比公版要短约2cm,只有18.5cm左右,更加轻巧,兼容性更好。
该显卡亦搭载了一款非公版散热器,具备2根热管穿fin与铝质鳍片相结合,中央搭配下吹式风扇。其市场报价为1299元,与NVIDIA官方建议价格一样。
![]() |
![]() |
![]() |
![]() |
该显卡采用了3+1相供电设计,搭载紫色三洋SEPC系列系列固态电容,每相3个Mosfet(一上两下),并提供双6pin供电接口。
![]() |
![]() |
◆ 测试平台及说明
测试对比了GeForce GTX460 1GB及768MB版、GTX 465/260以及Radeon HD 5830共五款显卡,搭配Intel Core i7-920平台,CPU加压超频至3.8GHz。
图形性能测试项目包括了例牌的3DMark Vantage(关闭PPU)以及DX9/DX10/DX11游戏,均打上了最新的补丁。
测试采用了Windows 7 Ultimate 64位操作系统;在驱动方面,GeForce显卡采用ForceWare 257.21 WHQL驱动;两款GTX 460采用ForceWare 258.80 Beta驱动;而Radeon显卡则安装最新Catalyst 10.6 WHQL驱动。
◆ 温度测试:令人眼前一亮
* 公版最佳散热器方案
![]() |
GeForce GTX 460在Low 3D模式下核心电压下降为0.915V,核心/Shader/显存频率下降为405/810/324MHz;而待机情况下则下调为51/101/135MHz,能够极大地降低功耗和发热量。
映众这款GTX 460 768MB显卡搭配公版散热器。待机5分钟以上,其GPU核心温度稳定在33℃,风扇转速40%(约1600RPM),噪音几不可闻。
![]() |
我们把映众超频版GTX 460调节为公版的频率进行测试。利用Furmark v1.8.2拷机,满载情况下GPU核心温度稳定在69℃,风扇转速为49%(约2000RPM),并无明显的噪音产生。
相比起之前的几款GTX400系列产品,GTX 460可以在温度和噪音方面有了飞跃版的改进,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 非公版散热方案
索泰GTX 460海外版
![]() |
索泰GTX 460海外版采用的是非公版散热器,待机温度恒定在33℃。
![]() |
利用Furmark v1.8.2拷机,满载情况下GPU核心温度稳定在82℃,风扇转速达到为62%,噪音明显增大。
从测试可知,索泰这款GTX460海外版显卡所采用的非公版涡轮散热方案表现仅能以中规中矩来形容。
影驰GTX 460黑将
![]() |
影驰GTX 460黑将版待机GPU核心温度为33℃,风扇转速20%,非常安静。
![]() |
影驰GTX 460黑将满载时GPU核心温度达到72℃,表现不错,但风扇转速提升至52%,带来噪音明显增大。
铭瑄GTX 460变形金刚
![]() |
铭瑄GTX 460变形金刚待机时GPU核心温度为34℃,风扇转速40%,并无明显噪音产生。
![]() |
该显卡在满负载状态下,GPU核心温度上升至64℃,表现相当出色,不过73%的风扇转速随之亦带来了噪音的增大。
◆ 功耗测试:惊喜不断
我们利用Seasonic PowerAngle功耗测试仪记录显卡功耗值: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 7系统界面自然待机5分钟,记录功耗仪上的功耗峰值数据作为待机整机功耗;运行Furmark v1.8.2拷机使GPU满载,记录出现的功耗峰值数据作为显卡负载整机功耗。
以下测试成绩均为整机功耗,而不是独立的显卡功耗,由于平台一致,所以数据是具有实际比较价值的。
由于在待机情况下GTX 460的各项频率均降至较低的水平,而且待机功耗的表现出色,两款GTX 460待机功耗分别为186W和185W,比Radeon HD 5830还要略低;而比起GTX 465要低足足18-19W。
在满载情况下,GTX 460功耗分别达到354W和339W,相比GTX465(394W)低了40-55W;1GB版本比Radeon HD 5830低4W,而768MB版本则足足低了19W。
从测试可以看到,两款GeForce GTX 460在功耗方面的控制均非常出色,成功为NVIDIA GTX400系列产品摘去了“高热高功耗”的不雅称号。
◆ 超频测试
![]() |
我们采用Afterburner V1.6.1进行超频测试,并利用3DMark Vantage进行稳定验证。
GTX 460 768MB版本在默认GPU核心电压1.025V的情况下,核心/Shader/显存频率可提升至850/1700/1100MHz的水平,通过3DMark Vantage测试得分为P15915,比在公版频率675/1350/900MHz时(P13099)性能提升了21.5%。
![]() |
经过多番调试,GTX 460 1GB版的核心/Shader/显存频率可稳定提升至850/1700/1100MHz的水平,通过3DMark Vantage测试,其得分可提升至P17093,相比默认频率下的得分(P14125)性能提升了21%,超频幅度较为理想。
◆ 图形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GeForce GTX 460 1GB版本在3DMark Vantage测试中Performance模式下得分比Radeon HD 5830略低,而比GTX 465高出近1000分,而在Extreme模式下得分一马当先,领先所有参测显卡。
GeForce GTX 460 768MB版本与1GB版相比,在P模式下存在1000分的差距,而Extreme模式下则与GTX 465相当,并大幅度领先GeForce GTX 260。
◆ 图形性能测试:Left 4 Dead 2
在Left 4 Dead 2中,GTX 460 1GB版本一马当先,领先所有参测显卡,而768MB版则介于GTX 465与HD 5830之间。
◆ 图形性能测试:Just Cause 2
在JC 2的测试中,GTX 460 1GB版依然一枝独秀,而768MB版本的性能则介于HD 5830与GTX 465之间。
◆ 图形性能测试:Crysis Warhead
在Crysis Warhead游戏中,GTX 460 1GB版一马当先,第二名为GTX 465,而GTX 460 768MB版本则紧跟其后。
◆ 图形性能测试:World in Conflict: Soviet Assault
WIC测试中的性能梯度与前几个游戏的情况一致,依然由GTX 460 1GB版领衔上演,其余参测产品性能分两则递减。
◆ 图形性能测试:DiRT 2
由于GTX 260并不支持DX11 API,故在此项测试中略去GTX 260的成绩。
该游戏中,GTX 460 1GB版依然领先所有参测产品,而768MB版在1920x1200分辨率下性能大幅下降,落后HD 5830不少。
◆ 图形性能测试:Battlefield: Bad Company 2
由于GTX 260并不支持DX11 API,故在此项测试中略去GTX 260的成绩。
在该游戏测试中,GTX 460 1GB版性能依然突出,而768MB版本的性能则徘徊在HD 5830与GTX 465之间。
◆ 图形性能测试:Unigine Heaven v2.1
由于GTX 260并不支持DX11 API,故在此项测试中略去GTX 260的成绩。
Unigine Heaven v2.1测试可以说是GTX400系列产品的优势项目了,但从测试情况来看,GTX 460 1GB版微弱落后于GTX 465,而768MB版性能则下降不少,但表现依然比HD 5830要好。
◆ 图形性能测试:Stone Giant DX11 Techdemo
由于GTX 260并不支持DX11 API,故在此项测试中略去GTX 260的成绩。
拥有11个多边形引擎的GTX 465在该测试中发挥了其优势所在,而仅具备7个多边形引擎的GTX 460则与其拉开了不少差距,但两款GTX 460均依然要领先于HD 5830。
◆ GTX 460 1GB VS. GTX 460 768MB
GTX 460 1GB和768MB两个版本除了显存容量,位宽存在差别外,在ROP(光栅处理单元)数量方面也存在差异,前者为32个,而768MB版本只有24个。通过对比,两者性能差距在17.47%左右。
GTX 460 1GB版本与GTX 465相比,在绝大多数项目中均取胜,而仅在考验Tessellation性能方面的DX11项目中处于劣势,这也是由于多形体引擎数目减少的原因。
◆ GTX 460 768MB VS. GTX 260
价格相近的GTX 260在GTX 460面前显得非常老迈,两者的性能差距非常之大,GTX 460有超过57%的优势。有了GTX 460,GTX 260终于可以安心去了。
◆ GTX 460 768MB VS. Radeon HD 5830
在大部分测试中,GTX 460 768MB是明显领先Radeon HD 5830的,但在像DiRT2的高分辨率高画质下,由于显存容量瓶颈造成性能大幅下降,总的来说,平均有8%左右的优势。
◆ 全文总结:千元显卡MVP
综合来看,GeForce GTX 460 1GB版在大部分测试中的性能均要高于GeForce GTX 465,不过由于其拥有的多边形引擎数量仅为7个,比GTX 465(11个)足足少了4个,所以在倚重Tessellation的项目中GTX 460将处于劣势,但依然领先Radeon HD 5830不少。
相比已显老迈的GeForce GTX 260来说,同价位的GTX 460 768MB版本无疑是最优秀的继承者,两者性能差距非常大。而与Radeon HD 5830的较量中,GTX 460 768MB版在大部分游戏中都占据优势,平均性能有8%的领先。
在NVIDIA公版散热器下,GTX 460其GPU核心温度控制在70℃以下,难能可贵的是在满载状态下噪音并不明显。此外在功耗方面GTX 460也表现得异常出色,完全可以与对手相媲美,可以说GTX 460终于成功为NVIDIA GTX 400系列产品摘去了“高热量高噪音高功耗”的三高大帽,而且换来了非常强劲的超频能力。
另外,GeForce GTX 460开始具备有高清音频源码输出能力,可以支持DTS-HD MA和Dolby True HD,让众多高清爱好者有了选择它的理由。
如果说GeForce GTX 480是无比威猛的“坦克”的话,那么GTX 460就是轻灵飘逸的“猎人”,它将纵横在消费者最乐意支出的价格区间。NVIDIA官方对GTX 460 1GB版和768MB版本的定价为1499元和1299元,首批上市的产品售价基本上也以此参考价为准。同时,非公版设计的GTX 460将会潮涌而至,在价格方面会更具优势。
GeForce GTX 460无疑是千元级显卡市场的重磅杀手,它的降临,势必引起新一轮洗牌,AMD必将对旗下Radeon HD 5800系列产品进行价格调整以作应对。在我们看来,GTX 460是Fermi架构真正“扬眉吐气”的代言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千元级显卡最红最热的MVP。鉴于GeForce GTX 460非同寻常的性价比,我们给予它“超能网推荐奖”的评定。
游客 2018-02-12 09:2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6#
游客 2017-02-15 22:54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5#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10-09-01 11:34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4#
游客 2010-08-21 15:3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3#
游客 2010-08-15 00:2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2#
游客 2010-08-10 16:0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1#
游客 2010-08-09 17:2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1)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20#
游客 2010-08-05 13:5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9#
超能网友高中生 2010-08-03 23:23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8#
游客 2010-07-31 13:0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17#
游客 2010-07-21 17:1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6#
游客 2010-07-18 17:5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5#
游客 2010-07-18 17:5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4#
游客 2010-07-18 17:5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3#
游客 2010-07-18 17:5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2#
游客 2010-07-18 17:5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1#
游客 2010-07-18 17:5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0#
游客 2010-07-18 17:5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9#
游客 2010-07-18 17:5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8#
游客 2010-07-18 17:5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7#
游客 2010-07-18 17:4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6#
游客 2010-07-17 18:2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5#
游客 2010-07-16 22:3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4#
游客 2010-07-16 19:4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3#
游客 2010-07-16 19:4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2#
游客 2010-07-16 19:4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0#
游客 2010-07-16 19:4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1#
游客 2010-07-16 19:4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9#
游客 2010-07-16 19:4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8#
游客 2010-07-16 19:4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7#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