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关于 预览 的消息

Alder Lake处理器深入把玩:双内核效能对比,未来移动版性能预览

其实自Intel Alder Lake处理器要用x86混合架构的消息传出,与之相关的争论就没停过,争论的重点基本上都在桌面处理器有没有必要用E-Core这一点,对于移动处理器来说,E-Core确实挺有用的,毕竟笔记本的体积是有限的,要控制发热量,而且还需要考虑续航问题,降低发热和功耗这正是E-Core在行的。但台式机的散热器大得多,处理器的热功耗设计和笔记本相比可以大许多, 也不需要太过在意节能的问题。

微博控的新玩具,Weekr微博客户端体验

  作为一名微博控,我最常用的微博客户端是iOS平台上的WeicoPro,当然,我一边还在不停地寻找一个可以在Android平台上长时间使用的新浪微博客户端,在Yibo停止更新之后,这种寻找就从来没有停歇过。

放开那个Windows 7,Windows 8.1预览版初体验

  昨晚,微软Build 2013开发者大会正式开幕,第一天先向大家介绍了Windows 8.1、Visual Studio、Bing和Project Spark。虽然我们并没有等来第二代Surface平板,但Windows 8.1的改进已经足够吸引眼球了。

微博中的潜力股,Fuubo微博客户端试用体验

  大部分Android用户心中没有最佳微博客户端的概念,直到Fuubo的出现。

  Fuubo,有个很内涵的中文名字叫抚波(也有称福博),它是最近几天突然火起来的一款Android新浪微博客户端,由一个名为RefacTech的团队基于OAuth 2.0开发,遵循Android Design设计规范,界面清新并且支持手势操作,缺点是暂时不支持搜索和私信功能。

更华丽更贴心,群晖NAS系统DSM 4.0正式版体验

  在之前,Synology(群晖)NAS的系统DSM(DiskStation Manager)最新版本为3.2,上次我们做过的DS212评测中,对DSM 3.2有比较着重的介绍与了解。CeBIT 2012开幕之日,也就是3月6日,Synology发布了DSM 4.0正式版,单纯从版本号的变化上看,就知道是一次比较重要的升级。

触摸电脑的未来,Windows 8消费者预览版试用

  多年以后,我坐在装有Windows 8电脑的面前,准会想起老大找不到Windows 8 Consumer Preview系统电源按钮的囧态。当时,所有编辑同事的都在围观俺试用Windows 8 Consumer Preview,目光所到之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

看不见的秘密,Windows 8显示驱动模块简析

  说微软呆板、没有创新的人可以闭嘴了。

  被微软称为“Windows 95发布以来最具革命性”(貌似这话也在Vista、Win7身上都用过)的Windows 8系统(以下简称Win8)终于有了一个开发者预览版,普通用户终于能够揭开Win8的神秘面纱,颇有新意的Metro界面获得了多数人的好评,以致鲍尔默也能自豪地宣布Win8预览版首日下载就突破了50万份。

SSD会有优化吗?Windows 8磁盘性能简测

  在完成Windows 8游戏性能测试后,我们马不停蹄对其磁盘性能也进行了简单测试,测试配角选用了MemoRight FTM Plus 120GB SSD。这SSD是来自台湾的中秋礼物,稍后会推出这产品的详细评测,今天先露个脸酱油一会。

兼容性有待提高,Windows 8游戏性能测试

  Windows 8开发者预览版虽然不是一个成熟的版本,但我们都很关心其游戏性能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其表现会比Windows 7更优秀吗?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行了Windows 8预览版下的游戏测试。

颠覆性Metro UI,Windows 8预览版新鲜试用

Windows 8 Developer Preview安装过程

  前晚微软放出了Windows 8 Developer Preview(开发者预览版)系统给开发者下载,虽说这系统还未完善,不过我们还是先来一睹为快。

小程序解决大问题,FXAA补丁游戏实测

   游戏里的锯齿又称“狗牙”,它不招人待见,但是游戏玩家又不得不忍受的存在,因为没有任何一款游戏敢说自己的画面没有锯齿,即便如《Crysis 2》这么强悍的游戏画质也能找到锯齿的存在,归根到底这还是技术的原因,计算机以像素为基本单位的显示方式决定了锯齿的存在(一说是因为计算机建模使用的是三角形,拼接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吻合而产生锯齿),分辨率非常高的时候(显示的像素更多)锯齿现象或许不够明显,分辨率越低的话锯齿就会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画质表现。   目前来说实现无锯齿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做适当处理尽量消除锯齿,至少也要做到视觉上不易分辨的地步,这个就要依赖抗锯齿(Anti-Aliasing)技术了,AA可以将模型的边缘做平滑处理(NVIDIA的驱动控制面板中就把AA选项翻译为“平滑处理”),使直线更直,圆形更圆。

升级有惊喜,催化剂11.7&11.8驱动速测

   AMD承诺每月一款都会发布一款正式版驱动,只是时间或早或晚,可能是初一,大约在十五,亦或者是三十儿。上个月AMD忙着为APU做宣传,催化剂11.6尚且未能提供驱动支持,之后AMD又陆陆续续发布了11.a和11.6等补丁版,时间一直跨越到7月中。   7月的催化剂赶在了月末最后几天发布,自然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官方说明来看它是就是个BUG修正版,尤其是跟AMD催化剂驱动别扭了两三年的鼠标光标问题得到了完全解决,用户可以安心了。其他修正可以参见新闻

主板上的高速铁路,PCI-E 3.0技术及发展一览

  电影《功夫》里的终极BOSS火云邪神说过一句话:“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功夫再高也怕被人一招秒杀。这说明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速度都是决定性因素,对速度有着极度渴求的还有电脑上的系统总线(System Bus)。   系统总线是“是用来连接微处理器与其他部件的一束信号线, 通过系统总线架起了微处理器与其他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通道。”,它的历史悠久,三十年前个人电脑(PC)刚刚问世的时候就开始存在,但是相比PC部件中的CPU、显卡1-2年就要换一代的发展速度,系统总线的发展可谓龟速,自从IBM于1982主导制定了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以来,只有ISA、92年发布的PCI和2001年发布的PCI Express(以下简称PCI-E)三种标准规范,基本上每隔10年才更换一次架构,目前的主流是PCI-E 2.0,我们能见到的主板上大都会有一个PCI-E 2.0插槽。

“神勇”只是传说,AMD Catalyst 11.4预览版快测

  在3月10日,AMD发布了代号为“Mjölnir I(雷神之锤)”的预览版显卡驱动程序——Catalyst 11.4 early preview,接下来的时间可能还会有“Mjölnir II”、“Mjölnir III”、“Mjölnir IV”等等,不过我们还是先来关注这第一版有什么改进吧!

媲美PC大作的画面,iOS游戏《Infinity Blade》试玩体验

  在经历了数月的宣传后,Epic Games的虚幻引擎3游戏《Infinity Blade》终于正式推出,全面登陆App Store进行发售。游戏运行需要iPhone 3GS/4、iPod touch 3/4以及iPad,iOS要求3.2以上。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