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本文约7279字,需12分钟阅读(全文浏览

      前几日参加了一次超频活动,超频方式自不必说,最后的超频结果也是跑3DMark 11测试程序来验证,这样的情形司空常见,即便是我们的硬件评测中3DMark系列软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测得多了难免要有一些比较,我们发现测试程序与实际游戏的测试结果有时会相差很大,尤其是衡量DX11性能的3DMark 11发布以来,其理论性能与实际游戏测试的出入更大。这个现象在DX11刚推出时并不明显,因为当时的DX11游戏数量较少,游戏厂商大都是在游戏中使用了部分DX11特性,犹如蜻蜓点水一般。现在随着DX11日渐普及,游戏中DX11特效逐渐增多,甚至成为其中关键元素,3DMarl 11带来的理论与事实的差异也愈发明显了。

    GTX 460这种级别的显卡在3DMark 11只有5-6帧的速率显然不能代表真实游戏性能

      自3DMark99伊始3DMark软件就一直是3D图形测试的标杆,其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压榨显卡3D性能并据此评分,而游戏厂商则是根据显卡性能提供最优化画质,本来二者并不冲突,但是DX11规范中引入了多项新技术,特别是新的硬件曲面细分(Hardware Tessellation)技术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建模方式,它的出现不仅引起了NVIDIA和AMD两家硬件厂商的纷争,3DMark这样的测试程序与其他基准测试工具之间也围绕它产生了不小的争议,究竟谁能代表最真实的DX11性能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DX11规范中有关硬件曲面细分(Hardware Tessellation)、通用计算(DirectCompute)、多线程(Multi-threading)等技术的基本概念。

    ×
    热门文章
    1英特尔Arc显卡31.0.101.5590 WHQL驱动:对《艾尔登法环》首个DLC优化
    已有 1 条评论,共 1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超能网友小学生 2011-03-02 11:33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