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SSD近期发展趋势及感想
前面谈了一堆有关SSD理论性的东西以便读者理解SSD独特的工作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优缺点,但是上面的内容对选购产品并无必要,消费者更多的是关注到手的SSD是怎么样的,这里我们就谈谈一些SSD的实际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第一个问题还是给闪存,某种意义上选SSD就是选闪存颗粒,不同的闪存颗粒对SSD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
工艺与你:NAND的工艺进化
除了技术规格的不同,工艺对NAND闪存的性能、容量、成本以及可靠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还记得当初Intel SSD从50nm升级到34nm工艺时曾引发许多用户对SSD可靠性降低的担忧,因为50nm的闪存P/E寿命是10000次,而34nm工艺制造的闪存只有5000次。
目前的工艺主流是25nm,从2010年起有陆续有实验性产品问世,当年5月就已量产,不过直到去年初,美光M4和Intel 320的发布才正式拉开了25nm工艺的大幕。
与前代34nm工艺相比,25nm工艺制造出的单颗闪存容量更大,64Gb(8GB)是34nm工艺生产不出来的,核心面积也只有167mm2,工艺升级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单位容量更高,成本更低,最终的售价也便宜了。
工艺升级对闪存的使用寿命也有不利影响
不过25nm工艺也不是没有缺陷,初期产品P/E寿命依只有3000次,尽管后续的产品优化到5000次,但是消费级市场的25nm SSD普遍都是3000次寿命,只有Intel自家SSD用的是5000次,另外能达到5000次普遍是东芝系闪存,工艺主要是32nm或者24nm。
此外,写入次数的降低也会带来其他负面影响,比如ECC纠错要求更高,为了提高可靠性,主控的RAISE校验空间也不得不加大。
今年底NAND的制程工艺将进入20nm时代,领头的依然是Intel和美光合资公司IMFT,去年就宣布成功制造出128Gb容量的闪存颗粒,Intel甚至把20nm工艺闪存的SSD都准备好了,只等时机合适就正式推出。
20nm工艺制造的NAND颗粒容量最大为128Gb,如果是生产主流的64Gb规格,那么核心面积只有118mm2,比目前25nm制造的64Gb约167mm2的面积减少了30%,芯片产量则可以提高40%,成本大大降低。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们最早公布了20nm工艺SSD的性能,坏消息就是性能下降了10%,而且初期的P/E次数只有3000次,但是20nm才刚刚露面,主控的优化和支持还没跟上,性能还会增长回来,而写入寿命也会有5000次产品出现,这一切还得等主控和固件优化支持。
尽管每次工艺转换都会带来性能及可靠性的担心,但是这个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因为工艺进化带来的容量增加、成本降低的优势实在太有诱惑力了,而性能和可靠性下降是可以借助其他技术来规避。
容量更大,价格更低
这一次的降价也为大容量SSD普及提供了一次机会,以前我们选择60GB甚至30GB的SSD主要是因为价格太高,买个小容量SSD做系统盘,不过120GB SSD硬盘售价不足800元,已经大大挤压了64GB及以下容量SSD的生存空间,可以预测一下,年中128GB容量将成为主流,借助20nm工艺带来的优势,256GB容量将成为年底的标配,而128GB容量甚至可能只要500元左右,一两年内或许512GB-1TB的SSD也能为广大玩家所接受,到那个时候HDD在日常应用中就真的没什么优势了,安心做数据盘去吧。
SSD体积缩小:7mm渐成大势
早期的SSD,或者说现在大部分SSD的封装体积都是按照2.5寸HDD规格来的,厚度是9.5mm,不过随着轻薄笔记本、比如UltraBook超极本的推广,对SSD体积特别是厚度的要求也提高了,于是针对笔记本的SSD厚度都统一为7mm了。
7mm及9.5mm高度示意图
虽然说厚度降低了,单从玩家并不需要额外购买更薄的SSD了,7mm与9.5mm的区别只是SSD外壳中一个塑料框的问题,去掉这个外框之后换四颗螺丝就可以改造出自己的7mm SSD了。
有玩家分享自己改造C300 SSD到7mm厚度的过程
去掉塑料框换用螺丝即可
mSATA:SSD小型化又一推动力
厚度降至7mm只是减少了SSD部分占用空间,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SSD的体积,而mSATA接口的出现才算是SSD轻量化的主要推手。
mSATA是Mini-SATA的简称,标准公布于2009年9月份,技术规格跟主流的SATA没有区别,性能和容量都没有损失,但是供电和数据接口整合在一个卡槽中,因此体积缩小了,而且使用mSATA接口的SSD大多不需要外壳,整个SSD变得小巧多了。
Intel 310及311系列SSD都是mSATA接口
mSATA接口SSD主要用于轻薄笔记本,台式机上主要用作SRT缓存加速,比如Intle的310及311系列SSD,当然也可以当作正常的SSD来使用。
目前主板集成mSATA接口也是一大趋势,比如技嘉旗下的Z68、Z77主板几乎把mSATA接口当作标配功能,甚至B75主板都有,华硕、华擎的中高端Z77主板也有mSATA接口,微星的Z77主板就少一些(实际找了几款都没有),看来对这个不怎么热心。
主控:期待新锐冲击
下一个问题是SSD主控。SSD主控领域的厂商很难说增加还是在减少,除了Marvell和SandForce两大豪门之外,Intel早就不开发主控了,消费级转向SandForce 2281,刚出的910企业级倒是自己的主控,不过大势已定,当然也说不准Intel哪一天杀个回马枪,又开始做SSD主控。
其他如三星、东芝、JMicron的SSD主控应用范围越来越小了,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比较小。
前两天看到的新闻是台湾群联推出的SSD主控也要开始上市了,S8FM0001主控的读写速度大约在460、315MB/s,中等偏上水准,有望为SSD主控市场带来新活力。
另外,之前有消息称VIA威盛也看中了Tensilica公司的芯片,有意以其为基础设计SSD主控,再加上威盛自己在功耗控制上的优势,也许未来的SSD会有更大变化呢。
接口:SATA 6Gbps已到极限
最后,SSD的接口也要升级了,目前新出的SSD读写速度已经达到500MB/s左右,已经逼近SATA 6Gbps理论值572MB/s,像Marvell新推出的88SE9187主控最高已经能支持1.6GB/s的传输速度。
在目前SATA 6Gbps接口的限制下,如果进一步提高SSD读写能力就得使用PCIE接口,如果是4条PCIE通道的话那就有2GB/s的带宽能力,足够未来一段时间SSD使用了。
外设接口上,USB 3.0大约5Gbps的速度也不能满足高速SSD的要求了,Z77主板已经开始支持雷电接口,双向带宽可达20Gbps,单纯传数据的话也有10Gbps,这都是高速SSD发展的契机,虽然短时间内不可能看到大批对应产品问世,不过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也许不要一两年我们就能看到超大容量、超高速度、超小体积的SSD了呢。
我匿名了 2014-03-28 06:39
157#
超能网友管理员 2013-08-08 16:41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1次举报支持(25)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51#
游客 2012-12-18 14:5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0次举报支持(65)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37#
游客 2012-12-06 10:5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支持(25) | 反对(6) | 举报 | 回复
134#
游客 2016-02-03 23:2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8次举报支持(12) | 反对(3) | 举报 | 回复
160#
超能网友学前班 2016-01-23 11:12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9次举报支持(11) | 反对(6) | 举报 | 回复
159#
超能网友学前班 2016-01-23 11:06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0次举报支持(13) | 反对(2) | 举报 | 回复
158#
游客 2013-10-30 18:2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9次举报支持(1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55#
超能网友大学生 2013-09-07 15:19 | 加入黑名单
154#
游客 2013-08-31 21:2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6次举报支持(1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53#
游客 2013-08-15 18:0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6次举报支持(9)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52#
超能网友 2013-07-12 22:16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8次举报支持(18)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50#
游客 2013-06-21 20:00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6次举报支持(8)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9#
游客 2013-05-04 17:3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6次举报支持(16)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8#
游客 2013-04-19 00:5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支持(10)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47#
游客 2013-04-18 15:2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支持(7)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46#
游客 2013-02-18 14:55
145#
游客 2013-02-18 10:1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支持(7)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4#
游客 2012-12-31 21:0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支持(8)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3#
游客 2012-12-29 23:5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支持(5)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2#
游客 2012-12-29 13:3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3次举报支持(5)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1#
游客 2012-12-28 22:4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3次举报支持(6)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0#
游客 2012-12-27 11:1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3次举报支持(5) | 反对(1) | 举报 | 回复
139#
超能网友学前班 2012-12-18 14:5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3次举报支持(5)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8#
游客 2012-12-14 13:43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支持(5)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6#
游客 2012-12-09 23:2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5#
游客 2012-12-03 14:4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3) | 反对(2) | 举报 | 回复
133#
游客 2012-12-02 00:2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2#
游客 2012-11-27 18:3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3)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1#
游客 2012-11-24 23:5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2次举报支持(2)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0#
提示:本页有 4 个评论因未通过审核而被隐藏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