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测试了Intel的酷睿i5-13490F,这款处理器的售价在1500元左右,是一款性价比挺不错的主流级处理器,但实际上AMD在这个价位同样有刚推出没多久的锐龙5 7600处理器,实际上在此前的评测文章里面就能看到大家很关心这两款处理器的性能对比,所以我们就单独再出一篇评测看看这两款处理器谁的游戏性能更强。
英特尔今年针对国内市场推出了两款特供产品,分别是酷睿i7-13790F和酷睿i5-13490F,其实去年他们就推出过酷睿i5-12490F这款特供产品,从型号来看,酷睿i5-13490F就是酷睿i5-12490F的延续,实际上也是这样,酷睿i5-13490F的频率与缓存都提升至酷睿i5-13500水平,但酷睿i7-13790F这个型号是今年才出现的,这家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去年英特尔在发布12代酷睿非K处理器发布不久后就在国内市场推出了一款非常有趣的产品——酷睿i5-12490F,这东西与其说是酷睿i5-12400F的升级版,还不如说是没有核显的酷睿i5-12500,两者频率是一样的,而且L3缓存还增大了些,由于这款处理器的性价比不错,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欢迎。到了今年13代酷睿非K处理器发布时,英特尔在国内也重复了去年的策略,推出了酷睿i5-13490F处理器。
去年AMD推出的锐龙7 5800X3D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在增加64MB 3D V-Cache后让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大幅提升,游戏性能直接超过对手的酷睿i9-12900K,相当受游戏玩家欢迎。现在采用全新Zen 4架构的锐龙7000处理器出来了,AMD自然也会继续使用3D V-Cache来强化新一代处理器,新一代锐龙7000X3D包括16核的锐龙9 7950X3D,12核的锐龙9 7900X3D和8核的锐龙7 7800X3D。
对于至强W9-3495X的性能我是无话可说的,56核112线程的处理器在性能上不存在需要质疑的地方,反而是常用的基准性能测试软件限制了它的发挥。不过相比起其核心数的规模,我倒是非常欣赏其提供的112条PCI-E 5.0通道,这使得主板可以放开手脚去做扩展插槽,可以让工作站接入更多的硬件设备,同时也能让这些设备充分发挥性能。单单就这一点,我们认为它就足以大杀四方了。
Intel的NUC系列产品自首次发布到今年已经是10周年了,年初推出的第12代NUC Extreme,代号Dragon Canyon,算是对过去这十年做了个完满总结,但没想到,今年Intel其实还有一款更重磅的庆生之作:NUC 13 Extreme Raptor Canyon(猛禽峡谷)。
近段时间Intel把原本只有六款的13代酷睿系列处理器补全了,相比于此前我们测试的酷睿i9-13900KS,其实65W的非K处理器对于市场来说更重要一些,通常来说K系列处理器多是游戏玩家、超频玩家以及高性能计算用户购买,而65W的处理器用户范围会更广一些,包括大部分消费用户和商用客户,而今天我们要测试的就是酷睿i7-13700处理器。
其实早在13代酷睿发布之前就有酷睿i9-13900KS的消息了,它是PC中首款突破6GHz频率的处理器,其实从上代Intel推出酷睿i9-12900KS来看,酷睿i9-13900KS的存在是必然的,只不过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早就推出这产品,上一代从酷睿i9-12900K发布到KS发布之间隔了5个月,而这次只有3个月。
65W的锐龙7000处理器一共有三款,包括锐龙9 7900、锐龙7 7700和锐龙5 7600,他们和锐龙9 7900X、锐龙7 7700X以及锐龙5 7600X一样,都是12/8/6核,只不过TDP都降到了65W,所以频率也有相应下降,其中锐龙9 7900与锐龙5 7600相比于带X的版本降低了200MHz,而锐龙7 7700则是下降了100MHz,至于价格方面都比带X版本要便宜一些。
神舟战神Z8-DA5NS游戏本评测:便宜大碗,体验12代酷睿的性价比之选
战神Z8-DA5NS除了采用酷睿i5+RTX 3060的主流配置之外,还搭载了一块15.6英寸的144Hz高刷新率屏幕,5999元的极低价格仍然是16+512GB的存储配置,在性能配置方面是绝对够称当下主流配置的,那么它的性能表现到底如何?除了性能部分的其他地方表现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看看这款战神Z8-DA5NS游戏本。
去年的12代酷睿Alder Lake开创了x86高性能混合架构的先河,处理器的架构和以往的产品相比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性能也较11代酷睿有巨大提升,同时还把PCI-E 5.0与DDR5内存引入到消费级市场。现在一年过去了,英特尔推出了它的继任者13代酷睿处理器Raptor Lake,它在Alder Lake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了P-Core的响应速度,并且增加了E-Core数量让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大幅提升,当然它所要面对的…
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首先外观上就和以往的锐龙处理器有很大不同,AM5平台将采用LGA 1718接口,CPU背面再也没有针脚,现在CPU需要采用扣具固定,不过散热器是兼容现有的AM4的,至少不用换散热器。
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首先外观上就和以往的锐龙处理器有很大不同,AM5平台将采用LGA 1718接口,CPU背面再也没有针脚,现在CPU需要采用扣具固定,不过散热器是兼容现有的AM4的,至少不用换散热器。
几个月前我们做了一期Intel的第12代酷睿处理器桌面端和移动端的大乱斗,然而一个月后Intel就推出了更强的移动版处理器Alder Lake-HX,把移动处理器的性能天花板再往上抬高了,于是就有了第二期的大乱斗。
要说现在轻薄商务本交出最完美答案的一款产品,必须是ThinkBook 14+莫属了,这款常规体积和重量的轻薄本搭载了令其他同时代竞品望尘莫及的9个外部接口,并且其隐藏式的一个USB-A口设计更是令人感叹其巧思。
最新的英特尔酷睿系列处理器已经来到了第12代了,回溯历史的话英特尔可以说是从第8代酷睿处理器开始猛踩牙膏的,在第7代酷睿处理器以及之前的很多代产品,一只延续着Core i5四核心四线程、Core i7四核心八线程的规格,每一代之间的提升幅度很小,而到了第8代酷睿处理器,英特尔简单粗暴的多了两个核心进去,让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相比上代暴涨40%以上,相信当时吸引了不少老平台的用户升级。
4月11日晚,vivo推出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旗舰手机——vivo X Fold,这款新品亮点颇多,比如搭载了高通骁龙8 Gen1 SPU定制芯片、内外120Hz E5双主屏、蔡司全焦段四摄设计等等,起售价为8999元…
AMD这批推出的四款新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包括锐龙7 5800X3D、锐龙7 5700X、锐龙5 5600、锐龙5 5500,其中锐龙7 5800X3D我们已经做了首发评测,全新3D V-Cache的加入让这款处理器的游戏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它是目前AMD游戏性能最好的CPU。
自从酷睿i9-9900KS以后,英特尔就没有再发布“KS”后缀的产品。曾经有消息指,英特尔会发布酷睿i9-10900KS,不过最后却没了踪影,后来的第11代酷睿系列桌面处理器由于14nm工艺的发热量巨大,原有酷睿i9型号已达到极限,不会有更多的空间。而到了第12代酷睿系列,我们终于再次见到以“KS”后缀命名的处理器——酷睿i9-12900KS,这是英特尔时隔两代酷睿产品后,又一次推出“KS”后缀的产品。…
迷你主机这个东西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比起ITX主机甚至要更加小的玩意由于在体积上差不多做到了极致,因而也是被很多喜欢ITX以及小型化主机玩家的喜爱。而笔者本人虽然说对于ITX主机也只是略知一二,但是毕竟也装过好几部ITX主机,目前的主力机也是一部用着A4机箱的ITX计算机,因此当听到微星又推出了一部全新的迷你主机MAG Trident S 5M时,当然也是第一时间就自告奋勇要亲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