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MD第三代锐龙处理器的首发评测上我们提到过,Zen 2架构的锐龙处理器由计算核心CCD和输入/输出控制核心IOD所组成,消费级的Ryzen和服务器级的EPYC公用同样的CCD,但它们的IOD是不同的。
Zen 2的CCD采用台积电7nm工艺,核心面积74mm2,拥有38亿个晶体管,而消费级的Ryzen处理器的IOD以及X570芯片组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都采用GF的12nm工艺,核心面积125mm2,20.9亿个晶体管,服务器级的EPYC处理器所用的IOD同样使用GF 12nm工艺,然而它的尺寸比消费级的大得多,核心面积416mm2,晶体管数量多大83.4亿个,已经和现在Intel Skylake-X的28核XCC芯片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8核的第三代锐龙处理器上一共有58.9亿个晶体管,而16核的更是多达98.9亿个,而第一和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只有48亿个晶体管。第二代EPYC处理器虽然有多种不同核心的产品,不过它上面的CCD数量始终是8个,有些CCD应该是没有开启的,所以一颗这样的处理器上面的晶体管数量有395.4亿个,而第一代的EPYC则拥有192亿个晶体管。
Hardwareluxx放出了EPYC处理器这颗巨大IOD的透视图,EPYC上的IOD比Ryzen的大得多,这是因为需要连接多达8个CCD,内存通道数也从双通道变成了八通道,而且服务器平台提供了更多的I/O接口,从透视图可以看得出这个IOD中央区域有SRAM和交叉开关所组成,PCI-E 4.0控制器位于芯片两侧,一共有两个x32和四个x16,一共128条PCI-E通道,还有一个x4的控制器应该是用来和主板芯片通信用的。芯片的上下一共有四个72bit的DDR4内存控制器,位于PCI-E控制器旁边的GMI2则是用来和CCD通信用的,也就是AMD所说的Infinity Fabric总线。
游客 2019-10-24 09:17
一个敢发售半成品的公司,我服。垃圾苏,你厉害
已有15次举报支持(2) | 反对(18) | 举报 | 回复
9#
至尚寶貝°博士 2019-10-24 08:21 | 加入黑名单
支持(1)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8#
游客 2019-10-23 22:34
支持(2)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7#
游客 2019-10-23 16:18
Zen3会沿用Zen2的I/Odie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启航PRC研究生 2019-10-23 15:46 | 加入黑名单
大即是美,多即是好!

支持(6)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至尚寶貝°博士 2019-10-23 15:01 | 加入黑名单
希望各大板厂用心做罗马及以后的双路工作站主板
支持(2)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游客 2019-10-23 14:54
罗马霄龙CCD呈八卦分布,中间IOD相当于太极,看来米兰霄龙IOD非用7nm不可了 ...
支持(9)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QQ23870862终极杀人王 2019-10-23 11:32 | 加入黑名单
好大一片
已有2次举报支持(1)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2#
游客 2019-10-23 11:30
能耗更高,性能更强不?
支持(0)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