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3.0规范标准是2008年发布的,时至今日已经有10年之久,尽管USB 3.1
Gen2标准已经发布了近4年时间,但作为日常最为基础的存储设备——U盘,绝大部分还是停留在USB 3.0规范,更不要提刚刚发布的新规范USB
3.2标准了,经过专门的调查我们还发现,百元级别32GB容量的U盘备受消费者的欢迎,那么它们的售价是如此相近,功能也变得越来越花哨的同时,那么当消费者需要真正购置时,还需要注意什么呢?于是我们特意收集了八款USB
3.0 32GB容量U盘进行横评。
U盘一般结构就是由主控芯片和闪存颗粒两大部分组成的,少数高端的还会采用DRAM缓存方案,最终实际反映到的性能也是由此决定,除此之外一些特色功能随着追求差异化的年代也逐渐应运而生,最早也容易起到宣传作用的就是防水功能,确实有些使用场景可以避免一些数据丢失的意外发生,一些稍高端定位的U盘甚至支持指纹加密,不得不说这些贴心细节设计很不错,但按照实际应用情况而言,尤其是对于那些百元级别的产品,我们始终还是会把性能指数摆在首位,毕竟数据拷贝应用就是U盘的核心价值。
U盘按照分类而言其实也算是泛科技产物,产业链趋向成熟甚至走向下滑,这也是因为市场需求的根本颠覆变化,当数码产品逐渐兴起以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智能手机),PC产品的占用量是被侵蚀的,所以它们各自的附属产品也会受到影响,不过也仍然会保留一定价值所在,比如说U盘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的优点,对于个人数据存储的隐私性也是较高的,加上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厂商采用Type-C接口,想象一下U盘的第二春节点是不是这样的呢?
USB3.0标准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Gbps,一些高端U盘更是采用到固态硬盘类似的方案,但一般由于体积空间受限,闪存控制器和闪存颗粒亦不能呈规模型设计,加上考虑到价格和市场因素,所以说目前USB3.0就像当年USB 2.0方案同样成熟,他们一直都在跑马拉松比赛,而市面上大部分标称支持USB 3.1的U盘,实际上都是噱头宣传,它们最多也只是USB 3.1 Gen1规范,套上好看的马甲而已,要发展到U盘全面USB 3.1 Gen2规范甚至USB 3.2普及阶段,恐怕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本次参加横评的产品全源于京东自营,包括以下8款具体型号为:
·闪迪 CZ600 USB 3.0 32GB 66.9元
·闪迪 CZ73 USB 3.0 32GB 69.9元
·金士顿 DataTraveler 100 G3 USB 3.0 32GB 69.9元
·金士顿 DTSE9 G2 USB 3.0 32GB 99.9元
·台电 幻影X USB 3.0 32GB 109元
·东芝 TransMemory U363 USB 3.0 32GB 75.9元
·三星 Bar USB 3.0 32GB 74.9元
·BANQ C60 USB 3.0+Type-C 32GB 89.9元
一般U盘包装或者官网都会标注一些产品有效信息,例如操作系统兼容性、质保年限以及最重要的读取/写入速度等,值得注意的是,能做到详细标注的产品甚是寥寥无几,多数只会避重就轻处理,最常见的就是只标注读取速度,有一些则是读取和写入速度都不会标注,根据小编查询八款U盘官方信息,它们的官方性能分别是这样标注的:
游客 2018-05-02 21:17
被超能这个测试严重忽悠了,看到金士顿 DataTraveler 100 G3是MLC的U盘,读取虽然一般,但是写入不错,结果买了个回来,明显是TLC,写入开始能达到40M左右,很快就掉速到10M了,读取竟然都没超过50M,晕死,看来连金士顿也开始跟山寨厂一样,玩送测一套,卖的却是另一套。。。。
已有11次举报支持(73) | 反对(8) | 举报 | 回复
87#
游客 2019-03-14 09:18
的确,第一张图,一群“垃圾”品牌围着最优秀的台电,哈哈哈,超能评测最客观! ...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3#
604586847初中生 2018-12-10 17:09 | 加入黑名单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2#
游客 2018-07-10 13:58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1#
装甲猫高中生 2018-06-19 20:18 | 加入黑名单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0#
游客 2018-05-15 21:13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9#
游客 2018-05-11 15:11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8#
游客 2018-04-22 02:10
这个喜宾C60TYPE-C口没测试吧,如果用带有雷电3设备对C60写入会有增益吗
支持(0)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86#
游客 2018-03-29 20:27
支持(8)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5#
游客 2018-03-21 16:44
14年07月02号买的台电骑士128G,同年12月中旬就不认盘换新,然后17年10月又挂了换新,还2个同款16G的也挂了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4#
游客 2018-03-20 23:00
档案使用WINDOWS 10 ISO 写入速度的确有分别
支持(1)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83#
游客 2018-03-20 01:16
支持(2)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2#
游客 2018-03-18 23:56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1#
游客 2018-03-18 02:29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0#
游客 2018-03-18 02:28
IS903+双通道MLC,读写都能上100M,爽歪歪。只是发热量有点高啊。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9#
游客 2018-03-16 10:19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8#
游客 2018-03-15 02:55
DataTraveler 100 G3 32G可以跑50寫入 MD你人品爆炸吧.....
我有一支64G的只能跑R70/W20上下
以下上圖想點的自己看,這王張有待考察
[img]https://upload.cc/i1/2018/03/15/VOWDyH.jpg[/img]
支持(2)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7#
游客 2018-03-14 12:00
金士顿 DataTraveler 100 G3 32G 的 U盘,写速度能到50MB/s? 金士顿自己都不敢这么吹吧。
不禁对网站的其它文章的【可信性】产生怀疑。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6#
游客 2018-03-13 22:38
就台电那尿性
呵呵呵。。不是黑片就是白片啊,运气好,弄个拆机片就去偷着乐吧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5#
游客 2018-03-13 22:34
支持(6) | 反对(4) | 举报 | 回复
74#
游客 2018-03-11 00:27
這篇並不嚴謹,現在一堆盤都有發熱掉盤、掉速問題
操下去才知道,再來上膠U盤怎麼可能拆不開,熱風槍上去關關躺著給你拔
台電黑白片不說了是人品,老金那支G3問題超多一堆掉盤整支死的。
支持(3)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73#
游客 2018-03-09 02:08
没有 Lexar,差评!
没有读写时U盘温度,差评!难道都以为U盘高温不掉速?
想要量产不要碰 闪迪/渣士顿
想要量产不要碰 闪迪/渣士顿
想要量产不要碰 闪迪/渣士顿
支持(5)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72#
游客 2018-03-06 16:24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1#
yyde01教授 2018-03-05 21:44 | 加入黑名单
五年前买的CZ80 16GB,两年前买的CZ80 64GB,居然一直没有合适的替代产品出现,这几年的存储行业实质上停滞不前了啊。
支持(8)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69#
yjhercules终极杀人王 2018-03-05 19:13 | 加入黑名单
u盘用颗粒问题
比ssd固态还要多
白片 黑片
正片
还有工厂淘汰的 再买来打磨成自己品牌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8#
游客 2018-03-05 16:20
good site [url=https://ccfullzshop.com]cc shop[/url] - cc shop, fullz shop
已有1次举报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6#
游客 2018-03-05 15:05
这里面先不管读取速度,但就外观设计来说,金士顿这种是最二逼的。遇到U口稍微紧一点的电脑,如果手上再有点爱出汗,当想要拔出来的时候摔电脑的心都有了。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5#
游客 2018-03-05 14:16
台电...台电的东西能用????
支持(3)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64#
游客 2018-03-05 14:14
USB 3.0 理论速度640MB/s,实际全速500MB/s
以前机械硬盘时代,根本没人在意4k,SATA 3.0是在固态硬盘出现,速度达到500+瓶颈以后,才提出4k速度要求的,USB 3.0别说速度瓶颈,就这次测试的八个产品,就那个连续读写的速度,好意思提4k?路还走不好呢就想学开车了?U盘里面连续读写达标,需要提升4k的,也就CZ80 800这俩了吧,其他的先把连续读写做好了再说 ...
USB 3.0 理论速度640MB/s,实际全速500MB/s
以前机械硬盘时代,根本没人在意4k,SATA 3.0是在固态硬盘出现,速度达到500+瓶颈以后,才提出4k速度要求的,USB 3.0别说速度瓶颈,就这次测试的八个产品,就那个连续读写的速度,好意思提4k?路还走不好呢就想学开车了?U盘里面连续读写达标,需要提升4k的,也就CZ80 800这俩了吧,其他的先把连续读写做好了再说 ...
支持(5)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3#
游客 2018-03-05 12:13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2#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