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2011年AMD有两大杀手锏,其一是面向高端平台的Bulldozer处理器,另一个就是面向主流平台的Fusion APU。虽然Bulldozer仍然“藏而不露”,让人等得着急,不过Fusion APU就已经“提枪上马”,正式杀向市场。

    一、Llano APU的定位

      根据面向领域的不同,AMD Fusion APU分为数个系列,例如面向便携式移动设备的E系列、面向嵌入式领域的C系列等。其中,最受玩家关注的莫过于在日前正式发布的A系列APU,就是我们常说的Llano APU。

      Llano APU拥有A8/A6/A4三个子系列的产品,主要面向主流领域而生。其采用32nm工艺制造,Socket FM1接口,拥有双核心和四核心两种不同的CPU核心数,均整合DirectX 11级别的Radeon HD 6000系列图形核心,最高端产品拥有400个流处理器

    二、Llano APU的结构与性能表现

      不过我们必须注意的是,Llano APU使用的是K10架构处理器核心,因此在CPU部分,它与英特尔的Sandy Bridge处理器仍然有相当的距离。当然,这个距离完全可以凭借DirectX 11级别的整合GPU进行弥补。有消息显示,虽然Llano APU和Sandy Bridge处理器有相近的核心面积,不过在APU中GPU的面积占多,Sandy Bridge则以CPU面积为主,这也可以看出两者进攻策略的不同。

      有民间测试显示,虽然Llano APU平台的CPU成绩相当不起眼,不过其图形性能已经让集成显卡平台全军覆没,甚至连低端的独显平台也要“俯首称臣”,可见Llano APU是一个不可小看的存在。

    三、Llano APU的定位

      如果说Bulldozer处理器应对的是平台价格700美元以上的高端领域,那么700美元以下的主流领域就是Llano APU发挥的空间了。虽然我们暂时未能获得Llano APU的具体售价,不过我们可以进行简单分析。Llano APU分为了A8/A6/A4三个系列,分别应对平台价格699/599/499美元的市场,最大的对手自然是英特尔Core i3/i5系列的Sandy Bridge处理器。两者各自在GPU和CPU部分有所领先,可以看作为平分秋色。不过,用户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考虑的不仅仅是CPU性能或者GPU性能,而是会从整体方面去思考,此时Llano APU的优势就有所体现了。

      对中端或低端平台的用户来说,实际上无论是Llano APU还是Sandy Bridge处理器,CPU性能其实都已经出现过剩的迹象了,因此GPU领先的Llano APU就能脱颖而出。再者,Sandy Bridge平台主板有H61/H67/P67/Z68等多款,虽然数量占优,但实际上适合中低端用户选用的只有H61/H67;而Llano APU虽然目前只有A75(Hudson D3)一款,但是A75原生SATA 6Gbps和USB 3.0接口,规格比H61/H67更高。因此对消费者来说,Llano APU的吸引力比Sandy Bridge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目前Sandy Bridge处理器和平台主板已经完成了市场铺货,而Llano APU刚刚正式发布,无论是产品数量或产品影响力都不及前者,单单是平台主板来说,目前已知的仅有微星华擎技嘉精英等数款。在Llano APU铺货完成之前,英特尔有充足的时间调整市场策略。

    四、Llano APU的价值

      从最新曝光的一份AMD产品计划图来说,Llano APU只不过是一个过渡产品,真正的APU主角应该是下一代的Trinity APU。Trinity APU将于2012年推出,其采用了Bulldozer架构的CPU核心,同样整合DirectX 11级别的GPU,封装接口则改为全新的Socket FMx,将接替Llano APU进攻主流市场。简单来说,Llano APU只是AMD新产品理念的一个敲门砖,通过它的AMD得以将APU的概念推广开来,为下一代的Trinity APU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Llano APU只是一个开路先锋,真正的主力还在后头。

    ×
    热门文章
    1英特尔Arc显卡31.0.101.5590 WHQL驱动:对《艾尔登法环》首个DLC优化
    欢迎参与评论,每一条合规评论都是对我们的褒奖。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