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F-2281主控+vPro,Intel发布20nm闪存的Pro 1500 SSD

    bolvar 发布于2013-09-10 09:14 / 关键字: Intel, pro 1500, 20nm mlc, ssd固态硬盘

      旧金山IDF前夕,Intel的NSG闪存解决方案部门推出了Pro 1500系列SSD固态硬盘。与面向数据中心应用的DC S系列不同,Pro 1500使用了全新的命名方式,主要面向OEM、SI系统集成商市场。

      详细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1)

  • 2012年SSD市场份额:三星近半,Intel、东芝大幅下降

    bolvar 发布于2013-05-30 10:22 / 关键字: Intel, SSD固态硬盘, 三星, 东芝, 源兴

      全球四大NAND厂商中除了SKY Hynix在SSD市场上建树不多之外,Intel、三星以及东芝都是SSD市场的大腕。根据2012年的SSD市场调查,三星统治着将近一半的份额,Intel和东芝的份额反倒下降,闪迪、源兴的份额则大幅上升。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13)

  • Intel近日发布DC S3500企业级SSD,最高容量800GB

    bolvar 发布于2013-05-16 09:23 / 关键字: Intel, SSD固态硬盘, DC S3500, 800GB

      去年底Intel还推出了2.5英寸规格DC S3700系列,使用的是自家主控以及25nm MLC闪存,今年Q1季度还会有代号Wolfsville的DC S3500推出,NAND升级到20nm MLC,这个系列的SSD原定在Q1季度发布,现在看来已经延期,5月16日才会正式发布。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2)

  • 1+1大于2?SSD组RAID 0真的值得吗?

    bolvar 发布于2013-05-13 16:00 / 关键字: SSD固态硬盘, 840 Pro, RAID 0

      在HDD机械硬盘横行的时代,有人为了追求性能而组RAID 0,理论上能获得双倍的读写速度提升,而在SSD固态硬盘时代中,RAID似乎变得更加麻烦了,因为二者的工作原理太不一样了,光是一个RIAD下的TRIM问题就困扰了玩家很久,直到RST 11驱动才解决

      SSD组RAID 0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性能提升与成本提升不那么明显,因为主流SSD的速度已经够快,组RAID对随机性能提升也不明显,再加上成本方面的影响,SSD组RAID只是少数玩家才会考虑的事。

      详细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9)

  • OCZ再推PCI-E版Vector SSD,实测速度可达930MB/s

    bolvar 发布于2013-03-07 10:40 / 关键字: SSD, OCZ, Vector, SSD固态硬盘, PCI-E

      好久不见的OCZ在CeBIT 2013展会上也发布了PCI-E接口的Vector SSD固态硬盘,实际上这款产品之前在CES展会上就已经问世了,这一次不过是CeBIT展会上再次露面而已。

      PCI-E版Vector主要面向Windows系统的客户端及工作站领域,具备极高性能、高可靠性等优点,完全支持OCZ的VCA虚拟控制器架构,支持SMART及TRIM

      详细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6)

  • TRIM指令真的生效了吗?TRIMcheck软件帮你查

    bolvar 发布于2013-02-25 14:30 / 关键字: SSD, SSD固态硬盘, TRIM指令, TRIMcheck

      越来越多的玩家已经开始用上了SSD固态硬盘,也感受到了开机如飞的感觉了吧,不过因为使用原理的不同,SSD依然有一些问题很烦人,比如P/E擦写次数有限,越用越慢,恢复SSD性能除了靠主控的GC垃圾回收机制,还可以借助系统的TRIM指令。

      有关TRIM指令的介绍可以参考我们去年的SSD固态硬盘横评,里面介绍的很详细了。用户可以自行检查TRIM指令开启与否,打开CMD窗口定位到“fsutil behavior set DisableDeleteNotify 0”表示支持TRIM,如果是1就表示不支持。

      详细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3)

  • 2012年SSD市场:Q4逆势涨价,OCZ价格优势不再

    bolvar 发布于2013-01-17 09:55 / 关键字: SSD, SSD固态硬盘, 降价, OCZ, Intel

      如果说2012年HDD机械硬盘市场的趋势是出货量少、单价更高,那么去年SSD固态硬盘的表现无疑更加精彩,全行业的大降价使得SSD日益平民化,120/128GB型号普遍降至800元内,消费者的接受度也高了。

      Techreport使用了价格统计网站Camelegg的数据整理分析了2012年几款代表性的SSD的价格走势,藉此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去年这一年SSD市场的变化。

      详细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6)

  • 这个才是世界之最,Foremay宣布推出2TB的2.5寸SSD

    bolvar 发布于2013-01-16 09:46 / 关键字: 2.5寸SSD, SSD固态硬盘, Foremay, 2TB

      前两天的CES展会上OWC才公布了3.5寸规格的SSD,最大容量可达2TB,专注于OEM领域的Foremay公司现在又推出了2.5寸规格、最大容量2TB的SSD固态硬盘,2011年也是他们首个宣布2.5寸规格1TB容量SSD的,公司官网上还有一大堆世界第一或者世界最快,包括CF卡及板载SSD、标准SATA SSD等。

      目前SForemay旗下专注关键任务应用的SC199系列、专注终端电脑的TC166系列都有这种2TB容量可选了,该SSD也支持高级功耗管理、高级错误纠正、军用级的安全擦除以及硬件加密等功能,但是有关SSD的详细规格比如主控、读取速度、IOPS之类的参数未知,只知道这款SSD厚度为9.5mm,比一般的7mm SSD略厚一些。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3)

  • 最大容量2TB,OWC推出3.5寸规格的骚蓝色SSD

    bolvar 发布于2013-01-12 11:26 / 关键字: OWC, CES 2013, Mercury Viper, 2TB, SSD固态硬盘

      目前的SSD固态硬盘大都是基于笔记本适用的2.5寸规格,用在台式机上有时还需要2.5转3.5寸支架,市面上也有一些使用3.5寸规格的SSD,砖头大小。OWC在CES展会上就公布了面向工作站设计的新3.5寸SSD,最大容量可达2TB。

      该系列产品名为“Mercury Viper”(水银毒蛇?),外壳是非常显眼的骚蓝色,看起来跟暖气片似的,方便散热。3.5寸规格适用于各种塔式机箱。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7)

  • 华硕进军SSD市场,PCI-E接口的RAIDR Express SSD曝光

    bolvar 发布于2013-01-08 12:01 / 关键字: 华硕, RAIDR Express, SSD固态硬盘, PCI-E x4接口

      除了刚刚发布的ARES II双芯卡皇之外,华硕的CES展台上其实还有一个神秘的装备,Legitreviews网站拍到了下面这张图。

      上方的自然是ARES II显卡了,不过PCI-E插槽位还有一个更薄更小的玩意,看起来很像一个显卡,实际上这是华硕的SSD固态硬盘

      详细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9)

  • SATA 6Gbps接口渐成瓶颈,SATA Express标准年内登场

    bolvar 发布于2013-01-05 11:51 / 关键字: SATA Expreess, SATA-IO, SSD固态硬盘, SATA 6Gbps

      目前不论是HDD机械硬盘还是SSD固态硬盘,接口基本都升级为SATA 6Gbps,理论最大速度是600MB/s,实际大约在575MB/s,而主流SSD的读写速度普遍达到550MB/s量级,已经接近极限,SATA 6Gbps接口渐成SSD速度提升的瓶颈,是时候发展新一代接口标准了。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5)

  • Marvell学习SandForce,为厂商提供主控、固件一揽子方案

    bolvar 发布于2013-01-04 10:01 / 关键字: Marvell, SSD固态硬盘, 主控, 固件, SF-2281

      Marvell的SSD主控芯片已经是高端SSD固态硬盘的最佳选择之一,但是归入LSI旗下的SandForce不仅在压缩算法上有优势,而且他们提供的主控+固件一揽子方案降低了SSD市场的门槛,很多厂商依然视之为第一选择。Marvell在这方面也要追赶上来了,他们也会提供主控+固件的整体解决方案。

      Digitimes报道称Marvell已经投资台湾SSD厂商忆正(Memoright),并与之结成战略联盟,将向后者提供SSD主控,同时也会负责固件的编写。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6)

1 2