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下一代的Meteor Lake将使用第二代混合架构技术,P-Core将启用Redwood Cove架构,以取代目前的Golden Cove架构,E-Core会改用Crestmont架构,替换掉Gracemont架构。其采用了Tile设计,会有四个不同的模块,分别是计算模块、SOC模块、I/O模块和GPU模块,这些模块可以采用不同制程节点制造,然后进行堆叠,再使用EMIB技术互联和Foveros封装技术。
近日有网友透露,英特尔已确定取消Meteor Lake的桌面版本,也就是采用LGA 1851插座的Meteor Lake-S。不过Meteor Lake-S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不会被白白浪费掉,部分产品将并入到移动平台的Meteor Lake-P,其中GT1会是配备64个EU的核显。
暂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英特尔做出这样的决定,代替Meteor Lake-S的是Raptor Lake Refresh,将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类似的消息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去年末就曾有英特尔可能取消Meteor Lake-S的传言。
根据过往的消息,英特尔打算减少Meteor Lake-S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数量,同时保留相同数量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意味着最大的核心数为22个,完整的配置列表包括:
Meteor Lake-S 22 (6P + 16E) / 4 Xe Cores / 125W TDP
Meteor Lake-S 22 (6P + 16E) / 4 Xe Cores / 65W TDP
Meteor Lake-S 22 (6P + 16E) / 4 Xe Cores / 35W TDP
Meteor Lake-S 14 (6P + 8E) / 4 Xe Cores / 65WTDP
Meteor Lake-S 14 (6P + 8E) / 4 Xe Cores / 35WTDP
有人猜测由于核心数量减少,同时首次采用模块化设计、引入了新工艺,让Meteor Lake-S不确定性增加,性能提升幅度不一定那么理想。加上近期英特尔的财务状况不甚理想,降低成本成了主要任务之一,砍掉Meteor Lake-S也是其成本削减及效率提升计划的一部分。
zerg_hzc教授 02-22 08:20 | 加入黑名单
大小核这个理念是挺不错的,但是从商业角度上,AMD的多die胶水的方案更加灵活成本也更低,毕竟良品率肯定更高,而且生产的时候也只要生产1种die就行了,工艺更容易控制,就算1个die里面坏了1个或者2个核心还能做成6核的,估计真正的废die很少。
已有1次举报支持(22)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hahaemm博士 02-22 23:11 | 加入黑名单
省流:10nm ESF+++
已有2次举报支持(1) | 反对(2) | 举报 | 回复
6#
马克吐槽终极杀人王 02-22 17:03 | 加入黑名单
失传已久的4790K终于要重出江湖了
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kula54博士 02-22 15:57 | 加入黑名单
arm能搞大小核,x86也能搞,关键还是在于Windows系统和软件要像Android一样适配大小核。这本身就是在限定功耗的情况下的一种选择。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asight等待验证会员 02-22 09:51 | 加入黑名单
牙膏挤不出来了,大小核对生产力软件就是灾难,本来有个游戏噱头号称第一,结果zen4x3d要出来了,据说7800x3D秒13900KS,然后14代只有6大核对8核优化游戏又是灾难。
已有7次举报支持(17) | 反对(4) | 举报 | 回复
3#
我匿名了 02-22 08:37
LGA1700可以用三代了
已有2次举报支持(5)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提示:本页有 6 个评论因未通过审核而被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