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全文浏览

    ◆ 电路解析(Internal Design & Build Quality)


    安耐美GX750风扇

      安耐美GX750的散热风扇来自悦伦D14BH-12,14025规格,双滚珠轴承,额定电流0.70A,最高转速2800rpm,最高风量140CFM,并且还有蓝色LED。

      我们在前面提到安耐美GX750使用的是PUQ-G方案,为主动PFC+双管正激+同步整流+DC-DC结构,PUQ-G在用料上有比较大的弹性,采用不同用料可以订制出铜牌和金牌等不同的版本,最近推出的海盗船GS V2、军威巴顿、安耐美自家的赤焰金魔都是基于这一方案。

      安耐美GX750的主PCB还是传统的布局,但把DC-DC和模组化PCB板独立出来,一次侧的PFC散热片和PWM散热片各用了一片顶部没有鳍片的铝合金板,二次侧+12V的整流部分没有采用散热片,也没有把MOS贴在外壳上散热。


    安耐美GX750 PCB


    安耐美GX750 PCB背面

      具体电路和元器件的分析我们由EMI部分开始,从一次侧绕一圈到二次侧输出,最后再看一下PCB背板的元件。

      安耐美GX750的AC插座的输入端焊接了两个Y电容以过滤共模干扰,主要的接线都套有热缩管,L和N线使用插座接到主PCB上,可以轻松拔掉以分离外壳和主PCB,这对于经常做拆解的编辑来说太棒了。另外这部分同+12V输出储能电感之间使用了一张包裹了铜箔的绝缘片进行屏蔽。


    安耐美GX750 AC接口背面

      EMI滤波器(瞬变滤波电路),是市电进入电源之后的首先经过的电路,其主要作用一个是阻碍电网到电源以及电源到电网的干扰,一个是抑制突波。安耐美GX750主PCB板上的EMI部分,从右往左分别是保险管、MOV、X电容、共模电感、一对Y电容、X电容、共模电感,NTC热敏电阻和继电器位于PFC升压电感和主电容之间,我们紧接着介绍。


    安耐美GX750 EMI部分

      输入整流部分,GX750由2颗光宝GBU606(6A/600V)并联使用以降低每个整流桥的正向压降,提高电源的效率,两个整流桥都涂有硅脂共享一个散热片。


    安耐美GX750整流桥


    PFC升压电感为40mm铁硅铝磁环绕制
     

      安耐美GX750的主电容来自日本化工,KMR系列,390μF/400V/105℃,390μF的容量对于双管正激的电源来说偏小,电容的容量对保持时间会有比较直接的影响,我们将在后续进行测试。


    安耐美GX750的PFC主电容

      绿皮的NTC热敏电阻和蓝色的继电器位于PFC电感和主电容之间。NTC热敏电阻具有常温下高电阻、高温下阻值迅速减小的性质。刚通电的时候呈高阻值,限制大电容充电造成的冲击电流,在电源正常工作时随着电阻发热,阻值下降到很低,减少对电路工作的影响。

      蓝色的方块为继电器,我们以前说过,对于追求效率的电源来说,NTC热敏电阻几瓦的损耗始终会降低电源的转换效率,而且对于关机后在短时间内再次开机的情况,处于高温下的NTC热敏电阻无法挥发其正常作用,所以这个地方需要一个继电器。

      在开机前继电器断开,NTC热敏电阻处于接入电路的状态,完成开机后继电器接通,短路NTC热敏电阻,此时NTC热敏电阻不再工作,不再发热,第二次冷启动时NTC热敏电阻再以高阻态的形式工作,这一个设计减少损耗的同时也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在继电器工作时会有滴答的吸合声。


    安耐美GX750的NTC热敏电阻和继电器

      PFC电感旁边竖立的一块PCB是GX750的主控子板,子板背面使用塑料绝缘片与PFC电感隔开。主控为Champion CM6802TAHX,集成PFC/PWM Controller。


    安耐美GX750主控为Champion CM6802TAHX

      两颗TO-247封装的PFC开关管来自Vishay Siliconix,型号G20N50C,20A/500V,为两颗并联使用。


    安耐美GX750 PFC开关管

      PFC升压二极管使用了一颗CREE的C3D06060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6A/600V。

      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相比传统使用的超快速恢复二极管,其反向恢复时间几乎为零,在减少自身开关损耗的同时减少整个主动PFC电路的损耗,对于提高电源效率都有帮助。


    安耐美GX750

      两颗主开关管来自英飞凌CoolMOS,同样是TO-247封装,型号6R125P,25A/600V/125mΩ。


    安耐美GX750主开关管

      与主开关管共享散热片的还有一颗5VSB MOS,来自ST意法半导体,F3NK80Z,规格2.5A/800V。


    安耐美GX750 5VSB开关管

      5VSB整流管是一颗肖特基二极管,来自DIODES,SBL 1040CTP,规格10A/40V。5VSB输出电流较小,整流管发热不大,因此没有加散热片。


    安耐美GX750 5VSB整流管

       GX750的主变压器为ERL-39规格,紧挨着的是同步整流子板,主变压器和同步整流子板之间使用一张带铜箔的绝缘片以屏蔽干扰。


    主变压器与同步整流子板

      同步整流子板的管子正面都几乎被打磨掉,我们换一个角度仔细看看这是什么型号的管子。


    安耐美GX750 同步整流子板

      按型号来看,这应该是来自英飞凌的MOS,型号为IPD031N06L3,100A/60V/3.1mΩ,一共4颗,2颗并联供整流用,2颗并联供续流用,PCB上还有3个空焊盘,一共可以焊满7颗TO-252封装的MOS。


    安耐美GX750 同步整流MOS

      同步整流子板的另一面有两颗4.7Ω/0.5W的功率电阻,每个功率电阻和PCB背面的一颗小电容串联组成RC缓冲电路,并联在一组同步整流管上吸收开关动作导致的电压尖峰,以保证低耐压值的同步整流管可靠工作。而整流板这一面焊接了4根铜棒用于增流和辅助散热。


    同步整流子板上的功率电阻


    安耐美GX750 同步整流子板的温控点

      +12V的输出储能电感由一个40mm的铁硅铝磁环绕制,其中还有辅助绕组以产生-12V电压。+12V输出滤波使用了3颗NCC的KZE 16V 2200μF电解电容和一颗16V 470μF的固态电容,品牌未知。


    安耐美GX750 +12V输出滤波


    安耐美GX750 线材输出端处理细节 只有一个套了热缩管

      DC-DC模块与模组化接线板整合到同一张PCB是这个方案的特色。


    安耐美GX750 DC-DC模组化PCB

      DC-DC子板使用3颗470μF/16V的固态电容作为输入滤波,具体品牌未知。另外5V和3.3V还各有2颗1500μF/6.3V的固态电容和一个全封闭电感。


    安耐美GX750DC-DC模组化PCB

      5V和3.3V的DC-DC模块各使用了2颗富鼎先进的AP72T03GH,62A/30V/9mΩ,由台湾茂达的APW7159负责控制。


    安耐美GX750 DC-DC主控


    安耐美GX750 DC-DC MOS

      最后我们看到主PCB背面,一颗SOT23-8封装的LM393L的运放配合正面的WT7502V保护IC提供OVP / UVP / SCP 保护。


    安耐美GX750 主PCB背面的LM393运放


    Weltrend WT7502V监控IC

      OnBright的待机IC,型号OB5269CP。


    安耐美GX750 待机控制IC

      PCB背面,一颗AP72T03GH的MOS漏极接了5VSB,源极接到+5V的输出焊盘。

      我们认为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由5V DC-DC输出来提供5VSB输出,在5VSB高负载时减少有这一路产生的损耗


    安耐美GX750 的5VSB电路

    ×
    已有 8 条评论,共 22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游客  2015-10-10 16:4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8#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3-06-06 10:1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

    • 游客  2013-05-02 08:5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2)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 我匿名了  2012-07-28 18:0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 游客  2012-07-28 07:5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 我匿名了  2012-07-28 02:5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3#

    • 我匿名了  2012-07-27 18:0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 游客  2012-07-27 17:5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