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点击查看核心显卡专题

      从Core时代翻身算起,Intel已经有三代CPU架构没有面临像样的竞争压力了,要怪的话也只能怪Intel实力太强大,AMD太不给力,以致于没有竞争对手的追赶,但是现在局面发生了些变化。

      AMD并没闲着,除了研究下一代“推土机”CPU之外,它还在Fusion融合架构的APU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最终也功成正果,陆续推出了面向超便携平台的E/C系列和桌面平台的A系列Llano APU,特别是后者——Llano APU融合的显卡已经规格超过了入门级独显,从我们做过的测试来看APU虽然在CPU部分没有什么改变,但是GPU性能确实来了个大跃进,CPU与GPU融合让人刮目相看,AMD的底气也足了,开始用APU这张王牌跟Intel叫板,A8系列将直面Intel的Core i7/i5,A6则重点打击Intel的Core i3处理器

    路线图显示A6系列与Core i3的竞争将是AMD的重点

      对此Intel不会无动于衷,新一代处理器的威力还未完全发挥,况且SNB架构中不仅CPU性能有提升,其GPU性能相比之前的GMA显卡也有质的变化,特别是拥有12个执行单元的HD 3000显卡跑分都可以与入门独显相媲美。按照Intel最初的打算,HD 3000大都用在高端CPU中,最初发布时只有Core i7-2600K和i5-2500K这两款搭配HD 3000显卡,其余的型号配置的都是削减一半的HD 2000显卡。

      APU如此风光了一把,Intel也当然不能放任自流,开始将低端CPU的显卡提升至HD 3000水平,推出了Core i3-2105这样配置HD 3000显卡的低端CPU,价格为134美元,价位与AMD的A8、A6系列恰有重叠(A6-3650价格为117美元)。不论这是巧合还是Intel有意布局,好戏开始上演了。

    集显规格升级的i3-2105遭遇到了APU的狙击

      这次的主角是A6-3650和Core i3-2105,正好符合AMD路线图中所说的A6对决i3,一个有给力的GPU核心和融合架构助阵,另一个有强悍的CPU架构加持,此番全武行对决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呢? 

    A6-3650Core i3-2105规格比拼

    Core i3-2105与A6-3650规格对比

      在规格上,双方似乎各有所长,比如A6-3650拥有物理四核心x86 CPU,带来了更强多任务处理性能,融合的GPU核心HD 6530D拥有320个流处理器单元(简称SP),内存规格进一步提升到DDR3 1866标准,配套主板也支持原生USB 3.0,这些特性还是蛮吸引人的。Core i3-2105的Sandy Bridge架构带来了许多新特性,比如AVX指令集、Quick Sync转码加速,在规格提升的同时TDP功耗依然维持在65W。

      需要注意一点,最后的美元价格是官方标准,后面的人民币价格是市面上的大体售价,APU因为产量不足导致价格不稳定,在淘宝上的价格目前在800多元,普遍高于官方117美元(人民币740元)的定价,看来要等到大批量上市后价格才有望下来,而Core i3-2105目前的市价为890元左右,最低差不多在850元,目前二者的价位还是很相近的。

    ◆ 测试平台及说明

    测试平台及配置

      软件平台为Win7 x64 SP1,分别安装了AMD催化剂11.7驱动和Intel核芯显卡驱动15.22.2,测试主要围绕CPU的综合性能和游戏性能测试,有关Intel CPU的内存依赖性测试在前面那篇文章中也做过了,这里就不赘述。

      有些遗憾的是,配套平台搭配的有些问题,Core i3-2105的最佳搭配是M-ATX规格的H61,A6-3650也应该是M-ATX小板,不过手头恰好没有,所以搭配是ITX规格的Z68和ATX规格的A75,这对性能测试没什么影响,不过后面的功耗测试可能会有一定影响,所以功耗部分仅供参考。

    ◆ GPU性能对比:A6-3650压倒性占优

    游戏性能测试是APU的专长

      A6-3650凭借320个流处理器的HD 6530D在DX9/DX10/DX11游戏中都能保持流畅要求(1280x720分辨率下),而Core i3-2105的GPU核心虽然升为HD 3000,图形执行单元翻番到12个,不过整体性能依然有限,只能在两款DX9游戏中保持基本流畅。

      最重要的一点是HD 6530D支持DX11,而Intel HD Graphics 3000只能支持到DX10标准,DX11游戏就没得玩了,A6-3650融合的GPU不仅性能高过HD Graphics 3000,而且在功能支持上也要领先,Intel的GPU短期内是追不上了。

    ◆ CPU性能对比:Core i3-2105稍领先

      我们来看一下A6-3650与Core i3-2105的CPU综合性能对比。

    CPU测试中i3-2015的综合性能稍微领先

      在CPU性能测试中,两者各有优势,A6-3650在文件压缩、象棋测试、wPrime等测试中稍稍领先,但Core i3-2105在PhotoShop测试中非常强势,将胜利的天平扳到了自己的一方,从而在平均性能上略微领先于A6-3650。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A6-3650具有物理四核心,相对于日益丰富的支持多线程软件,它会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 双显合璧,A6-3650另有绝招

      GPU核心性能和功能全面领先也就罢了,APU还有更狠的招数没使出来呢,这就是AMD的Dual Graphics双显卡技术,APU融合的GPU性能虽然超越入门级独显,但比不上大多数独显,如果使用独显的话集显闲置又是一种浪费,所幸Dual Graphics技术可以让独显与融合的GPU合璧,实现1+1>2的效果。

    AMD免费推广Dual Graphics技术是Intel做不到的

      其实Intel平台也有集显独显混合工作的技术,比如Lucid的Virtu,不过Virtu软件是收费的,免费捆绑的又局限在Z68等高端主板上,多数Intel用户还是无缘这一福祉。相比之下,APU实现双显卡技术只需要几个简单的调整步骤,最主要的是完全免费。

      首先在BIOS中设置集显为默认输出,BIOS中的选项因主板不同而略有不同,不过设置大同小异,第二将显示器接在主板的输出接口上,第三插上独显,安装驱动后系统应该识别出两个显卡,在驱动控制面板里找到AMD CrossFire选项,如果前面的步骤正确的话,这里应该已经开启了交火,如果没有就自己勾选上,此时Dual Graphics正式组建成功。

    Dual Graphics双显交火组建成功

      AMD推荐的双显组合是A8系列搭配Radeon HD 6670,A6搭配Radeon HD 6570独显,A4则搭配HD 6450独显。对于A6-3650来说最适合的搭配就是HD 6570,下面的测试就是这二者搭配进行的。

    A6-3650的3DMark成绩为E1224

    HD 6570的3DMark成绩为E2275

    A6-3650与HD 6570组成双显卡模式的3DMark成绩为E2877

    Core i3-2105搭配HD 6570独显时的3DMark 11成绩为E2278

      A6-3650与HD 6570组成双显卡模式后3DMark 11的得分从2275提升到2877,性能大幅提升了26%之多。对比Intel平台的E2278分,性能也提升了26%,这意味着如果你使用APU,那么搭配独显将可以获得额外的性能提升。

      AMD的Dual Graphics双显卡技术支持程序自动控制,玩家可以设置该程序(比如游戏或者影音播放)是否启用双显,对低负载应用来说使用APU融合的GPU核心可以降低功耗,而高负载应用则可以提高性能。这个技术对笔记本来说非常实用,当然对桌面级的APU来说,它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更主要的是完全免费,玩家又何乐不为呢。

    ◆ 高清播放及视频转码对比

      Intel的GPU性能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水平,也没有人拿它来跑游戏,应用最多的一个场合应该是高清播放,在这方面i3-2105与A6-3650有什么区别呢?

    视频播放占用率测试

      这部分测试使用的播放软件为PowerDVD 10.0 Ultra,并在设置中开启Intel和AMD的硬件加速,测试时用资源监视器记录PowerDVD进程的CPU占用率,以一分钟内的平均占用率为结果,测试影片编码涵盖H.264、VC-1、MPEG-2、Divx以及Xvid。

      开启硬件加速之后,三大主流编码影片的CPU占用率都很低,具体到Intel和AMD平台上则略有不同,i3-2105的占用率都没有超过2%,AMD的CPU占用率则在3-6%之间。

      Divx和Xvid编码的占用率普遍在11-20%之间,Intel方面是因为没有硬件加速,AMD方面有些吃亏,虽然APU的UVD3解码引擎支持Divx/Xvid的硬件加速,但是目前还没有软件支持,CPU占用率依然居高不下,不过20%以内的占用率对双方的CPU来说都毫无压力,软解也不费力。

      总的来说,虽然测试数字上有差别,但实际应用中两款处理器都足以应付高清播放,毫无压力。

    视频转码测试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影音资源的需求也多了起来,虽然有部分高端手机可以播放1080P/720P的高清影片,不过多数手机还是做不到的,这也提高了视频转码的应用。在这方面,除了传统的CPU转码之后,AMD有基于GPU的Stream加速,Intel自SNB架构开始也增加了Quick Sync加速功能,下面来看一下这两款CPU的视频转码测试。

      转码软件用的是Cyberlink MediaEspresso 6.5,它同时支持Stream、Quick Sync以及NVIDIA的CUDA加速,片源选择了H.264编码的1080P电影片段,输出为Android通用的320x240 MP4文件。

    视频转码测试的输出设置

      四种转码方式中,Quick Qync当仁不让地成为冠军,转码时间只有23秒,其次是APU的Stream加速,耗时51秒,再次是i3-2105的CPU转码,用时85秒,最差的就是APU的CPU转码了,用时长达105秒。

    ◆ 32nm工艺的对决,整机功耗测试

      Intel的Core i3-2105使用的是第二代32nm工艺,晶体管约为6.24亿个,TDP功耗为65W,而APU也开始使用GlobalFoundries的32nm SOI工艺,这也使得A6-3650在集成了14.5亿个晶体管的同时TDP功耗为100W,比i3-2105要高(主要APU融合GPU规格更高),下面来看一下实际的功耗测试。

      功耗测试选了四种状态,待机(开机进入桌面5分钟之后)、高清(PowerDVD播放1080P电影)、游戏(街霸4)以及满载(AIDA64稳定性测试+Furmark拷机),用功率仪记录期间的最大功率数。

      从数值上来看Intel i3-2105依然有优势,待机相比A6-3650低6W,高清播放差距达到24W,满载也有22W的领先,不过考虑到APU在GPU性能上的巨大优势,这个差距还情理之中,APU的核心数和晶体管摆在哪里,就算同为32nm工艺也弥补不了这个差距。

    ◆ 棋逢对手,各擅胜场

      测试就告一段落了,下面是这两款CPU的点评,A6-3650是基于AMD的希望之星——APU融合架构的,融合的HD 6530D核心性能较高,因此继续加强了AMD集显一贯的优势,游戏性能大幅提高,它的特点如下:

      1.CPU核心性能没有明显提升,但它具有物理四核,在多线程应用中表现更好;

      2.游戏性能甩Intel几条街,而且支持DX11,Intel集显完全无力与之抗衡;

      3.APU支持Dual Graphics技术,独显和融合GPU核心可以联合工作,进而提高游戏性能或者降低功耗,而且这一技术完全免费。

      4.APU超频前景更好,虽然也锁定了倍频,但是外频可以搏一把,而i3-2105基本上没有超频空间;

      5.配套的A75主板原生支持USB 3.0,Intel的主板要等待下一代;

      6.GPU性能太强也有负作用,那就是整机功耗略高,这个可以理解;

      7.支持DDR3-1866,但是对内存性能和组合搭配有一定要求;

      再来看Core i3-2105,相比之前的i3-2100主要升级了内置显卡,从6个执行单元的HD 2000提升为12个执行单元的HD 3000,游戏性能有较大提高。从测试结果来看,它有如下特点:

      1.CPU性能略稍领先,不过在多线程应用中就一般了。

      2.功耗低,整机最大只有122W左右。

      3.Quick Sync加速功能效果明显,转码速度超过GPU加速。

      4.内存要求较低,分配模式对整机性能没有太多影响

      5.GPU性能一般,也不支持DX11,完全没法同APU相比。

      总的来看,A6-3650主要胜在强大的游戏性能和双显技术,以及具有一定的超频空间,Core i3-2105在转码方面独步天下,其它一些应用方面两者也是各擅胜场。

      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那就是整套平台的搭建成本,这个才是决定性的。i3-2105的定价为134美元,目前参考价为890元,配套主板主要为H67/H61,售价大都在399-799之间,而A6-3650定价为117美元,淘宝上散片的价格也在800元出头,不过在盒装大批量上市后,估计盒装正品也在这价格左右,配套主板为A75,售价差不多也是399-799之间。

      这样一来选择就好办多了,两者的组建成本相差无几,APU平台可能稍稍便宜一点,如果想玩玩入门3D游戏,玩玩超频的话,显然APU是理想的选择,如果你酷爱转码爱PS,Core i3-2105更合适。

    ×
    热门文章
    1华硕发布Prime GeForce RTX 40系列显卡:三风扇紧凑设计,符合SFF-Ready
    2紫光闪存S2 Ultra系列开售:PCIe 4.0 SSD,最大2TB,首发489元起
    3英特尔面临集体诉讼:涉嫌隐瞒晶圆代工部门巨额亏损
    4微软最新Windows 11预览版遭遇新bug,或导致CPU占用率过高
    5一加将召开冰川电池沟通会:携手宁德新能源开启手机“续航革命”
    6Xbox发布会后,Xbox Series X销量回暖
    7雷克沙NM1090 M.2 SSD开卖:旗下首款PCIe 5.0存储产品,首发1599元起
    8铠侠结束NAND闪存减产,工厂开工率已恢复至100%
    9台积电先进工艺及封装即将涨价:3nm工艺提高5%以上,CoWoS封装提高10%至20%
    已有 18 条评论,共 39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游客  2011-09-08 16:2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1)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8#

    • 游客  2011-09-08 14:1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7#

    • 游客  2011-09-08 13:3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6#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9-08 09:45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5#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9-08 09:42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

    • 游客  2011-09-08 08:5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

    • 超能网友初中生 2011-09-08 08:50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

    • 游客  2011-09-07 22:1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9-07 17:5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

    •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11-09-07 17:44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

    • 游客  2011-09-07 17:3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9-07 17:06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

    • 游客  2011-09-07 16:5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 超能网友管理员 2011-09-07 16:3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 游客  2011-09-07 16:3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 我匿名了  2011-09-07 16:3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 游客  2011-09-07 16:2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 游客  2011-09-07 16:2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